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报告发布丨“2018旅游经济运行盘点”系列报告(

乡村旅游 2019-07-25 16:40156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1月14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2018旅游经济运行盘点系列报告:国民休闲与区域旅游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国民休闲和国内旅游纵深化发展,国民休闲呈现“两增一减”特征,区域旅游发展“稳中有变、不断收敛”。2019年,区域空间优化和方式积极将成为国民休闲主要趋势,专项政策红利释放将助力中西部旅游发展,需重点关注休闲时间优化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2018年,有关部门把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多种形式提出大力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鼓励弹性作息和错峰休假,避免集中休假的负面影响。随着落实带薪年休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政策逐步推进,我国城乡居民的休闲时间不断减少的趋势有所减缓,经济发展与居民带来休闲水平同步提升。

  新型城镇化逐步扭转“重生产、轻生活”的建设倾向,城市规划更加重视休闲游憩功能,加强文化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便捷生活服务圈,有利于完善城镇居民社区休闲空间。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发展正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健身均等化,有助于缩小城乡休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差距。

  2018年我国居民的休闲活动更加“积极”,室内休闲比重有所下降,旅游等融合休闲、深度休闲比重有所上升。分区域看,供给侧改革优化了休闲环境,城市居民“积极”休闲比重进一步增加,享受休闲带来的综合福利功能。农村居民则仍然以“消极”休闲为主,休闲活动尚未充分发挥提高农村居民福利的积极功能,国家层面予以关注并逐步解决。

  郊野休闲空间逐步发挥旅游休闲功能,但总体上可进入性不强。很多自然保护地“怕麻烦”直接一关了之,将游客拒之门外。我国自然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多种类型,郊野休闲空间管理政出多门,缺乏统一规划,景区之间缺乏旅游绿道串联,一体化、可亲近的郊野休闲空间尚未形成。

  部分公共机构服务意识不强,管理方式滞后,现代科技应用不足,不能依据居民休闲需求特征及时调整开放时间、休闲产品、服务内容,供求存在不同程度的时空错位。很多地区的商业综合体、民营休闲项目、收费景区等门庭若市,而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文化馆、旅游咨询中心等门可罗雀。大量公共服务投入并没有带来居民休闲水平的充分提升,老百姓没有获得感。

  从区域旅游发展趋势来看,东中西三大区域差距,无论是在累计潜在出游力还是在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方面,均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区域均衡化格局逐渐显现。2018年,客源地潜在出游力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比例约为6.2:2.4:1.4,相比较长期处于“7:2:1”的三级阶梯状分布格局已有所收敛,逐渐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

  中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后发效应与比较优势逐渐凸显。根据对最新的各省旅游收入数据整理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分别为25.79%和27.69%,超过东部地区的9.63%;旅游人次的增长率分别为18.62%和22.65%,超过东部地区的3.55%。

  区域旅游流空间格局总体稳定,东部地区在旅游客流量和旅游交通便捷方面保持较强优势。相较于2010年数据,中西部地区的旅游流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如成渝地区与珠三角的旅游流增长105.8%,便捷度提升114.8%。旅游流的快速增长带动这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以及文化流的互动发展,为区域间均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在中国休闲城市排名中,深圳市、北京市、广州市、拉萨市、厦门市、南京市、上海市、苏州市、杭州市、武汉市排名比较靠前。在40个城市之中排名前十的城市有深圳、北京、广州、拉萨、厦门、南京、上海、苏州、杭州、武汉。

  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政府“等、靠、要”思想严重,非政策辐射区旅游业发展速度缓慢,内部发展差距较大,甚至有扩大趋势。市场主体区域分异明显,中西部地区内生动力不足。东部地区集聚了全国80%以上的核心旅游企业,中西部地区多为“弱、小、散”企业。以中国旅游集团20强为例,几乎所有20强集团总部均分布在东部地区。此外,中西部旅游产业配套要素仍需完善,缺少大量资金跟进是制约中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

  2019年我国区域空间优化和方式积极将成为国民休闲的主要趋势。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有效休闲供给得到提升。城乡休闲设施不断完善,国民休闲水平得到提高。文化和旅游融合将为旅游休闲注入优质内容,助力休闲品质提升。专项政策红利释放可望提升中西部地区旅游发展。“一带一路”、精准扶贫战略、边境旅游示范区、扶贫旅游示范点、红色旅游示范点等倾斜中西部地区的专项战略的综合效应将逐步显现。粤港澳大桥开通,大湾区旅游市场将现新格局。

  宜以扩展时间和优化空间为突破口,提升居民休闲品质和获得感。通过增加国民休闲时间总量、推动落实带薪休假、鼓励职工错峰休假扩展休闲时间。通过构建全域化国民休闲空间体系,实现居民“闲住平衡”。以国家战略为依托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积极发展和提升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和生态旅游,夯实旅游扶贫效果。借助交通网络建设扩大东部客流,对接做好交通接驳和产业要素供给。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