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3年61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这个村是怎么做到的?

精准扶贫 2019-04-30 16:39198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清晨,雾色弥漫,雨水扑面。从坪围村口到145乡道,罗观福、曾四妹夫妇骑着摩托车疾驰而行,赶往附近的产业转移园上班。

  3年前,罗观福一家6口被认定为精准扶贫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280元。在扶贫队的推荐下,罗观福两口子在产业园里找到了工作,每个月可以各领到3000多元工资,去年全家可支配总收入超过了11万元。

  罗观福所在的坪围村,位于河源市源城区埔前镇西南部。这个省级精准扶贫相对贫困村,如今村民齐心、懒汉难寻,无花果等种植产业远近闻名。

  过去3年来,深圳大鹏新区驻村扶贫队出台多项举措,通过产业扶贫和就业脱贫激活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产业分红让贫困户有了固定收益,就业奖励形成正向激励机制,使贫困户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站在村里的脱贫攻坚作战图前,坪围村党支部书记李远通向记者介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3年时间,61户贫困户186人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从2015年的4.5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45万元。去年,贫困户获得的无花果集体分红和入股产业园集体分红各20万。

  “接下来,我们要做强村集体经济,今年村集体经济要力争突破100万元,带着村民一起致富!”李远通表示。

  罗观福一家的脱贫故事,可以从这本账本说起:三年前,父母患有腰椎骨质增生等疾病,老婆又在家带娃,一家人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280元。三年后,罗观福一家人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16371元,远远超出省定脱贫标准线,已经实现脱贫。

  三年脱贫,罗观福靠的是自己的一双手。“在扶贫队的推荐下,我们夫妻俩都来工厂上班,一年光是工资收入加起来,就有9万元啦!”在联弘玩具公司轰鸣的车间里,罗观福说起自家脱贫前后的变化,滔滔不绝。

  这些改变,多亏了从深圳来的扶贫队长刘志坚。刘志坚原来是深圳市大鹏新区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投资推广部部长,2016年来到坪围村,他开始走街串巷,走访村里的贫困户,帮大家想法子、谋出路。刘志坚发现,坪围村有着临近产业转移园的区位优势,就业脱贫是最有效的方式。

  怎么样才能让贫困户身动起来、心热起来?刘志坚一琢磨,想出了好法子——扶贫队推出了《激励贫困户就业帮扶措施》、《激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帮扶措施》,贫困户只要有就业、有创业项目,就发奖励。

  效果立竿见影。去年,全村61户贫困户中共有59人新增就业。除了工资收入,他们每人还可获得自身工资收入10%的就业奖励补贴,共奖励了141292元。

  “以前,种田辛苦不说,收成好坏看天吃饭。现在,收入稳定,村里还发就业奖励,干劲更足了!”罗观福满心欢喜。

  河源联弘玩具公司总经理陈勇昌表示,坪围村有不少贫困群众在公司工作,发展很不错,有几个已经是基层小组长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更稳定,不会流失,我们企业非常愿意招聘。”

  激发内生动力,让贫困户在辛勤劳动中收获自尊、收获信心。扶贫驻村蓝诗告诉记者,激励措施鼓励贫困户通过就业、种养、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脱贫,让贫困户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在装修好不久的新房客厅里,刚刚脱贫的杨光明忙着招呼客人。三层小楼翻新后干净整洁,楼上客厅的沙发是深圳大鹏新区帮扶单位捐助的。每当客人到家里做客,他都要领着到沙发上坐一坐。

  “这在几年前做梦都不敢想啊。刘队长鼓励我们就业,只要肯干就有补贴,年底还有各种分红,靠自己双手就可以脱贫,有谁想继续当贫困户呢?”杨光明爽朗地笑着说。

  他的儿子杨小志(化名),虽然脑部长了良性肿瘤,干不了重活,也主动申请就业,在附近停车场找了份工作,一个月工资2000元。

  杨光明也闲不住。他在屋前的菜地里种满蔬菜和瓜果,在后院养鸡,每年还能领到扶贫队发的1000元种养奖励。

  杨光明感慨说,这两年的变化不仅仅是经济上,更大的变化体现在每一个村民的精气神。“有了好的政策和好的激励机制,大家铆足了劲儿想脱贫致富。”

  雨后的果园弥漫着泥土芬芳,果叶青翠欲滴。62岁的陈友兰拿起修剪工具,走向果园深处。她想不到,自己一家借着家门口的果园,这么快便可以摘掉“贫困帽”。

  陈友兰算了一笔账:她每天在无花果园工作8小时,一个月能挣3000元;无花果种植还有集体分红,一家七口去年分到了7852元;入股产业园分红有9485元;儿子和儿媳在附近工厂务工,全家去年收入超过14万。“我们的生活更有奔头了!”陈友兰说。

