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砥砺奋进的五年·苏州实践——农业现代化夯实改

农业技术 2019-08-12 16:18198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栽好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作为吴江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试验区,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里核心区于2007年启动建设,10年来投入资金3.2亿元,已建成核心区1.5万亩,引进、培育农业企业26家,辐射带动农户1.53万户、4.43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3.75万元。2015年,示范区同里核心区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在全国283个示范区中位居第四。

  目前,苏州拥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6个、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个、市现代农业园区36个及一批县级现代农业特色园区,全市现代农业园区面积达117.92万亩,占基本农田面积的46.6%,其中市级以上园区面积90万亩左右,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苏州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形态,成为保护“四个百万亩”生态空间和保护基本农田的重要载体。目前市级以上农业园区共有入园企业383家,经营总面积16.87万亩。去年各地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1049人大部分在农业园区创业致富。

  今年9月22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昆山市淀山湖镇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典型。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在农业部和江苏省启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的前一年,即2015年,昆山市就出台了《关于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农场的若干意见》,鼓励新型合作农场推行土地休耕轮作制度,对休耕(含种植绿肥、豆科)的土地,财政按每亩2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2016年该市承担省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项目,休耕面积达2.2万亩,超过昆山市小麦播种面积的20%,除省级项目每亩补助145至200元之外,昆山市财政每亩再补助100元。今年昆山市除继续承担省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项目外,已按苏州市关于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实施意见要求,规划再用三年时间,该市完成一遍耕地轮作休耕。

  淀山湖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对小麦一季进行轮作,种植绿肥油菜、紫云英,每亩可少施10至15公斤尿素,并加快下茬水稻播栽进度,提高适期播栽比例,“4月上中旬,油菜、紫云英花开时节,游客络绎不绝,带动了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作为苏州农业种植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关于推进苏州市耕地轮作休耕的实施意见(试行)》9月19日已正式出台。从今年秋播起,全市在稻麦两熟区域实行季节性轮作休耕,以生态休耕或轮作养地作物替代小麦种植,力争用4至5年的时间,将全市耕地轮作休耕一遍,预计可使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休耕前提高1%,耕地质量明显提升。据测算,全市每年小麦休耕面积将达到20万亩左右。

  “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市尚属首家。”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表示,实施耕地轮作休耕,直接承担轮作休耕任务的种粮农户、家庭农场或农民合作社等将享受补贴。根据该《实施意见》,市辖区轮作休耕补贴标准为,休耕晒垡每亩245元,轮作换茬每亩300元。各县级市补贴标准参照市辖区自行确定。补贴资金将统一拨付到镇,由镇财政部门通过一折通形式直接发放到补贴对象。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领,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这5年来,苏州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落实优质水稻、特色水产、高效园艺、生态林地“四个百万亩”产业布局。全市农业现代化监测指标连续数年位居江苏省首位。

  2012年,苏州提出有效保护“四个百万亩”的政策。2013年初,市人大作出相关决定,将保护“四个百万亩”上升为守住生态安全防线、保护战略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年底,“四个百万亩”实现落地上图,建立了“四个百万亩”数据库。目前,全市“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面积达到414.17万亩,完成率100.9%,其中,优质水稻111.31万亩、特色水产103.09万亩、高效园艺98.40万亩、生态林地101.37万亩。

  2014年至2016年,我市共认定33家市级“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企业)包括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型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型两种类型,示范引导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新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成163个村级益农信息社,计划年底前建成760个,力争苏州市所有涉农行政村信息进村入户全覆盖。同时,我市扶持和引导一批资金足、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启动建立农产品网络直销平台。此外,我市利用平台大数据开展订单农业,引导农业生产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布局和品种结构,提升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水平。

  作为现代农业建设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重要课题。2015年至今,全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累计达12307名。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方面,今年把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职院校、高校毕业生、有志从事农业的“创客”等纳入对象库;在培育内容上,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向产前、产后延伸。

  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我市推广绿色防控、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控肥、控药、控添加剂,加强生产源头管控。同时,重点落实农业园区、农业企业、永久性蔬菜基地、标准化园艺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产品生产主体的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此外,我市按照统一的标准和原则,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优先选择畜禽肉、生鲜乳、蔬菜、虾蟹等农产品开展追溯体系建设,并逐步扩大追溯范围,不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和水平,让广大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渔业作为全市农业种养业中具有发展活力的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得益多的致富产业,彰显了苏州“鱼米之乡”的特色风貌。目前,全市高效设施渔业面积累计达31.59万亩。除太湖、阳澄湖网围实行标准化养殖外,其他养殖湖泊全面推广不投饵、不施肥的自然生态养殖;池塘养殖推广混套养、种草投螺、内循环等生态养殖模式。阳澄湖、太湖大闸蟹品牌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品牌标杆,有效带动了产业融合发展,二三产产值达72亿元,有力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目前,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8%以上,已连续四年列江苏省第一,为全市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服务保障。

  五年成就奠定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苏州市工作会议精神,对照勇当“两个标杆”、建设“四个名城”新要求,市农委已经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在农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规模经营、科技进步、现代营销、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服务、新型职业农业培育和支持保障水平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生态化、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向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良好、土地产出高效、传承农耕文明转变,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到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90亿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2%,农业园区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53%,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75%,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0%,陆地森林覆盖率达到30%,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

  我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环境友好、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形态优美、产业融合”的现代化畜牧业产业体系。同时将加快淘汰畜牧业落后产能,加大养殖污染治理,并用2至3年时间开展美丽生态牧场创建活动。

  下一步,现代农业发展十项重点任务,分别为着力优化“四个百万亩”空间形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培育发展农业专业化服务、突出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切实抓好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不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提升农业休闲观光旅游、探索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

  1.全市“四个百万亩”落地上图面积达414.17万亩,完成率100.9%。

  2.全市拥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6个、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9个、市现代农业园区36个及一批县级现代农业特色园区。

  3.市级以上农业园区共有入园企业383家,经营总面积16.87万亩,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11个,经营面积28.56万亩;家庭农场273个,经营面积5.09万亩。2016年各地认定的1049人新型职业农民,大部分在农业园区创业致富。2016年,全市共有482名科技人员入驻现代农业园区。

  4.全市先后已建成1个国家级农业(渔业)示范园区、3个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4个省级现代渔业精品园、7个省级现代渔业示范基地、12个省级现代渔业示范村。全市高效设施渔业面积累计达31.59万亩。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