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退而不休”老镇长脱贫致富带头人

精准扶贫 2019-05-29 15:34107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如今每天,对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德红村75岁的退休干部黄炳寅来说,他都要到自家和村里的茶园去走走看看,不时到贫困户的新栽茶园进行指导。“现在能看到茶叶成为了村里脱贫奔康的富民产业,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黄炳寅不无动情地说。而了解德红村茶叶发展史的村民都知道,若当年不是黄炳寅返乡带头种茶叶,就没有德红村今天的茶叶产业。

  今年75岁的黄炳寅是土生土长的德红村人,也是从德红村成长起来的一名基层干部。2004年,黄炳寅从护国镇副镇长岗位上退休后,他没有去繁华的都市享受天伦之乐,而是带着老伴回到了德红村乡下定居。“既然回来了,我就要尽力想办法为村民蹚出一条致富增收路来。”黄炳寅说

  发展什么产业呢?黄炳寅在担任副镇长时,经过政府多年努力,将该镇的绍坝片区打造成了纳溪区最大的特早茶基地。“海拔和气候都与绍坝片区旗鼓相当,绍坝片区的村民能种茶致富,德红村的村民同样也能。”黄炳寅说。

  于是,黄炳寅就找到村两委干部,谈了发展茶叶产业的想法并得到支持。为了让村民有榜样可学,他带头带领老伴和儿子、儿媳,上山开荒,并将自家房前屋后和田边地角甚至向阳地也利用起来种植了福选9号、乌牛早两个优质特早茶叶品种。三年后,黄炳寅的茶叶开始有了回报,但管护的艰辛可以想见。而这位曾经的副镇长,退休后白手起家,返乡创业,苦辛更是常人难体会。老伴儿期待已久的幸福晚年生活被老黄的创业计划打破,一度扬言离婚……不过,老伴也只是说说,最终一直陪着老黄走在创业路上。

  “人家老镇长放弃天伦之乐返乡种茶就是给大家致富探路。”村支书的一番话,让村民感同深受。于是,从2007年开始,德红村民就掀起了开山种茶热潮,面积达2000亩,亩均收入超过5000元。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德红村又陆续新栽了3000亩,使全村茶叶达5000亩。“如果没有黄炳寅老镇长当年带出的茶叶产业,德红村在脱贫攻坚中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了富民产业。”德红村支书刘江不无感激地说。

  “现在好了,自从黄老镇长多方努力引进能人建厂加工茶叶后,我们村民无论是采茶叶还是卖茶叶收入都是两重天。”自2016年以来,看着村里的茶叶加工厂机器转动不停,德红村党支部书记刘江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茶叶产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了,但由于村里没有加工厂,村民的茶叶全靠外来的贩子收购,定价权始终掌握在贩子手上,尽管是优质特早茶,但鲜茶叶价格总要比护国镇绍坝片区的村民同等质量茶叶要低20%以上。

  看着优质茶叶不能给德红村民带来应有的收益,2016年,为了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黄炳寅就从政府招商办拿来了目前护国镇在外的成功人士电话,一个一个挨着打电话向成功人士介绍家乡茶叶产业和发展势头,并希望他们能回家乡,尤其是能回到德红村建茶叶加工厂,带领村民获得更多收入。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黄炳寅的付出终获回报。2016年,在外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德红村成功人士刘军回应黄炳寅的期待,回乡投资300余万元,建起了日吞吐量在1万公斤鲜茶叶的茶厂,并成立了四川大里特早茶有限公司,让村民尤其是113户贫困户采摘的茶叶在家门口就卖上了好价钱。

  “自村里有了自己的茶厂,现在每年茶叶收入翻了倍,今年销售额更是将突破6000万元。”刘江说,以往卖100元/公斤的乌牛早鲜茶叶,现在就要卖120元/公斤,村民一天可以采摘4—5斤,可多收入40—50元。一季早茶下来,全村采茶村民人均就可多收入5000元。

  如今,看到村民增收了,黄炳寅脸上天天都是笑盈盈的,他说,“村民增收了,我悬着的心也总算落了地。”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