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湖北省委省政府印發《湖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土地流转 2019-07-10 00:4688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日前,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湖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湖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主要內容如下。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我們黨“三農”工作一系列方針政策的繼承和發展,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強化規劃引領,描繪戰略藍圖,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通知》精神,特編制《湖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規劃基期為2017年,規劃期限為2018─2022年,展望到2035年和2050年。本規劃是全省各地各部門編制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的重要依據,是有序推進鄉村振興的行動指南。

  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的重大戰略部署,開啟了新時代“三農”發展新征程。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進鄉村振興,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是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共同的責任。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順應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和新時代“三農”發展階段性特征的要求。湖北是農業大省,“三農”平穩快速發展是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農業強省的必然要求﹔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重大舉措﹔是傳播文明鄉風,建設文明鄉村的有力抓手﹔是提升治理能力,推動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是建設富裕鄉村,加快實現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北農業農村發展成就輝煌,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農業發展質效進一步提升,農村發展基礎更加堅實。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增強,糧食產能不斷提升,連續5年產量穩定在500億斤以上。蔬菜、水果、茶葉產量穩、效益增,較好地滿足了城鄉居民的多樣化需求。食用菌、蜂蜜、雞蛋、小龍蝦、河蟹等特色農產品出口全國領先。農業產業結構逐步優化,糧油、蔬菜成為千億產業,棉花面積進一步調減,再生稻面積突破230萬畝。農業物質裝備水平和科技支撐能力不斷提高。農產品地理標志擁有量全國第三、中部第一。農產品加工業“四個一批”工程深入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達到2.0:1。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蓬勃興起,年綜合收入達到1920億元。美麗鄉村、綠色幸福村、旅游名村等建設穩步推進。農村電商快速發展,農副產品網銷額達436億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農村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農村改革創新深入推進,發展活力持續增強。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証基本完成,“三權分置”改革順利推進。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啟動試點。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村產權交易體系建設步伐加快,建成市、縣交易平台70個,武漢農交所與9個市州實現聯網運行。耕地經營權流轉1998萬畝,佔全部承包耕地的44.1%。“三鄉”工程縱深推進,社會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返鄉下鄉積極性空前高漲,農村創新創業和投資興業蔚然成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在冊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達8.2萬家和2.9萬個。水權制度、集體林權制度等改革成效明顯。

  ——城鄉統籌發展步伐加快,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湖北省新型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城鎮化率達到59.3%。公共基礎設施城鄉連通、社會保障城鄉貫通、公共服務城鄉互通進程加快。農民工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等服務得到加強,農民就業領域持續拓寬,工資性收入佔農民收入的比重、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顯著提高。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812元,增速連續高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為2.31:1。農村消費能力持續增強,農民衣食住行用全面改善,恩格爾系數明顯下降,幸福指數顯著提升。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全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260.1萬人,城鄉醫保參保人數達到5622.2萬人,參保率達到95%。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近五年共有450萬人摘掉貧困帽子。

  ——鄉村治理水平顯著提升,農村穩定和諧局面更加鞏固。全省范圍內村“兩委”聯席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代表聯系戶、民主評議村干部等制度普遍推行。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普遍依法制定。村務公開實現了全覆蓋。村務監督委員會全面建立,村級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得到加強。村級重大事務“四議兩公開”制度得到較好落實,村級“三資”監管、財務收支審批程序逐步規范。全省構建起了縣(市、區)、鄉(鎮)、村三級聯動互補的基本公共服務網絡和網格化服務管理平台。實施“紅色頭雁”工程,探索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新路徑。基層組織和民主法治建設不斷加強,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從國際環境看,全球經濟復蘇態勢有望延續,但隨著國際貿易摩擦升級,農產品貿易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仍然突出,提高我國農業競爭力、妥善應對國際市場風險任務緊迫。我國作為人口大國,糧食及重要農產品需求仍將剛性增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始終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

  從國內形勢看,實現鄉村振興是化解新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2017年,我國人均GDP達到8583美元,已進入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但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顯,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十分突出。今后5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1萬美元,城鎮化率將超過60%,將進入城鎮化加速發展和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提質階段,中高端、多元化、個性化消費需求將快速增長,鄉村分化趨勢將更加明顯,鄉村獨特價值和多元功能將進一步得到發掘和拓展,同時應對村庄空心化和農村老齡化、延續鄉村文化血脈、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生態環境保護的任務艱巨。

  從我省省情看,習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強調長江經濟帶應該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提出“四個切實”的重要要求,為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明了方向。目前,我省已出台湖北鄉村振興“二十一條”,謀劃推進鄉村振興“八大工程”,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四梁八柱”已經搭建。同時,也應該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鄉村發展仍存在一系列深層次的矛盾與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鄉村產業競爭力不強。大產業方面缺少價值鏈,比如我省淡水魚產量連續22年穩居全國第一,但農業產業鏈整體價值水平不高。大企業方面缺少領頭羊,大品牌方面缺乏招牌菜,缺少像雙匯、三全、思念這樣的全國知名企業和品牌。大融合方面缺乏閃光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夠。二是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依然薄弱。40%的農田不能保收,60%的農田隻能抵御5年一遇的災害,50%以上的排灌設施帶病運行,中低產田面積佔耕地面積的72%。三是農村勞動力及專業人才短缺。農村人口老齡化,青壯年勞動力外流,“空心化”現象突出。農村專業技術、經營管理、醫療教育、傳統工藝等人才極度匱乏。四是制約農村發展的資金瓶頸尚未破除。融資擔保、農村信用、農業保險體系有待健全,引導社會工商資本參與農業農村發展建設的體制機制有待完善,財政投入與鄉村振興的目標任務還不相適應。五是農民主體作用發揮不夠。“干部干、群眾看”的“等靠要”問題比較突出,少數農民群眾集體觀念淡薄。六是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力不強。農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干部年齡老化,影響力和帶動力不強。七是農村生態環境問題比較突出。農業面源污染形勢依然嚴峻,農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問題突出,垃圾清運營運管理困難。

  以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以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為總方針,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統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以“65432”重大行動為抓手,著力實施“十大千(百)億”特色產業鏈建設,加大“三江四山千湖”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具有荊楚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堅持黨管農村工作。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尊重農民意願,把維護好農民根本利益、促進共同富裕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農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

  堅持鄉村全面振興。准確把握鄉村振興的科學內涵,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注重協同性、關聯性,整體部署,協調推進。

  堅持城鄉融合發展。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堅持改革創新。不斷深化農村改革,擴大農業對外開放,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縱深推進“三鄉”工程,調動全社會力量投身鄉村振興。以科技進步支撐鄉村振興,以人才匯聚保障鄉村振興,增強農業農村自我發展的動力。

  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走在中部地區前列,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各地區各部門鄉村振興的思路進一步明確,政策舉措逐步落實。

  到2022年,鄉村振興取得深入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設取得突破,農業供給體系質量持續提高,農業綠色發展全面推進﹔農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精准脫貧成果進一步鞏固﹔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進一步完善,城鄉統一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基本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文化進一步繁榮興旺,鄉風更加文明﹔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黨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各地區各部門鄉村振興的規劃目標得以順利完成。

  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業結構得到根本性改善,農民就業質量顯著提高,相對貧困進一步緩解,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更加完善﹔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農村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基本實現。

  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強省全面建成。

  堅持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加快形成城鄉融合發展的空間格局,優化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分區、分類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深入實施湖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推動重點開發區、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在縣級層面的精准落地。按照“多規合一”要求,統籌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保護和修復。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科學劃定生態、農業、城鎮等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主要控制線。

