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扶贫开发典型案例

精准扶贫 2019-11-01 22:1670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潜山县扶贫开发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14-04-20 17:18:46 来源:潜山扶贫办 阅读次数:944 特色产业舞龙头,对症扶贫阔步走 徐建平 一、案例背景 潜山县位于大别山东南麓, 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全县总面积 1686 平方公 里,耕地面积 32.1 万亩,宜林山场面积 131 万亩,水面 9.2 万亩。县域地形地貌复杂,西 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 59.2%,中部的丘陵区占全县面积的 23.9%,东 南部为圩畈区,地势平坦,河湖穿插,耕地集中,占全县总面积的 16.9%。全县辖 16 个乡 镇 164 个行政村,其中山区村为 158 个。2004 年年末总人口 57.2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52.3 万人,占总人口 91.4%。由于我县山区面积较大,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薄弱,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人口数量较大。2004 年全县人均收入 668 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 3.75 万人,人均收入 668-924 元的低收入人口 6.38 万人。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在温饱线 上挣扎。而且贫困人口居住分散,扶贫开发成本高。该县人均收入 924 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 有 10.13 万人,且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深山区和自然灾害频发区,居住分散,缺乏 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短时间内还很难摆脱贫困,改善这部分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其 温饱问题需要付出的扶贫开发成本较大。 山区多是以保持生态效益为主的公益林, 经济效益 较低。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其他经济作物如茶叶、蚕桑、板栗、瓜蒌等规模小,产业 化水平低,市场影响因素大,缺乏促进群众收入稳定增长的主导产品。2004 年农民人均纯 收入为 1680 元,山区人均纯收入仅为 1200 元左右,除绝对贫困人口外,尚有相当一部分群 众在温饱线徘徊,生活条件和质量较差。脱离贫困的群众也只是一种低层次、低标准、低水 平解决温饱,基础不牢,稍遇自然灾害极易返贫,需要继续扶持进行巩固。 近年来,潜山县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情况,在国家扶贫 开发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探索实施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六大产业对症 扶贫模式” , 即根据当地不同的资源禀赋, 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 根据不同地势的土质地貌, 实行不同的产业扶贫, 扶贫项目和资金向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户重点倾斜。 这种扶贫模式的 特点在于突出以人为本的扶贫理念,重视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使不同环境、不同特点的贫 困户合理地享受到政府和社会给予的扶贫资源,从而使脱贫致富步伐更坚实、更协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打造特色经济板块。该县整合县扶贫、 发改、农委、交运、水利等相关部门资源和力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实地考察,对扶持项目 进行论证,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做规划、选产业、定项目,对六大特色产业提出包含 基地建设、质量建设、龙头企业建设、市场开拓等内容的总体要求,制订新的发展规划,并 按年度分解各阶段性目标,指导全县特色农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素质。并严 格按照项目规划实施,强化项目资金监管,确保各项目科学合理有序推进。 立足资源禀赋 和产业特色,坚持实行“一个产业、一名县级牵头领导、一个主抓部门、一套班子、一块资 金”的“五个一”捆绑推进机制,围绕茶叶、瓜蒌、蚕桑、食用菌、油茶、畜禽等农业六大 特色产业做文章,打造特色经济板块。 二是扶贫项目跟着特色产业走。该县 2009 年成立了茶叶、瓜蒌、油茶、食用菌、 畜禽、 蚕桑六大特色产业指挥部, 强化具体措施, 安排千万元资金, 扶持产业基地规模发展、 龙头企业培育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在项目村修公路、改水渠、建塘堰,发展茶园、桑园和畜 禽等特色种养业,使项目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生产发展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为农民增 收致富拓宽了新天地。 