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8--聚焦新时代西部地区异

精准扶贫 2019-04-23 22:32154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记者 陆航 实习记者 王清晨)4月19日,西北大学、陕西省区域经济研究会、永秀智库和中国经济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8-聚焦新时代西部地区异地搬迁精准扶贫》(以下简称《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暨第七届城乡发展高层论坛”在西北大学举行,会议发布了《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8--聚焦新时代西部地区异地搬迁精准扶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白永秀教授、中国经济出版社经管分社社长李煜萍,同来自中国经济出版社、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陕西省政策研究室、陕西省委党校、国防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财经学院、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等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70余人共同探讨了新时代下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与易地移民搬迁精准扶贫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白永秀教授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西部农村反贫困以及易地移民搬迁等问题持续探索研究二十余年。他介绍,《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8》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阶段性成果、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阶段性成果、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白永秀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贫困问题的有效改善,进入21世纪的第2个十年,原有扶贫思路下减贫措施的边际效益不断递减,减贫成效有所降低、出现瓶颈。面对扶贫减贫形势和任务的变化,2013年11月,习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通过由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实现全面脱贫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白永秀在开幕式上还分享了城乡发展课题组的开始与发展之路。

  李煜萍表示,《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8》不仅体现了西北大学众专家学者的家国情怀,也体现了经济出版社的价值所在。它用历史的眼光,结合时代特点,系统的梳理了中国特色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和新时代易地搬迁精准扶贫的历史及其逻辑,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体现出了前沿意识和时代导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部署,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构建可持续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明确乡村全面振兴的标志和实施路径,就必须采取分区分类的差别化推进策略。易地扶贫搬迁在推进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涉及层面最多、实施难度最大、问题最复杂的系统性扶贫工程。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搬迁工程本身带有消除贫困和改善生态的双重目标。另一方面,它也需要同其他规划发展协同并进”。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吴丰华表示,通过对易地扶贫搬迁中问题的分析,构建了宣传动员机制、搬迁补偿机制、生计接续机制、能力提升机制、社会关系网络拓展机制、公共服务保障机制、联动协作机制七大机制,以实现愿意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有保障、好融入、协同化七大目标,并将实施思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在组织形式上,形成“中央统筹,部委协同,省市落实”的组织框架;第二,在资源配置上,合理配置易地搬迁精准扶贫中的各类资源;第三,在实施环节中,注重在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两方面发挥易地搬迁精准扶贫的效果。

  目前,乡村发展困境突出表现为农村贫困问题,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现行标准下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前提。白永秀教授指出,消除贫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中国人的历史使命与根本目标。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以农村扶贫开发为中心的减贫行动,并取得了巨大成果。2012年全国贫国人口达9899万人,到2018年底,全国共有近8239万人脱贫,相当于每分钟有26人摆脱贫困。贫因人口减少到1660万人,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下降。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扶贫存在的问题:扶志的缺失、贫困的转移、扶贫载体的缺失等。他预测,未来中国贫困将具有特殊性:城市贫困与农村贫困并存性;自愿性贫困与非自愿贫困并存性;资产贫困与能力贫困并存性。基于以上原因与问题,中国的扶贫工作应该转型,继续完善扶贫标准,由一维标准到多维标准;继续扩展扶贫内容,由经济扶贫到全面扶贫,重点是扶志;继续夯实扶贫载体,由扶贫到扶产业。

  “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生活宽裕、管理民主,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新目标:产业发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中国的农村建设之路是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党委副书记罗新远认为,乡村振兴,从文化上说,是大众集体的记忆,是文化上的认同感,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乡愁寄托所在;从社会学上说,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现有的体制机制阻碍了乡村发展,城乡分隔、单方向城镇化、乡村教育衰落等问题,使得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他强调,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重要战略,应该与城镇化协同发展,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决定了需要政府、市场、社会、文化有机结合,多元参与,共同发力和促进。

  “从建党初期的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到建国初期的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的发展模式,再到如今的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城乡问题始终是我党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到现在的主线,在今天现代化建设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征程中,在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框架下建设现代化,应该继续高质量发展城乡一体化。乡村振兴不应否定或者抑制城镇化,城镇工商资本也应向乡村流动。”陕西省政策研究室主任杨三省表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者应该相互协调,它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标的必然选择。

  本次会议包括开幕式、报告发布、城乡发展高层论坛三个环节,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吴振磊教授主持。

  《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8--聚焦新时代西部地区异地搬迁精准扶贫》发布会现场 王清晨 摄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