  提升城鎮對鄉村的帶動、工業對農業的反哺能力。以縣域城鎮化為突破口,提升縣級城市和小城鎮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能力,推進就地就近城鎮化。發揮縣城基礎好、落戶成本低、吸引力強的優勢,把縣域打造成為農業人口轉移市民化的重要載體。以重點鎮、特色小鎮、特色城鎮帶為基礎,以下放事權、匹配財力、強化用地保障為重點,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鮮明、產城融合、充滿魅力的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帶。加強以鄉鎮政府駐地為中心,以小集鎮為依托的農民生活圈建設,強化集鎮服務周邊農村的能力,補齊農民生活圈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短板,以鎮帶村、以村促鎮,推動鎮村聯動發展。分類推進村庄發展,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資源能源、生態環保等布局,形成田園鄉村與現代城鎮各具特色、相得益彰的城鄉發展形態。強化縣域空間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引導約束,科學安排鄉村布局、資源利用、設施配置和村庄整治,推動村庄規劃管理全覆蓋。適應農村人口轉移和村庄變化的新形勢,分類指導不同類型村庄發展。綜合考慮村庄演變規律、集聚特點和現狀分布,結合農民生產生活半徑,科學確定村庄布局與規模。加強鄉村風貌整體管控,注重農房單體個性設計,避免千村一面,防止鄉村景觀城市化。

  從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大局出發,在江漢平原和鄂北崗地等地區的29個縣(市、區)建設農產品主產區。加強315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1700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創建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5—10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30個。科學劃分鄉村經濟發展片區,保護農業開敞空間,合理利用各類要素資源,推動農業生產集中發展。

  堅持節約、集約用地,遵循鄉村傳統肌理和格局,劃定空間管控邊界,明確用地規模和管控要求,確定農村基礎設施用地位置、規模和建設標准,合理配置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引導鄉村生活空間尺度適宜、布局協調、功能齊全。充分挖掘原生態村居風貌、民族文化和荊楚文化特色,注重融入現代功能,強化空間發展的人性化、多樣化,構建便捷的生活圈、完善的服務圈、繁榮的商業圈,讓鄉村居民過上更加舒適的生活。

  以重點生態功能區為支撐,構建以鄂東北大別山區、鄂西北秦巴山區、鄂西南武陵山區、鄂東南幕阜山區四個生態屏障,長江流域水土保持帶和漢江流域水土保持帶,江漢平原湖泊濕地生態區為主體的“四屏三江一區”生態空間格局。切實加強對自然生態空間的整體保護,修復和改善鄉村生態環境,有效提升生態功能和服務價值。建立鄉村產業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發展產業目錄,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和開發強度,強化准入管理和底線約束。

  江漢平原鄉村振興示范區涉及江漢平原及兩江(長江、漢江)沿線的縣(市、區)。將江漢平原鄉村振興示范區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發展的重點區域,突出振興發展,做好“農業+”文章。充分發揮本地資源稟賦優勢,重點發展糧食、棉花、油料、蔬菜、畜禽、水產等大宗農產品。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補齊交通、水利、農業等基礎設施短板。統籌推進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探索推廣資源循環利用、綜合種養等模式,提升鄉村振興可持續發展能力。

  都市城郊鄉村振興先行區主要包括武漢、宜昌、襄陽、黃石等經濟社會發展基礎較好的城市,將都市城郊鄉村作為鄉村振興發展的先行區,突出改革創新,做好“融”文章,在全省率先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大力發展設施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等高效園藝作物產業,適度發展養殖業,積極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生態康養等新興產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促進城鄉融合。

  扶貧片區鄉村振興試驗區主要包括湖北武陵山、大別山、秦巴山、幕阜山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市、區),在這類地區要突出扶貧攻堅,做好“綠”文章。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體意識和內生動力。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生態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推動農旅融合發展。瞄准貧困人口精准幫扶,統籌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綜合保障性扶貧等。

  順應村庄發展規律和演變趨勢,根據不同村庄的發展現狀、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等,按照集聚發展、農耕傳承、特色保護、搬遷撤並的思路,科學規劃、分類推進“四類”村庄發展。

  集聚發展類村庄包括現有規模較大的中心村、城郊村和其他區位條件優越、產業支撐較強、集體經濟實力雄厚的村庄。對標城鎮社區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預留產業發展空間和生活空間,在形態上保留鄉村風貌,在治理上體現城鎮水平,增強產業吸納能力,促進村庄人口集聚。突出發揮比較優勢,強化主導產業支撐,支持農業、工貿、休閑服務等專業化村庄發展,做強村集體經濟,建設富裕幸福鄉村。

  農耕傳承類村庄是以農業生產為主、仍將存續的一般村庄。科學確定村庄發展方向,在原有規模基礎上有序推進村庄整治提升。以廁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為重點,逐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配套完善村庄基礎設施。強化農業產業支撐,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深度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將農業生產與觀光休閑旅游、農耕文化教育緊密結合,重點發展一批水鄉風情村庄、傳統農耕村庄、山區特色村庄,促進村民安居樂業。

  特色保護類村庄包括歷史文化名村、傳統村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自然歷史文化資源豐富的村庄。統籌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堅持統一開發、有序開發,努力保持村庄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切實保護村庄的傳統選址、格局、風貌,以及自然和田園景觀等整體空間形態與環境,全面保護文物古跡、歷史建筑、傳統民居,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資源,發展紅色游、生態游和民族風情游。加快改善村庄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

  搬遷撤並類村庄包括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地區的老少邊窮村庄,因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搬遷的村庄,沒有保留價值的空心村。嚴格限制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屋改擴新建,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生態宜居搬遷、農村集聚發展搬遷等方式逐步實施搬遷撤並。依托移民新村、小城鎮、旅游景區等適宜區域進行安置,避免新建孤立的移民社區。統籌解決移民生產、生活及戶籍、社保等問題。村庄原址因地制宜還林還田還濕。農村居民點遷建和村庄撤並,必須尊重農民意願並經村民會議同意,不得強制搬遷、集中上樓。特殊情況暫時不搬遷的要出台相應的扶持政策,開展對口幫扶。

  堅持質量強農、科技興農,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著力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

  嚴守耕地紅線,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確保到2020年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5883萬畝。開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完善耕地質量調查監測網絡,推進耕地質量大數據應用。以改善糧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為重點,加快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中小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大力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及渠系完善配套。以47個糧食主產縣(市、區)為重點,按平原、丘陵、山地分類型實施,確保到2022年建成集中連片、設施完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准農田4181萬畝以上。

  全面落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支持“中國好糧油”和“荊楚好糧油”重點企業建設。依托糧食主產區、特色糧油產區和關鍵糧食物流節點,打造優勢糧食產業集群,支持建設現代糧食產業發展示范園區(基地)。大力推進主食產業化,支持推進米面、玉米、雜糧及薯類主食制品的產業化經營。扶持以糧油為原料的鄉村特色食品開發利用。

  引進社會資本和專業力量,加強糧食物流基礎設施和應急供應體系建設,著力推進重要物流節點建設,對重要節點的糧食物流園區及設施,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鼓勵產銷區企業組成聯合體,提高糧食物流組織化水平。加快糧食物流與信息化融合發展,促進糧食物流信息共享。推動糧食物流標准化建設,推廣原糧物流“四散化”(散儲、散運、散裝、散卸)、集裝化、標准化。整合倉儲設施資源,支持建設一批專業化、市場化糧食產后服務中心。

  深入實施糧棉油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積極推進作物品種、栽培技術和機械裝備集成配套,加快形成農機農藝融合的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率先在“四區”基本實現水稻、小麥、油菜、玉米等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力爭2022年底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2%以上,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區)達到30個。引導企業、科研院所、推廣部門加強合作,開展農機農藝融合及薄弱環節、地區農機化技術創新研究,推進種養加、糧經飼全程機械裝備研發生產。