先后在 158 个重点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工程, 累计投入 5763 万元, 占县扶贫资金总额的 70%,平均每个村综合投入 52 万元。累计新建乡村道路 210 公里,实 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 640 公里,新建平板桥 18 痤,除险加固病险水库 12 座,建自来 水塔 108 座, 铺设引水管道 720 千米, 解决 18 万人饮水困难, 干渠整修安装 U 型槽 37 千米, 恢复水毁农田护岸 67 千米, 修建当家塘 251 口, 改善灌溉面积 2.2 万亩, 改善低产茶园 3700 亩,发展茶园 2600 亩,新建厂房 1890 平方米,添置机械设备 87 套。 三是为确保扶贫工作取得成效,该县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定期考核、民 主监管为一体的长效机制, 推动扶贫开发健康有序发展。 各大产业指挥部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出台有力推进措施,加大督查验收力度;各乡镇加大政策宣传引导,细化分解发展目标,将 工作任务落实到村组、 农户, 并突出各自的特色, 一村一品、 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初具规模, 有力促进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抓基地建设,注重规模化和标准化。在基地建设中,充分发挥大户带动作用, 走“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之路,实施连片开发、规模化发展,至目前,全县已有 50 亩以上规模化基地 4 处,5 亩以上生产大户 20 余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 积极探索发展规律, 注重规避风险, 龙头企业、 合作社、 种植大户根据区域特点和资源优势, 把握季节、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适地适种。 五是抓龙头企业发展,注重品牌建设。全县六大产业已有龙头企业 40 家,其中省 级龙头企业 5 家,市级 15 家。按照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植发展 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特色农业中的带动作用。注重加强 能人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培育, 抓好与扶贫有联系、 能带动群众增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培育,在资金和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至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企业实现产值由 2009 年的 21.9 亿元发展到 33 亿元, 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 1700 多人, 带动 6000 余户 2.5 万人脱贫致富。 典型案例一:合作社撑起“茶叶楼”。 “黄柏到塔畈,九十九道弯”一曲民谣唱出了 80 年代塔畈人的艰辛。而位于塔畈 中心地的彭河,更是可想而知。由于是三分水田七分山的地形,这里的农民粮食不能自给。 常常是“守着青柴当米钱”。如今,一提及自家盖起的小洋楼,倪天喜便要提及一个人和他 的合作社——江成生和彭河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我 40 多岁了,没有一技之长,只能 干点苦力活。”倪天喜一家四口人,因为他和妻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庄家人,生活只能勉强维 持温饱。“江总让我负责收购鲜茶草”今年,近收鲜茶草这一项收入,倪天喜一家收入在 9 万元。“如今,我是手中有茶,心里不慌。”倪天喜憨憨的说道。江成生,安徽省劳模,全 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彭河茶叶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他却清楚的记得,第一次与茶 农的订单,源于“看见锄头挖茶树心在痛”。 濒临长江的潜山县彭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这里平均海拔 900 米,年平均 气温 16.3 度,空气相对湿度 85%以上,故山高雾绕,风光秀丽。其光照、温度、湿度、土 壤均适宜茶叶生长。所产名茶,更是自唐代以来一直被列为贡茶。但是由于地处深山,这里 的茶产业采用传统粗放经营模式, 主要通过分布在各地的同乡和批发商销售。 产品也主要依 靠散装形式销售,茶企普遍缺乏品牌意识。“茶树叶子能包盐,茶树杆子能撑船”说的就是 当年的茶叶质量。在当地,茶叶大部分是老百姓饭后用来说天聊地的饮料。2004 年的一个 秋日午后, 江成生正准备到自家茶地干活, 看见一位老大爷用锄头挖茶树, 江成生便问他 “干 嘛要砍茶树呢?种着不挺好的吗?”“又不能当饭吃,还不如挖掉种点小麦实惠!”看着好 好的茶树要无端受灭门之灾, 江成生很是心疼。 “你把茶树留着, 等茶叶长出来了我来收购” “你空口讲话以后不算数咋办?”江成生说“那我们签合同”也就是这场偶然,让江成生和 他的同行慢慢走上了一种新的模式。2008 年,由潜山县彭河幸福茶场牵头,联合塔畈乡炳 峰、观音洞、广西园等 18 家初制茶场、茶叶经纪人和 1058 户茶农自愿组成的茶叶专业合作 经济组织。以加强诚信建设为重点,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推行“专业合作社+龙头企 业+专业大户”三位一体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采用订单农业方式,与广大茶农签订合同, 公司对茶农进行二次返利,极大提高了农户发展茶叶的积极性。 