  在坪围村,像陈友兰这样的贫困户,每年都能领到一笔特殊的分红——“无花果分红”。

  这又是刘志坚和蓝诗的“点子”。在一次项目招商中,他们发现无花果产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随后,扶贫队反复论证,又跑到金华、东莞、清远等地取经,最终认定无花果种植是脱贫致富的优质扶贫项目。

  选定项目,立马开干。2017年初,扶贫队动员61户贫困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红锋旺果业公司合作共同种植无花果。项目一期共80亩,投入资金110万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年底按章程规定分红。

  “以前,扶贫资金都是直接分到贫困户手中,那点钱什么大事都做不成。所以,我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让贫困户来当‘合伙人’,最大限度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蓝诗说。

  种植的第一年,无花果挂满枝头,年产量3.2万斤,把蓝诗乐坏了。这一年,合作社获得15万元收益。

  去年,无花果又丰收了。合作社获得20万收益,贫困户每户平均增收3278元,大家的获得感更强了。

  “在这里,只要你肯付出,就能得到回报。”红锋旺果业负责人赵元锋告诉记者,体力稍逊的贫困户在果场里分拣、包装,每天可以拿到80元收入。无花果鲜果存放时间短,合作社和赵元锋想办法,制作无花果干果、药材、果酱、果酒,经济效益更大了。

  除了无花果,村民们还种起了皇帝柑、火龙果。如今,坪围村的水果种植面积已经接近2000亩。蓝诗干劲十足:“从果树种植到体验采摘,再到生态旅游,去年我们村共吸引了6万人次前来观光旅游,带旺了消费。以后,合作社的效益越来越好,分红会越来越多!”

  眼下,无花果树枝上冒出了嫩芽。两个月后,人们眼前这一抹新绿就将变成沉甸甸的果实。想到这里,陈友兰禁不住喜滋滋的:“今年又会是一个好收成!”

  走进坪围小学,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奔跑着,脸上满是灿烂的笑意。在明亮的课室里,悠扬的葫芦丝音乐久久萦绕。罗观福的女儿罗小花(化名)正在跟着老师学习吹奏葫芦丝。她有个小心愿:慢慢学,学会吹给爸爸妈妈听。

  校长廖启文说,扶贫队每年出资聘请艺术老师来学校上课,教舞蹈、器乐等艺术课程,还出资改善校园环境、新建厕所,新的绿化带也在建设中。

  刚刚脱贫的梁惠强,最近有点烦。女儿成绩优异,考了全年级第二。梁惠强却犯了难:自己是重度残疾,干不了什么活,拿什么供女儿读大学?一家人会不会因此又返贫?

  “这事,我们来想办法。”这几个星期,刘志坚忙着筹备坪围村教育基金,希望通过专项资金+社会募集的方式,为贫困户儿女解决上大学资金难的问题。在他看来,要铲掉“贫根”,必须让每一个贫困户的孩子上得起学。

  刘志坚告诉记者,坪围村贫困户子女无一人因贫辍学,在扶贫队的帮助下全部拿到了政策性教育补助。扶贫队还额外配套补助,补助对象放宽到学前教育、本科及以上学生。“助学扶贫,扶起的是村里未来的希望,一个都不能少!

  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刘志坚翻开坪围村的脱贫“账本”,表格清晰记录着每一户的详细收入构成。“所有贫困户的账本一户一册,截止去年底61户186人全部实现脱贫了!”

  大部分扶贫干部在扶贫任期结束后都回到了原单位,但今年4月,在扶贫工作任期结束后,刘志坚却选择申请留下来。“村民不脱贫,我就不撤离。接下来,我们要做好脱贫巩固工作,防止返贫现象出现,打好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役。”

  让刘志坚最受鼓舞的是,贫困户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精气神也更足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更有信心了。

  “生活有希望了,一定要干好!”看着这两年村里合作社的无花果收成越来越多,陈友兰有了新想法。她打算,明年在自家地里也种上无花果。合作社负责收购和销售,她只要种植,就不用担心销路。

  杨光明思忖着,在自家后院再多养一些鸡。“现在政策这么好,家里条件慢慢好起来,儿子也去上班了,只要不等不靠,踏踏实实地干,总能过上好日子。眼下,就盼着儿子早点成个家了!”

  从205国道下来,沿着村道驱车而入,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将村落分割成两侧,村道两旁,鲜花盛开、绿树成行。扶贫队正在打申请,想在高速路边上立起广告牌,吸引更多游客到村里来。

  现在,横贯全村的9米村道纳入深圳大鹏新区的帮扶建设项目,未来有望扩宽至20米,直达国道。

  “有了这条大道,坪围村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村支书李远通眼前是即将拓宽的村道。村民们奔康路越走越宽,日子也将越来越好。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