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613人集体立誓:我们绝不再当贫困户

精准扶贫 2019-05-22 17:3162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继续关注四川省广电系统联合举办的“名记者、名主持人增强四力四川边界行”走基层大型采访活动。摄制组走进了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洪龙村。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神鸟知讯特邀主持人、攀枝花市米易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钱金钟:观众朋友您好,我是成都广播电视台神鸟知讯特邀主持人钱金钟,今天我们的边界行摄制组来到了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洪龙村,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在洪龙村和重庆市潼南区的一个交界点,其实可以看我的身后,就是重庆市潼南区的位置,而在我们左边这一侧,以及这些种满了药材和庄稼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洪龙村了。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的洪龙村是被评为了省级贫困村,但是我们当地的村民都纷纷地表示,现在他们迫切地想要把这顶帽子给摘下来,那么今天的故事就要从这里说起了。

  这里是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洪龙村。“贫困”,一直是压在村民心头的一块心病。提到洪龙村,它地理位置偏僻,地处半山,与重庆潼南区禄沟村接壤,距离蓬溪县城90多公里,到周边每个场镇的距离都在10公里以上。由于山高路远,村民靠天吃饭,2014年洪龙村被评为了省级贫困村。在2015年以前,全村没有一段像样的道路。

  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洪龙村副书记 蒲玉华:我们以前开会走群利镇开会的线点钟开会的话,我们都还要迟到。如果说天晴还可以,下雨我们必须是穿筒靴,人家就是穿皮鞋,我们就是穿筒靴,走起去坐到会议室,大家在一起,自己感觉不好意思。

  60岁的蒲玉华是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洪龙村的副书记。她在洪龙村整整工作了30年。没有通水泥路之前,蒲玉华最怕的就是到镇上开会。深一脚浅一脚走泥泞道路,必须穿筒靴出门的经历让她意识到贫困村不光是不好听,村民的生活也迫切需要改善。洪龙村全村213户共613人,贫困人口就占了102人,贫困户52户。

  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洪龙村村民 彭小群:过去都不想讲了,讲起苦得很,坐没有坐的,吃没有吃的,就是舀水不上锅那种情况,连滚带爬的,带两个孩子都是连滚带爬过来的。

  2014年以前,洪龙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700元。没有产业没有经济作物,缺水干旱,村民们种植红薯等农作物,收成靠天吃饭,辛苦一年也就仅够温饱。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其余留守的村民即使再勤奋,也苦于没有致富的门路。村民们无奈地接受了贫困村的现实。

  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洪龙村村民 许秀琼:当时觉得我们得了贫困村(称号),就是好事 (国家)要支持我们,后来就想的是怎么早点脱贫,因为孩子那些得个好名声,以后我们娶媳妇也好娶。

  在被评定为贫困村后,外界开始关注到这个小村庄。扶贫单位和派驻到村里来的扶贫干部,也开始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帮洪龙村脱贫致富。

  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洪龙村 刘勇:因为我们这个土质相当特殊,又处于这个丘陵的比较高的这个位置,平时就是老百姓都是靠天吃饭,基本上就是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灰。为了改变老百姓这种单一的传统农业的现状,我们进引进了中药材种植这个行业,主要是种植白芷、川芎、丹参、黄荆等这些药材。通过这些药材种植可以改变我们这个村民的一个纯收入,现在就是老百姓种植药材,平均每一亩可以大概是一年创造3000元的纯收入。

  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洪龙村副书记 蒲玉华:到现在我们村要说存款的话,户户都有存款,药材这块卖的钱每户都种得多,我们的土地是任何人都是包不到的,只有在潼南周边的地方捡人家的地,都来种的药材,就是在街上带娃娃的人,利用他们的礼拜天的时间,都把这些地都是种了药材的。采挖的时候需要 采挖,他学生也都放了假了,他就抽这些时间就把药材挖了出来。

  2015年,蓬溪县食药监局通过赠送药材种子、技术指导等方式对洪龙村进行帮扶,指导村民们种植中药材。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蒲玉华首先带头种起了白芷,并且说服村民把所有的边角土地都利用起来,确保村上没有一分撂荒地,甚至勤劳的村民们还把重庆潼南区靠近洪龙村的半山荒坡也利用起来种药材。两年过去了,村里的白芷种植具备了一定规模,不想当贫困村村民的蒲玉华也成为了洪龙村亮华专业合作社社长、洪龙村新晋中药材种植“土专家”。

  遂宁市蓬溪县群利镇村民:今年我想再可能要增加做 ,多做三四亩,让这个效益可能要达到上万元嘛。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