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旅游扶贫到旅游富民 尖扎做好“异地搬迁”后半

精准扶贫 2019-05-21 16:00115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年来,黄南州尖扎县始终把易地搬迁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和扶贫开发最有效的措施,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实施了昂拉乡德吉村、尖扎滩乡萨尕尼哈、尖扎滩乡达拉卡、当顺乡东果村、措周乡石乃亥村莫合加、康杨镇寺门村和县城集中安置小区等7个移民安置点,搬迁929户35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36户2912人),深度挖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把旅游扶贫作为后续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想法设法让乡村旅游带动搬迁群众增收致富,让贫困群众切切实实享受到“搬”出来的幸福新生活。

  精准施策让贫困群众“搬得出”。为解决各种用地矛盾纠纷,尖扎县委、县政府科学选址,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注意避让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避让地质灾害隐患点,同时综合后期产业发展、小城镇建设等因素,实施了昂拉乡德吉村、尖扎滩乡萨尕尼哈、尖扎滩乡达拉卡、当顺乡东果村、措周乡石乃亥村莫合加、康杨镇寺门村和县城集中安置小区等7个移民安置点;建设资金筹措上,按照“整合项目、捆绑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办法,有效整合扶贫、住建、交通、水利、农牧等各类资金2.72亿元,充分发挥资金“聚集效应”,实现扶贫资金效益的最大化;规划中结合地方实际,坚持住房既能满足搬迁户需求又能体现地方民族特色,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易地搬迁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县乡政府安排工作骨干对全县86个行政村多次进行调研,反复排查摸底,通过召开群众大会、逐户走访宣讲政策等方式,严格按照“中央补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住房建设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的要求进行建设;资金管理使用中,按照《关于加强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规定,对易地搬迁项目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建立和实行按工程进度拨付、季度检查、定期审计和定期公示的资金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安全。

  完善配套设施让贫困群众“安心住”。扎实抓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尖扎县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保证好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完善医疗配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和社区综合服务。每一个安置点,都按照“通路、水、电、电话、电视网络、无线网络,还配套文体广场、农贸市场、停车场、卫生室、学校、公共厕所、污水或垃圾处理设施”标准来打造,其中,德吉村、萨尕尼哈2个集中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村小学、卫生室、文化广场、污水处理厂、网络通讯、环卫等全部已配套到位。其余安置点的水、电基础设施已完成,路、村公所、卫生室网络通讯点正在实施。德吉村和萨尕尼哈安置点所有建档立卡搬迁户做到了门前道路硬化,院内地坪平整。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落实五方主体责任,在监理单位日常督查的基础上,项目负责人每周巡查3次,确保项目建设各个环节不出问题。同时,由扶贫部门从迁出地有关村社抽调7-9名关心村集体、为人公道正派、敢于担当的群众,成立易地扶贫项目群众监督委员会,对安置区住房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监督,从而提高了工程质量,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

  就业创业让贫困户“能致富”。县委、县政府立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承载力不足的实际,依托整村推进、传统古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结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统筹规划、推进水电、道路、通讯、卫生设施、停车场、旅游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夯实发展基础。以全省易地搬迁观摩点、全省乡村振兴战略示范试点村昂拉乡德吉村为例,在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过程中,投资近8000余万元,统筹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以市政公路标准设计建造村内道路,配套修建旅游公厕和休闲栈道、车行道、景观平台等景观设施及自驾游营地,在极大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有效改善了旅游接待条件。同时,充分利用黄河资源优势,开发实施露天沙滩、黄河垂钓、亲水广场和30户“农家乐”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上游乐码头,购置旅游快艇,着力构建水上慢游通道,大力发展以黄河观光旅游为主的乡村旅游,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被黄南州政府评为“AAA”级景区。今年来,德吉村乡村旅游发展迅猛,30户“农家乐”经营收入均超过3500元,“五一”期间客流量达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110余万元;双休日每日客流量达4000余人,贫困群众通过自制小吃、零售、农家乐等形式户均每日增收160元,真正实现了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