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新疆是个好地方】伊宁民俗旅游区的五彩斑斓

乡村旅游 2019-07-12 23:18104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7月9日,“新疆是个好地方”全媒体采访团走进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府—伊宁市,探其民俗旅游发展情况。图为: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街头。(图文/荆楚网记者 刘建维)

  伊宁市地处伊犁河谷中心,是伊犁河谷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市总面积775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余人(含常住流动人口)。图为:伊宁市街头,正在进行棋牌娱乐的老人。(记者:刘建维摄)

  近年来,伊宁依托一体多元民俗文化和浓郁亚欧风情的人文资源优势,坚持自然与人文并重、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城市建设与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同步,旅游业态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形成“城在景中、景在城内、城景相依”。图为:一名在街上赶“哈迪克”(马车)的老人。(记者:刘建维摄)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就是伊宁多民族杂居特色街区通过保护性更新改造的同时,进行旅游开发的成功范例。从拜占庭式的穹顶到波斯风格庭院,从洛可可式浮雕到几何图纹,喀赞其建筑群风格万千。图为:穿行在林荫道的马车,成为靓丽的风景。(记者:刘建维摄)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面积约22.9平方公里、涉及3个乡3个街道,人口近12万,是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13个世居民族群众的主要聚居区(其中维吾尔族占77%)。居民大部分收入较低,近50%的少数民族居民为低保户。图为:民俗旅游区内家庭庭院内正在聊天的居民。(记者:刘建维摄)

  从2007年开始,伊宁市克服财力十分有限,低保人口高达7万、民生建设和城市建管任务极其繁重的困难,对南市区进行了持续的保护性改造和旅游开发建设,使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本市最美街区。图为: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居民庭院内景。(记者:刘建维摄)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是以往喀赞其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2007 年,伊宁市在财力不足6亿元的情况下,斥资1.2亿元对喀赞其核心区4.2平方公里区域进行了全面的整治改造。图为:喀赞其民俗庭院一览。(记者:刘建维摄)

  区域内低收入群体靠自己的生活形态和生活技能,通过游客的深度体验游而居家脱贫致富、就业创业。景区2008年4月正式开放,当年实现旅游人次2万余人。2009年景区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5年4月,景区前进街被列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图为:喀赞其民俗庭院。(记者:刘建维摄)

  在改造提升街区沿街商铺的同时,伊宁市出台免征税收、财政承租房屋等优惠政策,打造了喀赞其民族手工业商业街(主售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大力扶持原先散落在街头巷尾的各类手工艺品及个体经营户发展。图为:居民家中摆放着用于出售的纪念品。(记者:刘建维摄)

  50多岁的阿急叶木嫁到伊宁已经有30多年,现在是喀赞其民俗旅游区里的一位居民,同时也是旅游区的个体经营户。她将自己90年历史的房子对外开放,同时在院子里售卖手工艺品。(记者:刘建维摄)

  旺季的时候,一天有两三百人过来。阿急叶木说。她售卖的手工艺品物美价廉,很受游客欢迎。图为:阿急叶木正在为游客推介自家的手工艺品。(记者:刘建维摄)

  此外,伊宁还对文物古迹等进行修缮和保护,保持了较为完整的传统风貌与格局,为旅游发展打下了基础。吐达洪巴依大院就是案例之一。该大院始建于1931年,距今已有85年的历史,总占地面积8亩,2011年由援疆资金投入1000万予以修缮改造和复建。图为:吐达洪巴依大院内的民族特色表演。(记者:刘建维摄)

  现在,吐达洪巴依大院共有房间24间,复建部分建造了目前第一座4D影院、LED长廊及巨型沙粒画。图为:吐达洪巴依大院内的民族特色表演。(记者:刘建维摄)

  六星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是伊宁市的靓丽风景,更是伊宁市的重要城市文脉,目前已建成有六星街历史与民俗文化陈列馆·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图为:手风琴珍藏馆里的藏品。(记者:刘建维摄)

  藏馆珍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近800多架手风琴,全部由当地人亚历山大倾尽半生心血收藏而来。手风琴藏品种类全、跨越年代久,集中展现了手风琴这一文化艺术的发展历程,也为中外手风琴文化爱好者提供了鉴赏交流的平台。图为:亚历山大正在为游客用手风琴演奏《我和我的祖国》。(记者:刘建维摄)

  除了亚历山大手风琴珍藏馆,伊宁还发展了一批特色民宿。图为:民俗旅游区内的民俗旅游区。(记者:刘建维摄)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