目前,加入该合作社的户 数已达 1200 户。加入合作社的茶农人均茶叶纯收入达到 4000 元。近期,该合作社已申报省 级龙头企业。 茶曲悠悠唱发展。为引导茶叶发展,潜山县政府每年安排茶业发展专项资金 120 万,其中 60 万用于扶持茶叶基地建设、30 万用于培育发展龙头企业、10 万元用于茶叶技术 培训和指导,对当年成片新发展茶园 10 亩、50 亩、100 亩以上,经验收合格,每亩以奖代 补 200 元、300 元、400 元。奖补点燃了茶农的激情,至 2012 年,潜山县茶园面积增加到 10.06 万亩,无性系茶园面积增加到 3.08 万亩,全县 130 余家茶场通过更新改造,加工水 平明显提高。取得 QS 认证的茶叶公司、茶厂 22 家,通过统一标准收购,统一工艺加工,名 优茶质量稳中有升,茶叶销售均价达 123.8 元/公斤, 最高价 4400 元/公斤, 茶叶生产比较效 益明显,成为茶农增收的亮点。 典型案例二:龙头企业引领养鸡户致富。 余井镇天圣村地区原先农户也有养鸡的传统,只是没有形成规模,处于家庭副业 状态,再加上没有龙头企业作为市场经营主体的带动,畜禽产品的销路没有保证。作为“安 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潜山县天胜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着“服务农民、富 裕农民”的宗旨,坚持做到“四到户”服务,为广大养鸡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所 谓“四到户”,即一是对养殖户实行送苗鸭和饲料到户。统一引进良种,该品种品系纯正, 抗病力强,生长迅速,深受加工厂和广大消费者欢迎。二是技术服务到户。将自己掌握的养 殖技术经验一家一户地传授到农民家中,确保养殖成功。三是防疫治病到户。将自己专门聘 请的 18 名中高级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服务、巡回咨询,及时到户解决养殖过程中的突出性技 术问题,同时每月为社员讲授新知识,为养殖户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四是收购到户,挨家 挨户上门收购。现金结算到户,销售由合作社安排。组织并指导周边村民科学养鸡、水产养 殖和苗木种植。这种以公司为龙头,采取“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 方式,不断壮大专业合作组织,克服了一家一户小规模、低投入、低产出的小农经济局限性 和对土地等资源过分依赖性。 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目前,随着专业合作社影响不断扩大,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强,合作社成员由最初的 104 户增 加到 200 户,另外辐射带动了本地及周边乡镇养鸭户 500 余户。从合作社成立至今,专业合 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紧密型合作方式,短短三四年时间,帮助 120 多户困难家庭摆脱了贫 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为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指挥部产业技术指导组成员深入 乡村, 按照省畜禽养殖技术规范的要求, 引导养殖户、 养殖小区按照标准化进行建设和改造, 帮助建立并完善养殖档案,提高生产者质量标准意识和应用能力。中泰六和养殖有限公司、 天胜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安庆市市级规模养殖示范场, 为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 起了带头示范作用。 至 2012 年,潜山县出栏生猪 20.92 万头,出栏家禽 332 万只,出栏肉牛 0.41 万头,禽蛋产 量 8420 吨,肉类总产 22620 吨。同期相比分别增长:2.05%、8.85%、2%、4.1%、4.5%。畜 禽生产基地建设稳步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畜牧合作组织 22 家,入会会员 1200 多人。潜山 县绿色养殖有限公司、天柱鸭业有限公司分别新申报了市、省级龙头企业。 丘陵,油茶挂果累累。截止目前,全县已新建 50 亩以上成片油茶基地 6.5 万亩, 已兑现奖补资金近 1600 万元。该县注重良种繁育和推广,加快繁育推广省认定的 “皖潜 1 号”和“皖潜 2 号” 油茶新品种, 确保高品质油茶基地建设。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示范基 地。 全县油茶基地达万亩以上乡镇 3 个, 千亩以上村 10 个, 全县涌现油茶基地建设大户 220 余户,其中有千亩以上承包大户 7 个,已组建油茶专业合作社 15 个, 2012 年全县共完成 油茶新造林 11000 亩,完成县级技术培训 200 人次,发放培训材料 2000 册。 圩区,瓜蒌架下话丰收。瓜蒌俗称野葫芦,潜山一带民间早有将瓜蒌籽炒制招待 客人的习俗,但真正作为食品摆上桌面还是近十多年的事情。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该县农 民李德祥等大胆提出了瓜蒌籽的食用性研究, 在科研部门的支持下, 该县对瓜蒌开发利用进 行科技攻关,初步掌握了育种、栽培方法,这一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从而开辟了瓜蒌产业 的新天地。为发展瓜蒌种植,促进山乡致富,该县拿出百万元财政资金扶持种植大户,并相 继建立了10多个瓜蒌示范片。农业科技部门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生产。