  在防止非農化問題的前提下,推進農業“設施增地”,提高水、土、肥的利用率,到2022年,全省設施農業面積達到350萬畝以上。重點支持園藝作物綠色高質高效發展,現代集約化育苗體系建設。推進畜禽水產養殖設施化、智能化、標准化改造和污染防治。大力開展新品種示范和實用配套技術研究,構建具有湖北特色的設施農業技術體系。

  加強農作物病虫害預測預報和綠色防控,強化植保專業化防治,建立完善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健全現代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和農業氣象災害防御體系,增強農田固碳潛力,提升農田應對氣候變化的彈性與適應性,充分利用氣候資源發展智慧農業。完善防汛抗旱應急體系,提升水利公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加強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和裝備保障建設,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

  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建設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圍繞優勢和特色產業發展,鼓勵各類農業科研院所、農技推廣部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適用技術研究和應用。繼續實施農業科技“五個一”行動,加強國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開展現代農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協同攻關,推動在生物育種、智能農業、農機裝備、加工技術、生態環保和糧食綠色增產模式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圍繞優質農產品,提高種業創新和保障能力,培育10個育繁推一體化種業創新基地。

  加強以國家公益性農技推廣機構為主導,農業科研院校、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廣泛參與的一主多元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加強基層農技部門和農技人才隊伍建設,全面實施農技人員“特聘計劃”,加強農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支持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條件能力建設,提升農技推廣服務能力和水平。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參與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健全農業科技領域分配政策,落實科研成果轉化及農業科技創新激勵相關政策。積極發揮農業科技專家大院的引領作用,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和科技示范基地。

  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積極推進12316信息進村入戶工程,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產銷銜接的農業服務平台。加強農業信息監測預警和發布,提高農業綜合信息服務水平。大力發展數字農業,組織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建設農業大數據中心,鼓勵對農業生產進行數字化改造,加強農業遙感、物聯網應用,提高農業精准化水平。

  支持發展規模適度的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鼓勵有一定規模的專業大戶向家庭農場轉型。大力促進機農一體、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發展,完善家庭農場認定和登記注冊辦法。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升工程,健全示范社評選、監測、退出機制,支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組建聯合社,發展生產、供銷、信用綜合合作。推行土地入股、勞力入社、資金入市,加強土地合作社、勞務合作社、資本合作社建設,增加農民租金、薪金、股金、現金收入。

  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促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合發展,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院校和科研院所成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支持成員通過共同研發、科技成果產業化、融資拆借、共有品牌、統一營銷等方式,共享產業利益。引導農業龍頭企業通過直接投資、參股經營、簽訂長期合同等方式,與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產銷合作,建立技術開發、生產標准和質量追溯體系。

  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涉農企業等各類經營性農業服務組織提供全程專業化服務。發揮好農技推廣機構、供銷合作社、農墾企業在農業社會化服務中的作用。推進公益性服務與社會化服務融合發展,積極探索政府向經營性服務組織購買統防統治、糧食烘干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農業公益性服務。鼓勵發展土地流轉、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積極發展服務引領型適度規模經營,引導小農戶廣泛接受農業生產托管、機械化烘干等社會化服務。

  改善小農戶生產設施條件,提高抵御自然風險能力。大力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與聯合,增強村集體自我發展能力,強化農民作為市場主體的平等地位。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小農戶專業化、標准化生產,探索將帶動農戶數量、成效及可持續性作為安排財政支農資金的重要參考依據。允許將財政資金特別是扶貧資金量化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后,以自願入股方式投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完善契約型、股權型利益聯結機制,對農戶土地經營權入股部分採取特殊保護。加強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的用途監管和風險防范,維護小農戶權益。

  推進湖北“六谷”建設,做大做強“荊楚農優品”,壯大農產品“十大千(百)億產業鏈”,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載體,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

  統籌全省區域農業資源稟賦,以推進湖北“六谷”為重點,調整優化農業區域布局。

  ——“中國農谷”。支持荊門深入實施“中國農谷”戰略,立足農耕文化,大力提升“中國農谷”品牌影響力,到2022年“三品一標”認証面積達到200萬畝左右。加快推進高效生態農業生產、生態農產品加工、農耕文化旅游、農業科技創新及農業機械裝備研發制造等,形成現代農業發展新高地,引領長江中游經濟帶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發展。

  ——“中國有機谷”。以南漳、保康、谷城、老河口為核心,帶動適宜地區建設“中國有機谷”。按照“生態、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理念,重點推進高端糧油產業、有機蔬菜、精品果業、有機茶園、有機特色養殖、有機農產品加工等建設,建成國家優質農產品生產區。

  ——“硒谷”。高效利用恩施州、江漢平原富硒資源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富硒糧油、富硒蔬菜、富硒茶、富硒畜牧、富硒水產等特色種植和養殖,到2022年全省富硒種植、養殖示范基地達到80個以上。進一步壯大富硒食品精深加工,提升硒產業集群效應,加快富硒生態旅游開發培育,完善全省現代富硒農業發展體系。

  ——“蝦谷”。依托江漢平原豐富的水資源,建設以優勢產品為核心的“蝦谷”,小龍蝦全產業鏈綜合產值突破1000億元。發揮潛江小龍蝦品牌、加工、營銷等優勢,在適宜地區大力推廣稻田綜合種養體系,加強小龍蝦加工園區建設,提高龍頭企業生產水平和自主研發能力,推動甲殼素及其衍生物精深加工產業鏈延伸。大力發展小龍蝦餐飲連鎖,引導發展“互聯網+小龍蝦”“小龍蝦+旅游業”。

  ——“橘谷”。發揮夷陵、秭歸等地區的柑橘品種優勢,依托“宜昌蜜橘、秭歸臍橙、清江椪柑”等品牌,打造三峽“橘谷”,帶動全省柑橘種植面積穩定在360萬畝以上。以重點加工企業為依托,強化全產業鏈科技創新,實現柑橘綜合利用零廢棄。沿長江中上游建設國際一流高品質柑橘生態產業帶,打造國家柑橘產業現代技術集成基地。

  ——“藥谷”。利用神農氏、李時珍等中醫文化資源,在秦巴山、大別山、武陵山等地推進“藥谷”建設。全力推進中藥材的規范化、規模化、科學化種植,建設全國優質中藥材生產基地。扶持、發展中成藥、中藥提取物、保健食品等中藥材加工,加快打造“藥谷”品牌,建設全國聞名的中藥材加工基地。促進中醫藥與旅游產業融合,建成恩施、神農架、武當山、隨州、蘄春等10個國內知名的中醫藥健康旅游區。

  加快實施水稻產業提升計劃,因地制宜打造區域性優勢產業帶,加大水稻優良品種、適用技術、高效模式推廣力度。壓減低產低效棉區面積。建設雙低油菜生產保護區。穩定蔬菜生產規模,調減大路菜、發展優質菜、拓展特色菜。擴大適銷對路的水果、茶葉、中藥材和木本油料生產。大力發展“糧草兼顧型”農業,加快發展草食畜牧業,構建各具特色的優勢畜產品產區。大力發展特色漁業,突出發展生態高效漁業。引導木本油料、森林食品、花卉苗木等產業健康發展,推進農林復合經營。推廣畜牧業與糧油產業、菜果茶藥產業緊密結合的生態種養方式。創新推廣以綠色水稻、綠色水產為主要內容的稻田綜合種養體系。

