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走龙江大地 看今昔巨变】肇源:现代农业崛起

三农新闻 2019-09-07 02:5199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回望过去,70年来,龙江大地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满载荣光的“共和国长子”,到正在走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从昔日人迹罕至、泡泽密布的北大荒,如今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大粮仓”……广袤黑土地上,一代代勤劳质朴的龙江儿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砺奋进,谱写了昂扬向上的时代篇章,与共和国同频共振,高歌猛进。

  为时代放歌,为历史画像。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到来之即,东北网启动了“走龙江大地,看今昔巨变”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活动。三支全媒体采访小分队誓师出击,在这个分外凉爽的北国盛夏,走向正生机勃发的黑土地。我们将牢记新时期媒体的初心与使命,增强脚力、眼力,用脚步去丈量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道成长年轮,用镜头和笔端去感知时代的体温,触摸发展的脉动;我们将发挥媒体融合的威力,增强脑力、笔力,用全新的视角和现代化的传播载体,抚今追昔,用鲜活的事实、生动的数据展现沧桑巨变,描画龙江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画卷;我们将带着深深的敬意和思索,去探寻和发掘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起源和生动实践,那一定是鼓点铿锵,荡气回肠!

  跨越千山万水,仍在跋山涉水。再一次出发,是为了不忘昨天,无愧今天,更是为了无限美好的明天。我们将挥洒激情和汗水,浓墨重彩讴歌这片热土,为龙江加油!为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

  东北网8月28日电(记者郎艾迪 刘楠 许诺) 农业,作为黑土地上最古老而厚重的产业,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嬗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大农民也真切地感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好,以及农业技术革新转型产生的实惠。

  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北岸、嫩江东岸,松花江、嫩江和第二松花江在境内交汇。全县划分为23个乡镇(场)。近日,东北网“走龙江大地、看今昔巨变”报道组走进大庆市肇源县。

  作为肇源县八大灌区之一的三站中心排灌站,见证了肇源县水稻从无到有、从简单粗放经营到规模化精准发展的历程。如今,肇源县已建成沿江百万亩智能化水稻产业带,三站镇全新的排灌站建成投用,历经近60年的老排灌站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肇源县把发展二三产业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上,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借资源和产业优势,构建起了“1+3+N”产业格局,努力实现经济新常态下新一轮的“弯道超车”。

  说起近半个世纪来水田生产的变化,今年72岁的三站镇宏旗村农民孙启发深有感触:“原先根本就没有水稻,1958年开始种水稻,那时候用草包装种子,放干线水沟泡,泡多少天,出没出芽也不知道,扬地里后到秋天也收不到多少粮食;现在好了,种水稻选优良品种,用科学的方法催芽,机械种植机械插秧,亩产都超千斤。”

  肇源县农业局副局长杨洪东说:“几十年来,肇源县农业紧紧依托特色资源、产业等优势,稳基础、调结构、转方式,在落实和完善各项惠农政策、转变农民生产观念、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更新种植品种、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等多方面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力,提升农民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逐年在增加。”

  据《肇源县志》记载,1983年,肇源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17.8元,到2017年,肇源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万元,是1983年的40倍。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在农业改革各项政策的扶持下,肇源县农业发展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国家八部委确定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入选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县,并连续10年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在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推动下,肇源县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质量安全控制、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龙头引进,不断提升以肇源大米为主打的绿色健康产业价值链。“肇源大米”入选国家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位列全国第20位。

  在未来,肇源县将紧紧围绕农村农业发展,深化农业生产、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方式等方面改革,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探索实现“五个振兴”为重点,以承接上级政策为着力点,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一批试点乡村的振兴大幕正徐徐拉开。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