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一定要改变贫困户精神上的贫困”

精准扶贫 2019-05-18 15:31169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原标题:“一定要改变贫困户精神上的贫困” “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制约脱贫的最大难点,一些人的懒惰、等

  “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制约脱贫的最大难点,一些人的懒惰、等、靠、要陋习拖住了自己脱贫的后腿。”说到驻村扶贫以来的感受,蒙自市委驻鸣鹫镇杨柳河村党总支、工作队长贺炎林感叹道,扶贫过程中,他和队员们注重从细微之处着手,转变挂包村寨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后的精神面貌。他深知“做事并不难,难的是做好”的道理,所以格外用心,处处干在实处,冲在前面,“这样我才对得起党的多年教育,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2016年3月,我刚来驻村时,在上午11点钟左右,先后去过一个贫困户家里3次,3次他都在家里睡觉,都是头天晚上喝多了。”贺炎林在进村入户调研期间遇到了一位人高马大的“精神上的贫困户”,这位贫困户嗜酒如命,长期头天晚上喝酒,睡到第二天中午不干活计。还有一位贫困户,房屋中间地上有一块冒出的大石头,挡在正当门,尽管碍事,也懒得把它凿掉。还有就是个人卫生问题,有些贫困户几天不洗一次澡。在精准识别走村入户访问过程中,还发现有人争当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

  贺炎林总结了一个根本问题:陋习、懒惰、等、靠、要等“精神贫困”是扶贫攻坚的最大敌人,这种思想不破除,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就不好实现。“因为部分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没有很强的自我发展意愿,更多的是依赖外部扶持,而不是主动去脱贫;一部分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有脱贫的愿望,却缺乏主动精神,内生动力不足。形成这些思想的原因比较复杂,与当地地理、历史、文化和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都有关系。

  “如果贫困人口自身不努力改变陋习,不主动、不作为,持续脱贫完全不可能。”于是,贺炎林把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们发动起来,依靠团队力量,围绕精神脱贫开展工作。

  杨柳河村委会办公室的楼顶上,3只大喇叭被铁架子分开,朝着3个方向。“要让群众听到党的声音,知悉时事和党的政策,首先得架起大喇叭。”贺炎林主动申请经费6000余元,让每个自然村的广播响了起来。

  “让贫困户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也是个难题”。干冲村民小组的李家林等36户人家都建起了水冲式卫生间,上面都架着亮闪闪的太阳能热水器和储水桶。正忙着建新房的李家林告诉记者,他家建卫生间花了3000多元,工作队又给了热水器和储水桶,现在干一天活计就能好好洗一洗,“谁不爱干净,以前主要是没这么好的条件,懒得洗。”为了给干冲村的村民们安装热水器,贺炎林向市委宣传部申请了7万多元的经费,他介绍,为了让村民养成好习惯,工作队还给村民们发放过毛巾、牙刷等洗漱用具。

  在公共卫生方面,工作队以“七改三清”为突破口,努力根除村民生活陋习,在干冲村投入2000余元建起4个垃圾池,固定专人清扫街道,费用由村民集资及上级补助共同支付,贺炎林协调3000元用于支付卫生清扫人员的费用。

  “讲卫生不说,农闲晚上,我们还组织村民在空地上跳舞。”干冲村文艺队长李进美告诉记者,村里组织了30多名妇女成立了文艺队,改变了之前天一黑就串门说闲话、打麻将的陋习。为了把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扩大到整个杨柳河村,贺炎林筹资12000余元,买来道具、服装、音响,发动120多人组成8支文艺队。现在,文艺队每周都要活动2次至3次。

  在贺炎林的协调下,各自然村经常放映电影,放电影之前,总会放一些如交通安全知识、禁毒知识、防火知识等少数民族语宣传影片。除此,还加强自然村活动室的建设,为干冲村活动室配备彩电、DVD、放映光碟、书架、图书等,每晚向村民免费开放。

  在智力扶贫上,举办饲养、种植专题讲座4期,培训农户300余人次;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贫困学生的情况,给予5名贫困学生每人1000元资金补助;协调有关部门在郭华陈琳希望小学开展暖冬行动,为260多名学生发放了羽绒服、棉裤、旅游鞋、饭盒及教学用品。

  “我不是司令员,而是参谋员,靠的是出主意,想办法,带头干,调动干部群众的脱贫积极性。”他介绍,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工作队员就很少休息。贺炎林常提醒自己,工作队员不能在村干部和村民之间造成隔阂,作为队长就应该主动担当。“确实,队长很有担当,在发展产业、危房改造等工作中,该入户走访时,他不论白天黑夜还是天阴下雨照样去。别看贺队长57岁了,但还有着军人作风,很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杨柳河村委会监督委员会主任说道。正因为这样,在今年3月份,贺炎林2年驻队工作期满之时,村民、村干部写了联名信,一致要求上级把贺炎林留任,继续帮助大伙脱贫致富。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