  強化生產全過程標准化管理,推行以“五有一追溯”(管理制度、管理人員、生產記錄、質量檢測、包裝標識以及質量追溯)為重點的標准化管理模式。重點圍繞優質稻、雙低油菜、生豬、家禽、淡水產品、食用菌、蔬果茶、中藥材、蜂產品等優勢特色產品,構建技術標准體系,建設一批農業標准化生產示范園、畜禽標准化養殖場、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推動“菜籃子”大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現代農業示范區整建制按標生產。積極建設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生產基地和全國有機農業生產基地。

  全面推行產地安全証明制度,嚴格執行安全間隔期和休藥期制度,建立健全農業投入品使用安全驗証制度。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落實生產經營主體責任,建立生產經營主體誠信檔案,對規模化生產主體建立監管名錄,對失信主體實行“黑名單”制度。建立省、市、縣、鄉和生產經營主體“四級五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立健全市、縣、鄉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提高基層監管能力。

  構建“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的母子品牌模式。充分發揮潛江龍蝦、宜昌蜜橘、監利黃鱔、秭歸臍橙等品牌示范引領作用,重點打造一批區域公用品牌。鼓勵企業採用培育、共建等方式,打造一批品質優、影響大、效益好的農業企業產品名牌。利用地域和品種差異,重點推介優質糧油品牌,培育蝦鄉稻、富硒米、高油酸菜籽油等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建立地理標志產品重點支持清單,積極建設地理標志和綠色食品產業強省。做好品牌宣傳推介,加快建立健全品牌運營管理制度。

  圍繞特色優勢農產品,擴大高附加值農產品出口,扶持一批出口農產品外貿產業集群。發揮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作用,支持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品牌培育、標准制定、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國際營銷和售后服務體系建設等。加快建設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生產全過程監控體系,建立出口農產品從“基地”到“目標市場”全程質量可控的追溯體系,建設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加大外向型企業扶持力度,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業企業集團。

  充分發揮湖北農產品生產基礎優勢,發展壯大油料、蔬菜、小龍蝦、大宗淡水魚、茶葉等超千億和柑橘、食用菌、中藥材、獼猴桃、鴨等超百億的農業全產業鏈。

  ——油料。實施油菜產業倍增工程,突出長江、漢江流域主產區,在荊州、荊門、黃岡等地建設雙低優質油菜種植面積達到20萬畝以上的縣(市、區)35個,重點推進全生育期利用、全價值鏈發掘、全產業鏈開發。在咸寧、黃岡、恩施等地發展油茶、核桃,在十堰等地發展油橄欖,在襄陽等適宜地區探索發展山桐子和油牡丹產業。鼓勵企業利用新技術、新工藝,重點開展木本油料精深加工和副產品開發,提升產品附加值。

  ——蔬菜。大力發展有機、綠色、無公害蔬菜,以武漢、襄陽、宜昌等為重點,布局設施蔬菜﹔以江漢平原為重點,布局喜冷涼露地秋冬蔬菜﹔以鄂西山區為重點,布局高山蔬菜﹔以江漢平原和恩施州利川為重點,布局水生蔬菜。在武漢郊區重點發展淨菜加工和配送,在蔬菜主產縣市和高山蔬菜產區重點發展冷藏保鮮﹔在江漢平原重點發展水生蔬菜的冷藏保鮮和精深加工。

  ——小龍蝦。以潛江及江漢平原地區為重點,帶動黃岡、孝感、鄂州、黃石、襄陽、咸寧等地小龍蝦養殖規模擴大。以提升品質為目標,重點推進小龍蝦稻田生態繁育基地建設。依托潛江、荊州等水產品加工出口示范園區,大力開展小龍蝦系列食品加工和甲殼素精深加工,拓展國內市場,積極向“一帶一路”、北歐等國際市場拓展。以“潛江龍蝦”品牌為引領,拓展小龍蝦“外賣”“休閑垂釣”“一日游”等新業態。

  ——大宗淡水魚。大宗淡水魚以池塘精養、集約高效、健康養殖為主,推廣綠色高效萬畝水產模式,布局荊州、荊門、天門、仙桃、潛江等江漢平原湖區,咸寧、武漢、鄂州、黃岡、黃石等長江沿線,襄陽、荊門、孝感等漢江沿線三大養殖區。以江漢平原和鄂東地區為重點,著力發展淡水魚保鮮運輸和食品加工,發展魚糜制品、休閑食品、調理制品和配方營養產品加工,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開展魚膠原蛋白肽等精深加工。

  ——茶葉。在秦巴山區、大別山區和大洪山區,穩定發展名優綠茶,加快發展出口茶﹔在武陵山區和宜昌三峽地區立足綠茶,振興宜紅茶﹔在幕阜山區重點發展青磚茶。以提升品牌為重點,聚焦“三綠兩紅一黑”,打造“恩施玉露”“武當道茶”“英山雲霧茶”“宜紅茶”“利川紅”“赤壁青磚茶”等名優茶品牌,統一湖北茶葉地方標准。建設和發展夷陵、五峰、竹溪、赤壁、英山和恩施等茶葉加工產業園。在武漢建立專業茶葉交易中心市場,在茶葉主產縣和鄉鎮建設功能配套的產地交易市場。

  ——柑橘。發揮各地氣候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長江中游、清江流域和丹江口庫區三大柑橘產業帶。重點開展高質高效標准園建設,注重提升橘、橙、柚等果品品質。大力提高柑橘貯藏保鮮能力,以挖掘全產業鏈綜合利用價值為重點,加快發展果汁、罐頭、發酵制品和休閑食品等,做大做特宜都、秭歸、夷陵、枝江等地柑橘加工產業園。

  ——食用菌。重點建設大洪山、秦巴山、武陵山、大別山、幕阜山、大中城市周邊等食用菌優勢產業帶。在主產區著力發展食用菌冷藏保鮮烘干、精制和罐頭加工出口,重點建設隨州、房縣等食用菌加工產業園,培植在全國行業領軍的出口型企業。

  ——中藥材。強化重點中藥材區域布局,明確秦巴山區、武陵山區、大別山區、幕阜山區、神農架林區、三峽地區種植重點。在十堰、恩施、黃岡、咸寧等地發展中藥材規范化生態種植和建設種苗繁育中心,打造道地藥材品牌,提升初級加工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建設輻射全省及周邊省市的中藥材集散中心。

  ——獼猴桃。在武陵山、幕阜山、秦巴山、大別山四個獼猴桃生產區和大中城市郊區建設一批標准化生產基地,在生產基礎良好的縣(市、區),發展“生產+觀光+生態”獼猴桃產業。大力推進採后商品化處理、冷藏冷鏈運輸、精深加工,延伸獼猴桃產業鏈。

  ——鴨。加大江漢平原鴨養殖板塊建設,以重點龍頭企業為依托,開展鴨肉制品深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有效提高品質,進一步做大鴨制品品牌和市場。

  繼續實施農產品加工業“四個一批”工程,重點培育發展潛力大、帶動能力強、產值過百億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支持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建成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大力培育優勢農產品全國領軍企業和特色農產品行業“小巨人”。統籌推進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萬億元產業。以水稻和水產品精深加工為重點,打造具有全國影響“航空母艦”。分層分類建設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省級突出帶動能力和品牌效益,市級突出特色型和成長型,縣級突出單體小產業、個性化。

  充分發揮“江、湖、茶、花”資源優勢,著力打造長江鄉村旅游帶和武漢都市農業、宜昌橘都茶鄉、恩施民族風情、鄂東四季花木、鄂西山水生態、江漢平原水鄉田園等鄉村旅游片區,到2022年,鄉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佔全省旅游接待人次和總收入的40%以上。支持恩施州等16個國家級、隨縣等17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推進山、水、田、林、路、房的景觀化治理。建設國家級休閑農業示范縣、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和湖北旅游強縣、旅游名鎮、旅游名村、旅游名街,將湖北打造成國內知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依托農耕文化、農事節慶活動、農家生活、鄉村美食、村居民宿、研學基地和農業設施,大力發展創意農業,打造一批特色化、差異化的鄉村旅游產品,推進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踐行健康中國戰略,支持中醫藥養生、森林康養等產業發展,建設一批集旅游觀光、健康服務、康復療養、休閑度假、綠色人居於一體的田園養生養老農業休閑區。

