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真情感动百姓 记海口甲子镇昌西村驻村书记张夏

精准扶贫 2019-06-04 16:0859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在昌西村,有的村干部叫我泡面书记,有的村民叫我老张,孩子们则叫我老师。”张夏龙笑着说,从2018年8月到琼山区甲子镇昌西村担任驻村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收获了3个不同的称谓。村民的每一个称呼,都让他倍感亲切。在他看来,这些称谓是自己用真心、真情感动当地村民之后,村民们给他最好的回报。

  张夏龙依旧清晰地记得,他满怀信心前来昌西村委会报到那天,得知全村共有202户贫困户964人时的感觉:贫困人口基数如此大,肩上的担子很重。

  “工作还得靠人做!”张夏龙二话不说,立刻投身入于统筹村干部、镇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等人员力量。召开会议部署细化工作任务,指导村干部学习现代化的办公技能,积极与村干部沟通交流建章立制,面对压力与难题自己率先垂范……在张夏龙的努力下,如今,昌西村的村“两委”干部工作能力、思想水平不断提升,昌西村委会各项工作出现良好局面。

  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的同时,张夏龙挨家挨户地了解贫困户生活现状、梳理全村贫困户建档立卡情况、构思消费扶贫金点子……忙于工作的张夏龙,经常靠一碗泡面和几块面包填饱肚子。尤其是去年年关前后,各项工作非常忙时,为了节省时间,张夏龙靠着一碗碗泡面过日子,连续奋战两个月。由此,村干部为他起了个绰号: “泡面书记”。

  “昌西村的贫困人口基数大。”面对这一现状,张夏龙在不断思索后,决定利用脱贫致富电视夜校集市这一契机,帮助贫困户寻找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最初,农户们不愿意参与。”张夏龙说,去年10月,昌西村委会成为琼山区首批“脱贫致富电视夜校集市”试点。但是,农户们并不愿意做第一批 “吃螃蟹的人”。

  为了如期举办第一期脱贫致富电视夜校集市,张夏龙与村“两委”干部、各帮扶责任人几次上门走访贫困户,邀请贫困户将自家的农特产品带到集市去“试水”。最终,集市成功举办,昌西村的农特产品销售额占到电视夜校集市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尝到甜头的贫困户们开始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并带动了更多的农户参与。

  如今,脱贫致富电视夜校集市已连续举办13期,昌西村在集市上销售农产品18种,贫困户参与近百户次,销售额达到12万元。

  除了电视夜校集市外,张夏龙还致力于将本地集市常态化,通过帮扶责任人的宣传推广,将本地农特产品带到更多家庭。

  为了进一步提升贫困户们的收益,张夏龙还策划组织了“消费扶贫直通车”活动。通过寻找“乡村买手”发掘本地的农特产品,与帮扶单位展开订单认购,并组织专车,将农特产品直接送达目的地这种方式,解决当地的农特产品销路问题。期间,参与整个活动的农户,也均可受益。

  “老师!”29日下午,一位身穿校服的孩子,看见张夏龙之后,立刻开心地跑到他面前,甜甜地喊了一声“老师”。张夏龙冲着孩子笑着点点头后对记者说,这是他在昌西村开设的红领巾班的孩子。

  “红领巾班,是跟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同期开课的课外辅导班。”谈到红领巾班,张夏龙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开设红领巾班,是为了利用电视夜校开课的机会,让贫困户们带着孩子来接受课外辅导。

  在电视夜校开课的同时,张夏龙和其他志愿者们就为红领巾班的孩子们辅导功课,教他们做手工、画画,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增长他们的见识,引导他们自强不息,热心向学。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贫困户能够关注孩子们的教育,也让孩子们的童年更加出彩。”张夏龙表示,因为他在红领巾班为孩子们上课,辅导孩子们作业,所以,孩子们都亲切地称他 “老师”。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