大力 开展种苗繁育, 推广换垄轮作、 间作, 土壤消毒技术, 推广高密度栽培及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该县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的新路子,不断打造瓜蒌产业链。 各瓜蒌公司以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与瓜蒌农户签订生产合同,与超市签订购销协议,形成 产学研、产加销一条龙。全县现有标准化生产基地近 5 万亩。瓜蒌产业农民经纪人百余人, 农民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 4 个,痘姆新农生态农业合作社以瓜蒌种植为主,社员有 200 人, 2011 年被评为安庆市示范合作社。有 2 家企业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A 级证书。天柱山 牌、传文牌瓜蒌籽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近年来该县与南京野生植物利用研究院、合肥工业 大学、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培育出的“瓜蒌新品种“皖蒌 6 号”获 县政府科技一等奖、获安徽省科技三等奖, 2012 年潜山县施行的瓜蒌种植保险,为保护农 民利益筑起了一道防火墙。至目前,有半数种植户投保。 食用菌打开致富门。潜山县将食用菌产业列入重点扶持的农业特色产业,在各项 激励政策推动下,目前,全县新增食用菌生产农户 150 户,新发展食用菌面积 800 亩(其中 竹荪 230 亩)。全县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近 600 户,食用菌种植面积达 600 余亩。预计全 年食用菌产值 2600 万元,菇农纯收入 1200 万元,户均增收 2 万元。 该县对新发展食用菌基地继续实行以奖代补, 对种植香菇 5 亩以上的给予重点扶持, 种植竹 荪 50 亩以上给予每亩 100 元补助。对通过绿色认证或 QS 认证的龙头企业也给予适当奖励。 目前,全县规模化基地 18 个,食用菌公司 4 家,合作社 10 家。各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基 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订单生产,完善产供销服务体系,建立保鲜库收购。如水吼天 宜菌业公司向农户提供菌棒和生产技术, 并负责以保护价回收, 有效规避了种植户的市场风 险。 为提高食用菌种植效益,该县不断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经过近几年试验,利用竹屑、稻壳 生产竹荪,利用废弃桑枝生产香菇,在夏季生产反季节香菇等技术已成熟,今年,各地积极 应用新技术,实现节本增效。槎水镇建立了 5 个废弃桑枝发展反季节香菇生产基地,仅万全 村就发展反季节香菇 27 万棒。 全县建立竹荪生产基地 4 个, 新发展竹荪 200 余亩, 亩产 137 斤。 三、主要成效 一是扶持对象得实惠。“对症式扶贫模式”充分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使其思 想上由“要我脱贫”转变到“我要脱贫”上来,项目的成功率和实施后的效益明显提高。这 种 “极贫重扶” 的扶贫思路, 真正让贫困人口成为扶贫主体, 得到了贫困群众的称赞和拥护。 二是项目扶持结硕果。“对症式扶贫模式”使那些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对象得到 了实质性扶持,真正做到了“扶真贫、真扶贫”。不同标准的扶持政策,减少了贫困户实施 项目的自筹资金量,贫困户既能够把项目建成,又能够把项目建好,达到了扶持一户、脱贫 一户、致富一户的扶贫效果。到 2012 年,全县已实施差别式扶贫项目的贫困村 90 个,累计 投入扶贫资金 1400 多万元,扶贫到户项目涉及生产发展、“一建三改”、 “雨露计划”、 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教育资助等 5 个大类,子项目 165 个,受益农户 2110 户,其中绝对 贫困户和低收入户 1300 户, 约占全县登记建档贫困户的三分之一, 80%以上的农户建立了稳 定增收的致富项目,家庭生活环境得到改善,逐步摆脱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三是干群关系更和谐。以前部分贫困户因多种原因没有得到项目扶持,在心理上 很不平衡,对村干部和得到项目的农户有强烈的抵触和怨恨情绪,村干部威信较低。 “对症 式扶贫”使多数贫困户得到了国家扶贫项目,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村干部和社会各界人 士真心实意地进行传、帮、教、带,为贫困农户解决生产发展中缺资金、技术、信息、劳力 等困难,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观。“对症式扶贫”进一步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化 解了诸多农村社会矛盾,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 四、主要启示 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突破口,是确保贫困户脱贫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 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的最有效方法。能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搞规模经济。