  實施農村電商工程,打造一批知名電商產業園、電商特色鎮(村)。建立完善縣級電商運營中心,支持供銷、郵政、快遞及各類企業服務網點延伸到鄉村,實現快遞物流、村級電商服務站點村村全覆蓋,推動特色和品牌農產品產地建倉、區域上行、全網銷售。積極推進國家級、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全覆蓋,抓好寬帶普及行動、電商物流通村行動、百萬創客實訓行動、百佳品牌培育行動、農村電商倍增行動、綜合示范提升行動。

  構建以武漢城市圈、鄂西南、鄂西北三大輻射圈為核心的農產品市場體系,重點支持武漢四季美、海吉星等大型集散地批發市場,宜昌長江中上游區域性農產品交易中心,以及荊州兩湖綠谷、恩施華硒、襄陽四季青等中心批發市場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重點加強樞紐型或公共服務型生鮮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中部生鮮農產品物流中樞。引導農產品生鮮直銷、網絡銷售、連鎖配送等新業態發展,做大做強中國(武漢)食品博覽會、漢江流域農業博覽會。

  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創業創新園“三區三園”建設,推動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深入實施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百縣千鄉萬村”試點示范工程,加大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創建、認定、推進力度。在全省優勢農產品區域、特色農產品區域、城市郊區及都市農業區建設一批農村產業融合先導區。加快培育一批融合農業文化旅游、生產生活生態、一二三產業的特色村鎮。

  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完善鄉村生態系統保護制度,引導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荊楚新鄉村。

  強化“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工作導向,把修復長江、漢江、清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落實重點流域、庫區水污染防治規劃,貫徹實施《湖北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科學制定“三江”地區產業准入清單,按照“應改盡改、不改搬遷”的原則,推動“三江”流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長江兩岸造林綠化工程為重點,加快“三江”沿線防護林體系和流域水土保持帶建設。著力推進“三江”沿線主要濕地建設及城市岸線生態防護工程建設,對重要支流實施清潔小流域治理。

  實施大別山、秦巴山、武陵山、幕阜山重要生態功能區建設與保護工程,構建華中地區重要生態屏障。加強礦產資源開發集中地區地質環境和生態修復,以及損毀山體、礦山廢棄地修復。做好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防護措施,杜絕人為破壞。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長江防護林工程,建設國家儲備林及用材林基地,推進規模化林場建設。實施岩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基本遏制石漠化土地擴展態勢,岩溶生態系統逐步趨於穩定。

  按照“保護湖泊濕地,修復生態系統,提升防洪標准,完善灌溉體系,發展綠色產業,實現水清岸綠”的原則,堅決遏制湖泊面積萎縮和功能退化趨勢,全面改善湖泊生態系統,重構“雲夢澤”水鄉。確定湖泊保護名錄,編制湖泊保護規劃,界定湖泊保護范圍,推進退田還湖還濕、退垸還湖,加強湖泊水污染治理,加快四湖流域湖泊綜合治理。在重點漁業水域逐步建立水生生物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實施漁業資源生態養護工程。保護和恢復河湖濕地生態系統,加大河道溝渠整治疏浚力度,恢復河渠行蓄洪能力,將小微水體納入河湖長制范疇,抓源頭治理,加快河網生態化改造,彰顯“千湖之省”本色。

  大力推進神農架國家公園試點建設,加大自然保護區投入力度,嚴格自然保護監管,實施保護區管理能力標准化、信息化建設項目。繼續實施野生動植物拯救工程,健全野生動物救護和疫源疫病監測體系,保護和改善瀕危野生動物棲息地,積極開展拯救繁育和野化放歸。加強極小種群野生動植物生境恢復和人工拯救。加大對破壞生物多樣性行為的依法打擊力度。做好外來入侵物種防治工作。

  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實施城鄉廁所“四個一批”(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開放一批)工程,開展“五大攻堅行動”(統籌規劃行動、全面建改行動、管理提升行動、示范引領行動、文明如廁行動),完成330萬農戶無害化廁所和25063座農村公廁建設改造任務,實現全省農村無害化廁所全覆蓋。推進造林綠化,完成精准滅荒208萬畝,全省宜林荒山基本得到綠化。實現鄉鎮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長效穩定運行機制。實施農村水網淨化工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實施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行動,建立方式多樣、符合農村實際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就地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堅決杜絕城市垃圾、工業垃圾“上山下鄉”、向農村轉移。

  堅持“原真性保護、原特色利用、原居式開發、原村庄提升”,致力保護鄉村風貌、傳承鄉村文脈、凸顯鄉村風情、留住鄉村記憶。分別制定全省農房設計導則、村庄規劃編制導則和村庄整治導則,推進村庄規劃、建房圖集全面覆蓋,加強規劃服務、督察巡查、技術幫扶,加強對農房設計、村庄規劃和環境整治的指導,到2022年底,建成一批“荊楚”風貌的美麗村鎮和民居建筑。按“基礎型、提升型、精品型”分類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到2022年全省所有村庄達到基礎型村庄條件。啟動“萬樹村”工程,開展“四旁”(村旁、路旁、宅旁、水旁)植樹,持續推進綠色鄉村建設活動,實現鄉村增綠。促進農村閑置低效建設用地整治,優化農村建設用地結構和布局。

  建立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社會參與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機制,實現管理主體、經費保障、人員配備的制度化、規范化,加強農村基礎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推行環境治理依效付費,探索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對鄉鎮及村庄污水處理實施最優惠電價政策。加大農村生活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投入,縣級財政將運行管理費用納入保障。依法簡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項目審批程序和招投標程序。

  實施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縣創建工程,調整養殖區域布局,實行分區管理,確保“生態紅線”不受畜禽養殖污染滋擾。實施畜禽養殖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畜禽養殖密集區域污染防治。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岸線延伸至陸域200米范圍基本消除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加大水產養殖面源污染防控防治力度,全省大水面水產養殖向以自然增殖為主、輔以適度人工養殖模式轉變,全面禁止投肥養殖。建設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探索區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新模式。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積極推進農用地分類試點,實施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項目。完成全省農業面源污染普查摸底工作,有效遏制全省農業面源污染。

  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逐步實施農業用水精准補貼和農業節水獎勵。落實和完善耕地佔補平衡制度,擴大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加強農業投入品規范化管理,健全追溯系統,嚴肅查處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案件。對限制使用農藥實行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制度,嚴格飼料質量安全管理。深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持續推進化肥農藥使用減量增效。深入推進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因地制宜建設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實現農業廢棄物全量資源化利用。探索畜禽規模養殖糞污的第三方治理與綜合利用機制,推廣以沼氣工程、有機肥生產、秸稈綜合利用為紐帶的種養循環模式。集中支持37個畜牧大縣(市、區)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推進農田殘膜和包裝廢棄物等回收再利用。

  科學評估田園生態系統環境承載力,優化生產功能空間布局,恢復田園生態系統基本空間格局的整體性。修復生態廊道,完善生物緩沖帶、防護林網、灌溉渠系等田間基礎設施,恢復田間生物群落和生態鏈,打造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環境優美的田園生態系統。統籌建立農業、氣象、鄉村資源環境生態監測預警體系,定期發布農業資源和生態系統環境監測結果。

