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建宁县绿农科技无土栽培蔬菜基地 无土栽培有心

农业技术 2019-04-29 16:00100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虽已是初冬,走进建宁县绿农科技无土栽培蔬菜基地内,映入眼帘的是勃勃的生机:长势良好的豆角正在牵藤,黄瓜已经开出了黄色的小花,粗壮的南瓜藤上已经结出累累的硕果

  11月29日,在建宁县绿农科技无土栽培蔬菜基地3号棚内,工人正在使用水肥一体机给蔬菜施肥、浇水。“自从用上水肥一体机后,不仅省时,省力,还能节省不少成本。”绿农科技负责人刘云龙告诉我们,它具有定时、定点、定量的功能,施肥量可以精准到毫克。

  刘云龙,今年46岁,是建宁县黄坊乡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几乎所有的农活都干过,深知种地的辛苦。而且一直以来,他的姐姐、丈母娘以种菜为生,除了卖菜,其他的时间都耗在菜地里。“在地里种菜,占地花时间不说,经济效益还不好。”刘云龙说,他一直都在寻找能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的现代科技方法。

  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无土栽培技术。经过深度了解后,刘云龙觉得无土栽培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说干就干,2015年底,他和2位志趣相投的朋友一起创办了绿农科技。

  “我们分工合作,我负责种,他们负责技术指导和销售。”刘云龙说。

  一开始,发展基地种植的时候,家人都不理解。“姐姐特别反对。”刘云龙说,姐姐以自己的经历劝诫他,种菜很辛苦,果蔬也不是那么好卖。

  为了赢得家人的支持,刘云龙耐心地向他们解释着:虽然田地还是原来的田地,经营方式却不同了,他要发展的是无土栽培,而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模式。

  2016年6月,基地的硬件设施架设完工,这其中包括搭建大棚和种菜管道。

  “刚开始,我们学别人的经验,使用管道种植果蔬。”刘云龙说,种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管道种植的产量不理想,也不利于推行市场化种植。

  于是,2016年底,他们把管道种植改为漂浮种植。去年冬天,基地内除了种植蔬菜外,还种了草莓和圣女果。

  “我们采用了许多新技术,虽然是第一年种草莓,长势还不错。”刘云龙说,他们的漂浮种植使用了椰糠作为基质,主要作用是为作物根系提供固定、保水、保肥作用。同时,椰糠条的透气性强,不会沤根。除了使用椰糠作为基质外,他们的无土栽培还配置了栽培槽、灌溉系统、导流系统、种植架、水肥一体机等硬件。

  有了这些现代工具的帮助,大棚种植变得轻松了许多,日常管理只需1-2人即可。

  为了能把菜种得更好,刘云龙一边管理基地,一边借助网络和相关书籍,恶补农业知识。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现在已能辨别出各种蔬菜的发病症状,并能立即开出“药方”。

  “无土栽培不受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限制,有效地减轻了病虫、微量元素等对植物的危害,解决了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对环境的污染,能种出绿色健康蔬菜。”刘云龙说,除此之外,无土栽培蔬菜的生长周期比较短,一般叶菜的生长周期在一个月左右,果菜90天可以上市,产量是土壤种植蔬菜的2-3倍,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由于蔬菜的品质有保障,他们的菜从不愁销路,从去年初开始就与建宁的各大生鲜超市建立了订单合作。眼下,刘云龙的蔬菜种植基地除了建宁外,还延伸发展到了沙县、江西等地。

  种植,管理中没有遇到大的困难,这让他们对基地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刘云龙说,天有不测风云,去年距离草莓采摘一个月的时间,建宁出现了极强的霜冻天气,虽然采用了防冻措施,还是有三分之二的草莓和圣女果被冻坏。

  今年,为了避免霜冻灾害,基地重新规划了果蔬种植品种。“除了常年种植绿叶蔬菜外,主要种植南瓜、茄子、黄瓜等抗冻能力强的反季节蔬菜。”刘云龙说,今年的种植面积达16亩,平均每天能产出500公斤的蔬菜。

  下一步,刘云龙还准备将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以无土栽培果蔬大棚为基础,陆续开发更多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农作物品种,把基地逐步打造成为集观光、休闲、采摘、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观光园。“这样就可以使久居城区的市民,来到这里不仅能采摘果蔬、体验农事活动,还能丰富知识、享受乡间情趣。”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