它打破了长期以来扶 贫政策对农户的 “平均化” 扶持, 既让不同程度的贫困对象合理享受到国家给予的扶贫资源, 破解了“扶贫到户”难题,又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实现了低碳扶贫和可持续扶贫的结合, 创新了扶贫政策对贫困对象的“瞄准”机制,有效避免了“脱靶”现象 ,体现了科学发展 观的本质要求,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生动实践。 启示之一:政府引导是“中流砥柱”。 产业扶贫,实现了可持续扶贫。潜山县充分发挥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创造性,自强自立,不 等不靠,苦干实干,在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必要扶持下,更加注重授人以渔,提高自我发 展能力。实施连片开发,构建产业支撑。按照高起点、大手笔、全方位的要求,编制特色优 势产业连片开发规划, 坚持一村一品和一村多品的布局实施连片开发项目, 推进当家扶 贫产业规模化、专业化、信息化、品牌化,提高组织化程度,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 一条龙体系,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构建产业支撑。扶贫部门在扶贫开发中不可能包打天下, 联合各部门集中打造扶贫工作的新平台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三年来,通过县委、县 政府的组织、 协调, 扶贫部门主动与涉农部门联合, 发挥各自优势, 做好扶贫村的项目建设。 在扶贫村联合打造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产业化项目,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主要渠道。 启示之二:资金整合是关键。 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多方力量,组织多方资金,集中向扶贫村投入,实现扶 贫开发的社会化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关键。 县委、 县政府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 的大盘子中统筹规划,按照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原则,在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 部署下,实行统筹安排、综合调度、捆绑使用、集中投放,最大限度的覆盖贫困农户。潜山 县把水利部门的人畜饮水项目、农委的农业开发项目、发改委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交通局 的农村道路建设项目集中向扶贫村投放,形成了多部门项目资金整合、捆绑使用的新格局, 为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三年来, 全县各部门共投入各种项目资金 万 元,使扶贫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 启示之三:龙头带动是载体。 如何破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怎样种,怎样养,如何卖,如何卖个好价钱”应该是新时 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一家一户的农民真正实现与日趋成熟的大市场对接, 取 得最佳的经济效益,需要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用利益连接,把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民、扶贫 资金有机结合起来, 使龙头企业成为项目实施和资金周转的有效载体, 促进扶贫工作市场化。 近年来,潜山县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先后扶持了近 40 家龙头企业.通过扶贫 龙头企业与农户直接签定种养和收购合同, 组织农产品进入市场, 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卖难问 题,实现了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保证了农民的利益。 启示之四:合作社组织是桥梁。 为贫困农民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是项目顺利实施、确保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按照 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逐步组建产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工作思路,潜山 县先后建立了 80 家合作社。目前,全县贫困村已有近 30000 贫困农户成为各协会会员。这 些协会定期组织农民进行参观培训、 经验交流和外出考察学习, 不但提高了项目的组织化程 度,还有效破解了农户缺技术、缺信息的难题。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完善,潜山县运用市 场经济的手段,让农户与合作社组织实现利益联结,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目前,该县每一个 产业链都有几家合作社带动, 成功地总结出六大特色产业链式扶贫新模式, 并均已初具规模。 合作社充分发挥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桥梁作用, 使贫困农户变“单打独斗” 成为 “抱团发展”。 (本文荣获 2013 年安庆市扶贫系统优秀扶贫案例评选 一等奖)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