  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將所有天然林都納入保護范圍。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森林分類經營管理制度,建立天然林停伐補助動態調整機制。修訂完善生態公益林管護辦法。完成河湖和河湖型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管理范圍劃定和立界工作。加強對水源涵養區、蓄洪滯澇區、濱河濱湖帶的保護,強化江河源頭區和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逐步恢復河湖生態空間。

  創新財政投入體制機制,落實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以獎促治”“以獎代補”政策,支持建立縣、鎮、村三級農村環境監管長效機制。深化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健全水利工程運行維護和河湖管護經費保障機制,全面落實公益性、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基本支出和維修養護經費。深化小型水庫和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管護機制改革。全面推行“河湖長制”,落實河湖管護主體及責任,完善河湖管護標准體系和監督考核機制,探索與出入境水質挂鉤的財政獎懲制度。開展政府購買環境公共服務以及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建立健全生態資源損害責任追究制度,探索與污染物排放總量挂鉤的財政收費制度。

  建立省以下生態保護補償資金投入機制,加大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和補償力度。完善森林、濕地、草地等重點領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符合省情的重點生態區位森林資源保護方式。在國家濕地公園開展生態保護補償試點,並逐步在省級濕地公園推廣。探索以市(縣)補償為主、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支持為輔的重要水源地、跨流域(區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制定水生態補償管理辦法,重點實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后漢江生態補償工程。落實分洪補償政策。建立健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制度,支持推進荊門市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工作。

  發展生態特色產業,擴大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允許集體經濟組織靈活利用現有生產服務設施用地開展相關經營活動,對集中連片建設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達到一定規模的經營主體,允許佔用1—3%治理面積從事旅游、康養、設施農業等相關產業開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放活對集體和個人所有的人工商品林採伐管理。建立林權收儲擔保補助政策,支持開展林權收儲擔保服務。鼓勵各類主體通過多種方式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工作,鼓勵金融機構將企業參與生態保護修復情況納入信譽評級體系。進一步健全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持續加大投入力度,加強鄉村交通物流、水利、能源、信息建設,推進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和示范鄉鎮。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積極推進美麗農村路建設,助推美麗公路經濟帶建設。加快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建設。實施農村公路管養工程。鞏固“村村通客車”成果,大力推進鎮村公交化。鼓勵縣級倉儲配送中心、鄉村物流快遞公共取送點建設,實現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節點全覆蓋。大力推進“一點多能、多站合一、一網多用、深度融合”的一體化鄉村綜合運輸服務站建設,促進城鄉物流網絡共享融合。

  完善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科學有序推進大江大河大湖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快實施“一江三河”(漢江、漢北河、天門河、府澴河)、鄂北水資源配置、四湖流域水系連通等工程。繼續實施中小河流治理、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及群測群防體系建設,統籌推進中小型水源工程和抗旱應急能力建設。堅持城鄉供水融合發展,大力推進規模化集中供水,持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努力構建“城鄉聯網、區域聯供,集中為主、分散補充”的新型農村供水格局,力爭到2022年集中供水率維持在90%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8%左右。加強農村供水工程標准化、專業化管理,推進城鄉供水管理一體化,提高供水服務保障水平。健全農村供水水價形成機制,完善縣級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維修養護基金制度。強化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監管及綜合整治。加快推進農村飲水安全信息化建設。

  優化鄉村能源供給結構,有序推進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實施天然氣“氣化鄉鎮”工程,到2022年實現全省鄉鎮天然氣通氣比例達到40%以上。加大力度促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加快推進畜禽糞污能源化利用,因地制宜發展規模化沼氣,大力提升“三沼”利用水平。推進規模化生物質能源試點示范工程建設。加快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提升清潔能源在鄉村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做好鄉村節能減排工作,推廣鄉村綠色節能建筑和農用節能技術、產品。完善鄉村能源技術服務體系。大力發展“互聯網+”智慧能源。

  實施寬帶鄉村戰略,推進光纖寬帶向自然村延伸,加快農村地區寬帶網絡覆蓋步伐。全面推進行政村信息服務站點建設,實現村級站點建設全覆蓋。持續推廣農村信息化服務設施應用。推動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金融網點進村,建立空間化、智能化的新型農村信息綜合服務網絡。大力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雲平台建設。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著力提升農民群眾思想道德素質和精神文明素養,推動荊楚優秀文化傳承與發展,繁榮鄉村文化事業,增強文化自信,提升鄉村振興“軟實力”。

  深入挖掘拓展農村宣傳教育陣地載體功能,增進群眾對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強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細落小落實。開展民主法治教育,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

  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服務功能,加強鄉村學校、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村級文化長廊、固定宣傳欄等基層文化陣地建設。因地制宜建設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史館。注重農村思想文化宣傳人才挖掘和隊伍培養。健全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機制。加強農村意識形態陣地建設,強化農村群眾性思想政治工作。深入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和尋找“荊楚最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推進“掃黃打非”進基層。完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長效機制。

  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規范開展“道德模范”“荊楚楷模”等宣傳活動,開展尋找最美家庭、鄉村教師、醫生、村官、人民調解員等活動。推進農村道德講堂建設。充分調動村“兩委”,鼓勵農民群眾開展道德評議活動。依托數字鄉村戰略,發揮全媒體對農村良好社會風氣的宣傳和引導效用。建立健全覆蓋農村的征信系統,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

  充分挖掘荊楚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推進炎帝神農文化、楚文化、三國文化、武當文化、孝文化、鄂西巴土文化、大別山紅色文化、三峽文化等特色文化傳承工作。因地制宜保護利用好傳統村落、傳統民居、文物古跡、農業遺跡等農業文化遺產,切實保護好蘊涵鄉村文化的物件和建筑。加強傳統戲曲、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工藝、傳統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保護和改造100個特色文化村及50個少數民族特色村鎮。

  實施“文化+N”行動,建立城鄉文化互動融合發展機制。大力發展休閑旅游、農業科普、現代民宿、民族風情游、養老養生等新業態。推動鄉村文化產業與互聯網、科技深度融合。將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創意產品、民間藝術、民俗表演等,培育屈原故裡端午文化節、炎帝神農故裡尋根節等一批特色文化活動品牌。實施湖北省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培育和打造手工藝產品專業村。實施鄉村文化品牌培育行動。

  充分發揮全媒體傳播優勢,廣泛宣傳傳統民俗、村規民約。支持開展村志、村歌、村史、村訓整理編撰。推動優秀傳統文化進社區、進村組、進家庭,多種形式展示和宣傳優秀傳統文化,形成全民參與、自覺傳承、共建共創的良好風氣。

  加強“四館三場”(縣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非遺館、博物館,劇場、綜合排練場、文體廣場)建設,發揮縣級公共文化機構輻射作用,實現鄉村兩級公共文化服務全覆蓋。加強流動文化設施建設。推進數字廣播電視戶戶通。推進“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實施“百團千隊萬能人”扶持工程、“百姓舞台”工程。鼓勵發展鄉村社會文藝團隊和農村文化志願服務組織,建立完善鄉村文化工作網絡。

  探索建立百姓“點單”、政府配送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建立農民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制定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目錄,豐富基層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實施“一縣一團”工程。採取政府購買方式,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健康適用的公共文化產品生產與服務。開展“結對子、種文化”幫扶活動,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發展。持續推進“陽光工程”農村文化志願培訓行動。支持“三農”題材文藝創作生產,積極推出反映鄉村振興實踐的優秀文藝作品。

  培育鄉土文化人才,扶持各類群眾文化團隊,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科學普及和文化娛樂活動。通過組織“文化力量·民間精彩”展演等形式,為農村文化隊伍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以春節、國慶、農民豐收節等重大節日、紀念日為載體,組織開展有地方特色的群眾性節日民俗活動。持續推進文化惠民活動,推動傳統戲曲、全民閱讀和經典電影進鄉村。

