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忠县:土地流转 转出村民好日子

土地流转 2019-07-19 03:27116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7月14日,天气晴好,记者走进重庆忠县乌杨街道高寨村的柑橘基地。放眼望去,一棵棵柑橘树上挂着绿油油的果实,一群村民正在疏果。

  目前,高寨村95%的土地都流转给了6家农业公司,村民有土地流转费和务工工资两份收入。土地流转,转富了村民,转活了产业。

  2006年,高寨村响应“退耕还林”号召,栽下柑橘树1500亩。2012年,高寨村决定打造柑橘基地,组织村民栽柑橘树,全村5200亩土地全部栽上柑橘树。

  成立专业合作社,村支“两委”打算管好这片柑橘林,带领村民致富。可现实是残酷的,要想经营好这片柑橘,打农药、除草、施肥、修枝……一样都不能少。

  合作社缺乏资金,甚至无钱买农药。技术也缺乏,果树生病不知如何处理。第一批果树投产后,找不到销路。

  眼看这片柑橘林就要荒废,村党支部书记冉崇平作了一个决定:招商引资,把柑橘林流转出去。

  2015年2月,冉崇平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成都招商引资。高寨村位于长江南岸,三面环水,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到一个月,便有老板愿意承包这片柑橘林。

  接下来就是流转土地,为了推动工作,冉崇平自己花钱做了10条横幅,印上“要想富,柑橘树嫁人才有出路”几个大字,分别挂在各个组最醒目的位置。

  在召开动员会上,冉崇平召集全村9个村民小组组长、村干部、党员参会,将外出招商引资见闻制作成光盘现场放映,并邀请参与招商引资全过程的群众代表冉民祥给大家讲课。

  第一轮院坝会开完,每个组仅有60%的村民同意流转土地,承包商要求流转的土地必须达到90%。为此,冉崇平的工作还得继续。

  第二轮院坝会,冉崇平和村委会主任冉龙玉分别带队召开。针对有抵触情绪的村民,冉崇平和冉龙玉又分别作思想工作。

  面对村民质疑,冉崇平总结出两点,一是村民误以为流转土地就是卖土地,担心以后收不回来;二是认为流转费太低,还不如自己种粮食划算。

  冉崇平耐心解释,分析村民收入结构。1个月下来,足足开了82次院坝会。当年5月,高寨村95%的土地都成功流转。

  每棵柑橘树第一年的流转费为7元,每年递增1元,15元封顶。柑橘树多的村民,一年流转费用达到8000元,最少的也有1500元。土地流转让村民告别了靠天吃饭的生活状态,还彻底解放了劳动力。

  “把柑橘树流转给公司经营,孩子们安心在城里打工,连我们这些老人也能在家门口挣钱。”二组村民王杰说,自己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家里5亩地种过小麦、玉米,收入甚微,想出去打工年龄又太大了。土地流转后,他顺利应聘到公司当了产业工人,每个月有工资1800元。

  今年68岁的阎修武也晒起了他的幸福账,流转土地10亩,每年收流转费4000元,夫妻两人在基地务工,一年收入3万多元。

  “初步统计,全村村民每年仅打工一项收入就有300多万元。”冉崇平说。(李春森)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