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黄果树平坝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增收增效

三农新闻 2019-08-11 02:33148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近年来,我市多地立足当地实际,积极探索不同发展模式,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与加工业有机联合的综合经营方式,着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将农业生产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在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打翁村,田园式观光农业是打翁村生态循环农业经济的打造方向。时下的打翁村黄果种植基地,只见木质的栈道环绕、随处盛开的鲜花、果树周边生长着大大小小的仙人掌……

  “我们将在林下套种花卉,地萝卜等,让游客进来可以吃,可以观光。”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打翁村党支部书记潘永美说,林下观光不仅可以带动旅游发展,林下养鸡,套种花卉,还能拓宽村民的收入途径。

  打翁村2009年以来大力发展黄果、椪柑等系列水果种植,在林下套种生姜、地萝卜、花生、红薯等各种矮秆作物,增加黄果在幼苗期挂果前的经济收入。谈起林下套种的好处,打翁村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伍永江说,在果树还没有挂果之前,他的经济收入主要是林下套种,充分利用林下空白的土地,用林下的经济收入来补助果树后期的管理。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打翁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拓宽思路,寻找致富办法,摆脱过去单打独斗、各自为营的局面。几年来,打翁村共种植经果林椪柑3200亩,冰脆李1700亩。2016年600亩椪柑的经济收入达600万元。如今打翁村的椪柑产品走上了品牌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从去年销售的情况看,生姜地套种地萝卜的产值翻了好几番,现在还有七八亩在套种其他作物,既不影响原种的生姜经济效益,还多了林下经济效益。”村民卢启阳高兴地说,五到六年的黄果苗,每亩产值一万多到两万不等,比以前种传统作物高了十倍,现在大家“荷包”鼓起来了,对于林上、林下经济更上心。

  潘永美说,通过种植果树,林下套种生姜、地萝卜、红薯等农作物,让全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万元以上,给贫困户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黄果树旅游区利用林下套种带领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平坝区则借助自然优势,紧紧围绕“户户有致富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精准实施“稻+N、果+N”创新模式,使生态农业产业多样化,同样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在平坝区白云镇肖家村肖家生态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稻+N”模式实现了生态资源的有效利用,坡上桑林、平地稻田、水中鱼让整个生态链紧密链接。这种有机组合,让有限的资源实现了无限的循环利用。

  “在肖家村,那些荒山、荒坡和闲置的耕地如今都种上了桑树,这个桑园里,正准备套种魔芋。”肖家生态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肖云书说。

  目前,肖家生态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以订单式保障农业带动,使用“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生态餐旅”合作模式,着力把种植、养殖、休闲、旅游、观光、休闲垂钓、餐饮展示融为一体,主打“稻鱼共生”“桑园种植”“林下养殖”等生态农业产业项目,让全村生态农业得到可持续发展,让村民增加更多的收入。

  肖云书说,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生态农业经销效益可观,目前,仅这一项已带动35户贫困户入股分红,每个季节都有几百人在基地里务工,累计3000多人获得收益。

  据了解,除了白云镇外,平坝区还重点打造了羊昌乡、夏云镇等七个“稻+N”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不断持续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通过循环经济的发展来推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实现贫困农户奔小康的目标。

  “平坝区的循环农业经济,重点是从畜牧业生态循环上来抓,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主要以‘粮改食’为抓手,推动肉牛生猪生态家禽和生态鱼产业的技术发展,今年我们将发展12000亩的循环农业经济,投放鱼苗840吨,让老百姓大幅度增加收入。”平坝区畜牧服务中心副主任田锦泉说。(记者 徐芹)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