  堅持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

  突出政治標准,選優配強“兩委”班子,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縣級備案管理,實行村黨組織書記人選縣級聯審機制。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市縣黨委每年對村黨組織書記輪訓一遍,鼓勵開辦支書論壇、支書微講堂等,提升村黨組織書記履職能力。全面實行村黨組織書記專職化管理。加大從優秀村主職干部中選拔鄉鎮領導干部力度。精准選派和管好用好第一書記。在自然村、村民小組、龍頭企業、新型合作組織及其他社會組織等統籌建立黨組織。

  聚焦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基本制度、基本保障,著力提升村黨組織組織力,真正把廣大黨員、群眾和各類社會基層組織聯結起來,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落實到支部、從嚴教育管理監督黨員落實到支部、思想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落實到支部。整縣推進村黨組織建設,每年選樹一批先進支部,整頓一批后進支部,帶動中間支部提升。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推行先進村輻射周邊村、強村帶弱村、村企聯建等方式,組織帶領群眾共建美麗鄉村。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嚴肅查處侵犯農民利益的“微腐敗”。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力爭到2022年底村村都有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建好用好農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深化“五務合一”。

  深入開展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實行黨員“述學述做”。深化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加強流動黨員管理。妥善處置不合格黨員。做好農村黨員發展工作,加強新黨員培養,發揮黨員帶頭作用。

  加強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建設,推廣“黨建引領”“黨領群治”的經驗做法,繼續開展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基本單元的村民自治試點。依托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務監督委員會等載體,保障村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推動村級事務“陽光運行”。加強基層紀委監委對村民委員會的聯系和指導。

  深化“法律進鄉村”活動,加強農村法治宣傳培訓,深入推進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向基層延伸,健全村級人民調解組織,加強對農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推動社會治安防控力量下沉。完善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功能和運行機制,大力推進農村“雪亮”工程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網格化服務管理長效機制。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加大對農村非法宗教和境外滲透活動打擊力度。健全農村公共安全體系。加強農村警務、消防、安全生產工作,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深入挖掘鄉村熟人社會蘊含的道德力量,引導農民見賢思齊、向上向善。發揮紅白理事會等群眾組織作用,推動移風易俗,引導樹立勤儉節約的文明新風。深化農村殯葬改革。加強無神論宣傳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動。積極引導廣大村民崇尚科學文明,傳播科學健康生活方式。

  深化地方機構改革,借鑒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經驗,適應街道、鄉鎮工作特點和便民服務需要,構建簡約高效的基層管理體制。推動鄉村治理重心下移,盡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下放到基層。加強鄉鎮領導班子建設,有計劃地選派省、市、縣機關部門有發展潛力的年輕干部到鄉鎮任職。加大從優秀選調生、鄉鎮事業編制人員、優秀村干部、大學生村官中選拔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力度。

  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建立職能科學、運轉有序、保障有力、服務高效、人民滿意的鄉鎮政府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強化鄉鎮公共服務職能,構建權責清晰、財力協調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加強鄉鎮財政履職能力建設。推進鄉鎮協商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創新聯系群眾工作方法。推進直接服務民生的公共事業部門改革,最大限度方便群眾。推動鄉鎮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式辦理、部門信息系統一平台整合、社會服務管理大數據一口徑匯集,不斷提高鄉村治理智能化水平。改革創新考評體系,強化以群眾滿意度為重點的考核導向。依法確定鄉鎮政府與村民委員會的權責邊界。完善農村網格化管理機制,實現基層服務和管理精細化、精准化。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推動綜合信息平台向農村社區延伸。培育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農村社會組織。

  以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為著眼點,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補齊農村民生短板,促進農民福祉持續增加,確保農村社會安定有序、農民安居樂業。

  全力推進“1+N+M”政策支撐體系落地,健全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工作機制。確保到2019年,實現全省所有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出列、貧困縣摘帽。落實財政扶貧資金投入政策。加強大數據技術在脫貧攻堅中的運用,完善精准識別數據審計機制、督查考核問責機制。持續完善建檔立卡工作,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按照“六個精准”的要求,落實“五個一批”,因村因戶因人落實幫扶措施。探索發展多渠道、多樣化精准扶貧精准脫貧路徑。在民族地區繼續實施“616”工程和“1+1”對口幫扶民族鄉鎮行動。大力實施“千企幫千村”行動,激勵引導社會各界關注、支持和參與脫貧攻堅。以重大扶貧工程和到村到戶幫扶為抓手,新增脫貧攻堅資金、項目、舉措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大力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全面開展“五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基本產業,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強鄉村基層治理)行動。加強貧困地區駐村工作隊選派管理工作。分層分類分批推動扶貧干部培訓,加強扶貧干部隊伍建設。

  按照“不漏一村、不落一人”的要求,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准,堅持“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思路,堅持非貧困縣與貧困縣脫貧標准一致、扶持政策一致、工作力度一致、考核評估一致“四個一致”原則,堅持落實到村到戶到人精准幫扶舉措,實施分年度分措施分人脫貧計劃,確保非貧困縣貧困人口與全省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2018─2020年脫貧攻堅期內,貧困地區鄉村振興主要任務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相關支持政策要優先向貧困地區傾斜,補齊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2021─2022年,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后,抓緊研究制定減貧戰略,研究推進扶貧開發立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統籌規劃、合理調整農村基礎教育學校布局。積極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四統一”(學校建設標准統一、教師編制標准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准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准統一)和“兩免一補”政策全覆蓋。全面改善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辦好一批農村寄宿制學校、小規模學校及教學點,力爭2019年秋季開學前,義務教育學校達到20項底線要求。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重點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確保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0%,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30%。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劃,實現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2.5%以上。加大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力度,推動每個縣市重點辦好一所中職學校。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繼續實施省級統籌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補充機制。優先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工資收入政策,提高鄉村教師工作生活保障水平,引導優秀教師到農村任教。健全教育資助體系,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加強鄉村學校信息化建設,推進教學點網校全覆蓋。

  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建立“七統一”(管理體制、覆蓋范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醫保目錄、定點管理、基金管理)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逐步提高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和財政補助標准,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落實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政策。完善低保標准動態調整機制。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完善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培育社會組織,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

  健全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強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准化、信息化建設。加大鄉鎮衛生院人才引進力度,持續開展鄉鎮衛生院骨干人員特崗津貼和大學生招聘補貼項目。完善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穩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推進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建設。加快鄉村遠程醫療系統建設步伐,推廣“互聯網+分級診療”模式。加快推進“健康湖北”建設,倡導鄉村健康生活方式。加強慢性病、地方病綜合防控,大力推行農村地區精神衛生、職業病和重大傳染病防治。

  以鄉鎮為中心,建設具有綜合服務功能、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完善農村基本養老服務網絡。加快建設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動中心和農村幸福院。實施養老機構能力提升工程、養老服務標准化建設工程。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創辦為老服務社會組織。

  增強經濟發展創造就業崗位能力,支持農村轉移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以“創業湖北”為引領,實施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三年行動計劃,鼓勵各類群體圍繞鄉村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開展創業活動,以創業促就業。加強勞務品牌建設,大力推進跨區域勞務協作。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等,提供更多就業崗位。

  健全城鄉一體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全面落實促進農民就業的相關扶持政策。扎實開展“春風行動”。繼續實施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設施項目建設。創新農村就業服務形式,提升就業服務信息化水平。加強就業援助,對就業困難農民實行分類幫扶,推動技能培訓向貧困人口傾斜。

