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振翅翱翔风正举——铜鼓县“有机农业+电商”

农业技术 2019-11-28 01:1084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层林尽染的山坡,野果飘香,板栗、柿子、柑橘……挂满枝头;广袤丰饶的田野,流金淌银,水稻、红薯、花生……俯首可拾。

  铜鼓,这个赣西北山区小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好良好生态的同时,引导农民发展有机农业,走出了一条富有山区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商业迅猛发展。铜鼓借助电商“翅膀”,让有机农产品振翅翱翔,打破了地域限制,远销全国各地,有的甚至跨出了国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2018年,该县有机产业产值达5.2亿元,比上年增加1.33亿元。

  铜鼓,是一个以林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国土面积1548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204万亩、耕地面积15.77万亩。自然条件优良,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04%,居全省第一,工业企业少,生活用水没有受到污染,人为破坏少。农民生产习惯好,大多数采用传统耕作方式,对农作物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的用量小,据2018年统计数据,铜鼓农业使用化学肥料与农药量仅占全市平均水平的20%。境内生物具有多样性,全县有原生木本植物92科228属534种,天然绿色食品原料比较多,特别是毛竹林有45万亩,每年仅天然竹笋就达6000余吨。

  有此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铜鼓县2006年便提出“生态立县、有机富民”发展战略。2007年成立正科级单位——铜鼓县有机农业发展办公室,同年由省农科院编制了《铜鼓县绿色有机农业发展规划》,2013年确定了全县整体推进有机农业的目标,2016年制定有机农业升级方案,2017年出台《铜鼓县推进有机农业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实施“四轮驱动”,全域推进现代有机农业发展。同时,自2010年起,县财政每年投入超过100万元,促进了有机农业长足发展。

  为保障发展战略有序推进,该县建立了有机农业发展组织保障体系,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有机农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专门制定考核办法;建立环境保障体系,严防工业污染,禁办、停办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组建有机农业联合执法检查组,设立有机投入品监控中心,严禁化学除草剂、化学农药、化肥、化学添加剂和生长激素等进入有机农业生产及加工区域;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县所有有机产业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模式,90%以上农民接受有机农业知识培训;建立了生态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制定有机农业区划及发展规划,划定有机农业发展标准化示范区,健全县、乡、村有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进行生态有机农业科研攻关,解决生态有机农业发展所需的品种、技术、投入品检测等核心问题。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铜鼓全域有机农业成效初显。据铜鼓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至2018年,全县有机认证(含转换)基地面积达50.24万亩,比上年增加13.44万亩,认证农产品包括水稻、茶叶、毛豆、竹笋、油茶、生姜、茄子、红薯等46个品种,比上年增加15个,涉及全县8个乡镇51个村和55%以上的农户。

  今年4月,在海南三亚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会上,产自铜鼓的江西红一优粮业“万象优982”有机稻米获籼稻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去年,“铜鼓大米”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近年来,芳香醇厚、营养价值高的铜鼓大米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去年8万公斤“万象优982”有机稻米,畅销北上广及港澳地区,在上海的售价每公斤达到50元,在港澳地区则高达80多元。

  铜鼓县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归拢“山花遍野”局面,集中力量,握紧拳头,叫响“铜鼓有机”品牌,形成铜鼓有机农产品“一枝独秀”效应。该县精准发展“5+N”产业(“5”即水稻、茶叶、竹笋、中药材、蔬菜五大主导有机产业,“N”即蜂蜜、果业、野生茶油、黑山羊、土鸡、食用菌等系列绿色有机产品和休闲农业),加强有机产业规模建设和有机基地与产品认证工作,对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管,确保农产品符合有机质量标准。同时,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突出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三大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支持荣通、华裕、海辉、易经、红一优粮等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做大,提升其对县内有机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着力引进一批集生产、流通贸易于一体的大型农业上市公司、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和培植,全力发展壮大五大主导有机业,加快建设绿色系列产品特色基地。

  如今,该县有机品牌效益凸显,有机农产品经加工进入了国内外高消费群体,得到市场的广泛赞誉,极大提升了相关企业的品牌美誉,“铜鼓宁红茶”和“铜鼓黄精”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机绿茶、有机白茶价格比常规茶叶也涨了3倍多,生产效益显著提高,有机产品生产均按订单模式发展,全部实现了统一生产和销售,示范区和种植有机产品的农户,实现了一季亩平增收2000元以上。

  三都镇西向村村民周先平夫妻俩现在都不外出务工了,而是依托铜乡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家庭收入很是可观。周先平掰着手指头,晒铜乡源今年带给他家的“成绩单”:4头猪,卖了1万多元;以往吃不完都喂猪的萝卜、白菜、红薯,卖了3000多元;菜干50来公斤,1650元;红薯粉50公斤,1000多元;25公斤板栗,600元……“我家至少能增收1.6万元。我现在又买了4只猪仔,种了2亩多蔬菜。”周先平乐呵呵地说。

  铜乡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铜鼓乡村特产客家小吃为主的电商企业,采用传统手工艺精加工乡村土特产品,食材全部来自村民种植或山野采摘,主要产品有由红薯、萝卜、笋、姜、野生酸枣、香菇、辣椒等深山农副产品加工而成的红薯糕、酸枣糕、开胃糖醋姜、即食笋干、即食香菇、客家豆子茶等36种客家美食。公司采用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其中线上销售占到三分之二以上,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达150多万元,全年可超300万元。“电商给了我们铜鼓客家小吃一个走向全国的平台,给村民扩大了增收渠道,也给了全国‘吃货’更多尝鲜的机会,我们的顾客遍布全国各个角落。”铜乡源负责人王婧介绍说,“我们的原材料不是自己基地生产的,就是收购村民的有机农产品和采摘来的山货,只要符合有机要求,我们按略高于市价的标准照单全收。”

  具有高效、便捷特质的电商,打破了农产品销售的地域限制。基于此,铜鼓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县财政分两期出资1500万元,后又追加500万元,作为支持电商企业发展的启动资金,建立铜鼓县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吸纳40余家企业入园,并出台电商企业信贷优惠政策,促进了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目前,该县有一定规模的电商企业已达135家。铜鼓县商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毛高荣说:“铜鼓高度重视有机农产品的线上线下联动销售,大力拓展微商、电商等直销渠道,鼓励发展订单生产,农超对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营销体系。同时,还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线年,铜鼓就已成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创办于2015年的江西益友竹业有限公司,就是电商受益者之一。公司依托本地丰富的竹资源,生产竹筷、竹签、牙签等,现在基本上是线多万元,获评“宜春市第一届十佳网店。”据公司老板叶广茂介绍,公司年消耗竹材上万吨,竹子价值提升了三四倍,带动了当地林农增收。

  电商,让消费顾客遍布各地,而物流,则保证了线上商品及时到达。铜鼓县邮政公司寄递事业部副总经理漆俊伟对物流业发展深有体会:“铜鼓现在有较大物流单位11家,邮政快递占全县业务量的55%左右,日发送约2000件,是2015年的10倍。”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