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七成村民成了村史“研究员”

三农新闻 2019-04-23 01:2981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元宵节前一天,钢城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在参观完黄庄起义纪念馆后,毅然将自己收藏的一把抗战时期的冲锋号捐给了纪念馆。

  建馆一年多来,钢城区汶源街道黄庄一村的黄庄起义纪念馆还不时收到很多人送来的“老物件”。50多岁的谷有胜是村里的文化人、也是村史重要编纂人之一。他感慨道:“自从有了这个馆,全村老少爷们的乡愁记忆都被‘勾’起来了。无论走到哪儿,坐下就开始聊过往、拉村史。”

  黄庄一村,326户、1008口人,村民80%住上了楼房。伴随城市化进程,位于钢城郊区的黄庄一村也通过旧村改造和社区建设逐渐融入城市。村党支部书记房立永逐渐发现,村民居住环境好了,但邻里交往少了,老村的认同感也在淡化,4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能讲出村庄的历史过往、来龙去脉。

  2017年年初,原莱芜市将村史馆建设列为为民办的十大实事之一,房立永感到这是一个契机。“抗战时期,我们村曾发生过黄庄起义,能不能利用这次机会好好挖掘一下咱村的红色历史,也给子孙后代留个念想?”一次党员会上讨论建村史馆的事,有老党员提议。很快,村委就成立了6人组成的编纂委员会。在两个多月的资料征集中,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其中,提供各类实物和图文资料等。编纂委员会成员查阅了各种资料50多部,走访淄博、滨州等6个市,行程1000多公里,与北京、深圳等10余个省市的人员进行联系、沟通,记录誊抄文字8万多字,拍摄照片1200多张,收集名人资料、遗物、历史文物50多件。最终,建馆之初9万元的预算,到落馆时投入了55万多元,但所有的村民都认为“值了”。

  74岁的村民谷家禄已经记不清来了多少批参观者了。作为一名退伍的老党员,一名参加过抗美援越的老兵,如今他又多了一重身份——村史馆讲解员。“这是大好事,让年轻人知道老一辈的生活,才能懂得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也是听着老一辈人的故事长大的,就应该把经历讲给下一代,代代相传。”87岁的村民马庆山在村史馆看到他叔叔参加革命时的故事时嚎啕大哭,“后人没忘了老一辈,这钱没白花。”自建馆以来,接待参观人次已超过3000人次。村里很多年轻人参观后,普遍觉得很意外,原来“老家”有着这么多故事,觉得自己是个有根的人。

  随着整理工作的深入,村“两委”也开始有意记录村里的当代人当代事,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家孩子见义勇为……这些都被一一记录下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把传统留住、把文化留住,建设乡村记忆馆就是最好的形式之一。”房立永说。围绕“记忆”主题,突出“乡愁”内涵,该村在整理村史、挖掘红色故事过程中,将村史馆和黄庄起义纪念馆建设融为一体,打造成内容更为丰富的乡村记忆馆,并作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家园、教育基地。如今,逢年过节,社区居民往往全家出动,经常到这里“寻找记忆”,他们细细地品味村史馆里一件件老式的生产生活用具,回味着战争年代那往昔岁月。对村庄的历史有了清晰的认识,房立永笑称,现在七成以上的村民都快成了村史“研究员”。

  乡村记忆馆留住了记忆,也在潜移默化中给人们带来了新变化。村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提升了,村民的精气神也上来了,村风正了,村里的工作开展更加顺利了。为了营造文化氛围,这两年,黄庄一村围绕文化上墙、文化入室、文化进心,在辖区的街道两侧手绘二十四孝图,每年都搞消夏晚会,不定期组织剧团来村里唱戏,成立了桃花源舞蹈队、篮球队,大力开展文体活动。“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振兴,对乡村文化进行重塑,让全体村民既能够记得住乡愁,也能够感受到新时代的新气象。”房立永深有体会地说。(本报记者 刘大伟 邹建明 王军 杜娜)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