  大力開展農民工技能提升“春潮行動”,開展訂單、定向、定崗式培訓。建立健全覆蓋全體、貫穿終身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體系。構建培訓機構平等競爭、農民工自主參加培訓、政府購買服務的機制。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加強縣級公共實訓基地建設。

  大力促進城鄉要素市場合理流動。建立城鄉統一、主體平等、產權明晰、合理有序的建設用地市場,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對土地價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切實保障農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落實城鄉統一就業政策的具體辦法和措施,消除對進城務工人員就業的限制性、不平等性規定和做法。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政策,有序放開大中城市落戶限制。重點解決符合條件的普通勞動者落戶問題。進一步擴大對居住証持有人的公共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標准。解決好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醫療、住房及隨遷子女入學等問題,保障其在流入地平等享受公共服務。農民進城購買住房,符合規定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稅收和規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挂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機制。切實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逐步建立完善進城落戶農民在農村的相關權益退出機制,引導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願有償轉讓上述權益。建立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挂鉤機制,完善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挂鉤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和動態調整機制。探索構建由政府、企業、個人共同參與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

  推進市民下鄉、能人回鄉、企業興鄉,強化“三鄉”工程支持措施,優化農村創業創新環境,不斷開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新局面,將鄉村變為宜居創業樂園。

  加快實施全省“三鄉”工程三年行動計劃,力爭3年內推動100萬市民下鄉、吸引10萬能人返鄉、引進1萬個企業興鄉,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支持各地出台政策破解要素下鄉的障礙,促進城市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發展要素與農村資源有效對接,大力開展農業招商引資,打好政策、政治、親情、特色“四張牌”,使“三鄉”主體下得來、留得住、可創業。

  大力推廣“市民下鄉”的養老康養型、民宿文化型、農事體驗型、創意創業型發展模式,“能人回鄉”的回歸創業型、帶領致富型、鄉賢治理型、公益捐助型發展模式,“企業興鄉”的投資開發型、龍頭帶動型、村企共建型、對口扶貧型發展模式。在集聚發展類、農耕傳承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並類村庄科學合理布局“三鄉”工程,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宜居則居。

  完成納入縣級以上“三鄉”工程試點所在村鎮的農房確權登記頒証工作,積極推進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積極支持已經確權為農民家庭擁有的資產資源以出租、轉讓、入股、交由集體經濟組織托管等多種形式,與“三鄉”主體合作經營。在明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佔有及分配方式的前提下,利用農村低效、閑置集體建設用地,以入股或其他方式參與“三鄉”工程試點合作經營。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宅基地,改造建設民宿民俗、創意辦公、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農業農村體驗活動場所。

  支持各地結合荊楚美麗鄉村建設、精准扶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產業融合發展、歷史文化名村(鎮)保護等重點工作,制定縣(市、區)“三鄉”工程試點分類分批推進計劃(規劃)。支持縣(市、區)選擇一批交通便利、基礎條件較好、距離城區適中的“城邊、景邊、路邊、湖邊”村庄和有條件的貧困村先行試點,以規劃圖、項目表、建設清單等多種形式,推動“三鄉”工程試點項目建設。

  對積極參與鄉村建設的“三鄉”主體,按規定進行榮譽性激勵。市民下鄉創業,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享受經商辦企業用電、用水、稅費減免、融資貸款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在符合農村宅基地管理規定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帶領農民及村集體經濟組織盤活利用空閑農房及宅基地的,享受鄉村環境整治、“廁所革命”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支持科技人員、科研單位以科技成果、發明專利、非專利技術等入股參與“三鄉”工程,依法依規依約取得報酬。

  整合各項惠農政策,統籌使用資金,集中支持“三鄉”工程。鼓勵市縣政府採取貸款貼息、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方式,統籌使用支持“三鄉”工程資金。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導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入“三鄉”工程建設。允許金融機構、政府性基金及其他社會資金以股權投資的形式,入股符合條件的“三鄉”工程項目。

  支持返鄉下鄉人員通過組建創業團隊,與其他經營主體合作組建現代企業、企業集團或產業聯盟。實施“我選湖北”計劃,擴大“青桐基金”等政府性創業基金規模,著力在“互聯網+”、特色優勢農業、鄉村旅游等涉農領域培育一批領軍型大學生創業者。鼓勵科研院所通過領辦企業、技術入股、科企聯合、有償服務、技術承包等形式開展創業創新。創新實施科技特派員、“三支一扶”、“三區”(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專業技術人才奉獻崗位計劃等項目,搭建職業院校企業行、院士專家地方行活動平台。

  加快搭建公共服務平台,圍繞解決創業資金難題、扶持創新產業、落實稅收優惠、教育培訓等優化服務。健全創業創新培訓體系,深入開展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農村青年創業致富“領頭雁”計劃等培訓項目。加快縣域“星創天地”、眾創空間建設,鼓勵鄉鎮和有條件的村建立返鄉創業特色產業基地、返鄉創業小企業基地。

  加快將現有支持“雙創”的相關財政政策措施向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拓展,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予以積極支持。整合落實支持農村創業創新的有關市場准入、財政稅收、金融擔保、用地用電、創業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推廣農民工返鄉創業試點縣市、農村“雙創”園區(基地)發展經驗,力爭5年高標准建設100個農村“雙創”園區(基地)。發揮農村“雙創”帶頭人和縣級典型作用。

  堅持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著力推進農村改革,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龍頭企業等主體承擔培訓,重點培養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著力培養技能服務型職業農民。強化培訓認定、政策扶持、跟蹤服務,鼓勵和引導農民參加農業職業技能鑒定,鼓勵企業和用工單位按照技能等級評聘崗位人員並建立配套的薪酬制度。到2022年,建成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支持高校、職業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大力培養和引進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落實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到鄉村和企業挂職、兼職和離崗創業創新制度。實施青年農場主培育、農業職業經理人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基層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培訓項目,培養一批農村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實用人才。以村組干部、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大學生村官和村級農民技術員為重點,培養一批復合型人才。

  加強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三農”工作隊伍的培養、配備、管理、使用。建立完善農村基層人才吸納機制,穩定基層“三農”工作隊伍。制定並實施培訓計劃,全面提升“三農”干部隊伍能力和水平。建立以能力和成果為導向的農業農村人才分類評價機制,不斷改進和完善基層農業干部輪崗交流制度。注重選拔使用熟悉“三農”工作的干部,拓寬縣級“三農”工作部門和鄉鎮干部來源渠道。堅持實施“產業特職人才”、博士服務團等計劃,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

  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証工作,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平台,加強土地經營權流轉和規模經營的管理服務。加強農用地用途管制。完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推進宜城市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和武漢市黃陂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試點。全面完成房地一體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証。全面公開土地征收信息,規范土地征收程序,探索具體用地項目公共利益認定機制,定期調整征地補償標准,建立被征地農民長遠生計的多元保障機制。

  充分發揮村土地利用規劃對農業農村各類土地利用的引導作用。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前提下,允許縣級政府通過村土地利用規劃,預留不超過5%的規劃建設用地機動指標,用於零星分散的農業設施、鄉村旅游設施等建設,在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時直接核銷使用。各級自然資源部門要及時調整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做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用地保障。對於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需各類生產設施和附屬設施用地,以及由於農業規模經營必須興建的配套設施,在不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前提下,納入設施農用地管理,實行縣級備案。鼓勵農業生產與村庄建設等用地復合利用,拓展土地使用功能。

  完善農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政策,探索落實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不得違規違法買賣宅基地。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前提下,允許縣級政府調整優化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農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設用地。在嚴格禁止開發商品住宅或建私人庄園會所前提下,拓寬農村建設用地使用范圍。對利用收儲農村閑置建設用地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給予新增建設用地指標獎勵。

  全面推進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和集體成員身份確。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