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浙江德清:“农地入市”激发乡村活力

土地流转 2019-11-07 16:3397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金桂飘香,稻粮入仓。从浙江德清县有关部门传来喜讯:截止目前,德清已实现农地入市208宗,面积1593.64亩,成交金额4.22亿元,集体收益3.39亿元,惠及村民群众18余万人。

  金桂飘香,稻粮入仓。从浙江德清县有关部门传来喜讯:截止目前,德清已实现农地入市208宗,面积1593.64亩,成交金额4.22亿元,集体收益3.39亿元,惠及村民群众18余万人。一幅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壮大、产业升级和基层治理加强的生动画卷迎面展开。

  2014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三项改革试点,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关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要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重要指示,鼓舞人心。这些年来,德清将改革举措落地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首宗“农地入市”和首笔抵押贷款,如今“农地入市”已经成了常态化运行。

  “农地入市”不仅有效盘活农村土地存量,最大限度解决了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要素保障。

  老家在莫干山脚的赵建龙,看好乡村旅游。数年前,就花了100多万元买下仙潭村一处废弃厂房,准备将它改造成民宿开辟另一番产业。

  “可是,因为没有土地使用权,这块地既不能重新建设,也没法改变用途,最后只好放弃。”就这样,赵建龙将上百万元无奈地“扔”在了山谷里。

  2015年2月,“农地入市”试点降临德清。试点允许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睡地”被喊“醒”。赵建龙笑了。这一年的8月19日,这宗6.06亩的土地以协议出让价307万元被赵建龙拿下,他成了“全国农地入市第一宗”的标签人物。

  土地有了“合法身份”,赵建龙凭借集体土地使用证,于当年9月6日完成了全国第一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为部分项目建设提供了前期资金。

  “死权”变“活权”,德清创业者争相“接地”。恒凯乐器有限公司坐落在有着中国“钢琴之乡”之称的德清洛舍镇东衡村,创办钢琴企业10多年来,租用村里旧蚕场办厂的施恒凯最担心客户上门参观考察,因此,拥有一个新厂房成了久盼的心愿。但苦于产权是村里的,新的工业用地又没有指标,施恒凯的心愿迟迟未实现。

  2017年,村里经过对废弃的矿山进行整理,挂出了200多亩土地“上市”出让,施恒凯与另外13家钢琴企业联手拍下了68.56亩出让地,他得到了近万平米建筑面积。如今,两幢新厂房已经投入使用。

  一边是现有土地规划无法满足经济发展需求,一边是大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处于“休眠”状态,供需之间隔着制度的藩篱,如何破题?

  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的目标让村干部们豁然开朗,对“农地入市”的开展信心倍增。

  钟管镇戈亭村是第一批农地入市改革村,2015年, 6宗地块成功入市获得分红收益177.41万元。

  尝到甜头的戈亭村一发不可收。截止到去年,全村入市农地面积26.88亩,村集体分红收益达352.62万元。

  村集体腰板硬了,干事的闯劲也大了。戈亭村沈伟良列举道,近年来,村里先后投资新建桥梁2座,拓宽柏油路1.5公里,街道立面改造2500米,疏浚河道8公里,还成功跨入“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行列。

  洛舍镇东衡村集体收入已经连续2年居湖州市首位,这个第一的背后, “农地入市”功劳不小。

  村党总支书记章顺龙介绍,东衡村原本有两大支柱,一是钢琴产业,二是石矿开采。石矿关闭后,村里的好日子也跟着下跌。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得把村里废弃的千亩矿山填土复垦。

  “农地入市”试点展开后,村里整理出近600亩的废弃矿山,作为村里的众创园“创收”。

  众创园分A、B、C三个区块,A、B区块以土地挂牌出让的方式吸引小微企业,C区块则以建设标准厂房出租。

  这一先手棋,让东衡村的土地“翻了几番”。村干部杨建伟介绍说,“其中A区的70亩地中,有40亩是林地和荒坡。通过异地调整入市的方式,将40亩零星分散的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将指标调整过来,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整体挂牌出让。该地块出让价为每亩21.3万元,除按政策上缴部分调节金外,村里拿到出让金1250多万元。

  这笔钱除了给村民分红外,还有部分用到了投资上。村里联合周边7个经济薄弱村在众创园C1区块,建起243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项目出租。去年开始,按每个村投资的15%享受分红,5个村分别分红18.75万元,2个村分别分红为24万元。

  “为了增加透明度,村里把入市纳入民主管理,对入市前中后的各项事宜全程公开。”章顺龙说,特别是为避免村民竭泽而渔,东衡村合理设置入市主体,把参与权、知情权和决策权赋予集体和农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全村3000人全部是股东。刚开始,每股只有684元,通过入市,到去年每股增值到2万元。

  “如果没有农地入市,哪有今天的好局面啊。”章顺龙坦言。

  “好处”何止体现在原村民收益上。在盘活农地的过程中,德清积极创新,把用地引入到公共领域中。

  因为村里一块约4亩的集体土地,本月底要完成“入市”,开工建设前土地勘测的相关事项;五层高的公寓楼设计;医疗服务站、职工活动室、小型超市等配套设施如何布局,都需要他对接把关。

  “每年能给村里带来80万元的收益,值得。”看着桌上的初步设计方案,徐建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恒星村紧靠工业功能区,周边企业多,但园区内多数企业没有职工宿舍,是乾元镇新居民最多的一个村,村庄的环境卫生管理和新居民管理一直是村里的重难点工程。“项目一旦完成,改善新居民的居住环境、提升周边环境等一系列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与恒星村相隔20分钟车程的雷甸镇塘北村,有着相同的问题,周边工业企业多,新居民更是户籍人口的2倍多。公共领域的设施投入,成了村干部的焦虑话题。

  “试点开展以来,我们村也小试了下,增加了50多万元收入。”县人大代表、塘北村党委书记马琦荣说,最近,村里又整理了288亩集体用地,其中100亩以每亩24万元出让,已有公司在具体对接,一旦通过,村里将增加2400多万元的收入,这些钱,能帮助我们完成新居民公寓楼、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愿望,在为村民分红的同时,还可投资

  德清“农地入市”从涉及工业用地层面,到向安居保障、养老、农贸市场等等公共用途延伸拓展,置换出的更多“农地”投放到公共领域和社会保障领域,对此,德清县自然资源规划局改革发展与科技科科长赵旭说,这不仅盘活土地资源,更为区域发展和城镇配套功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在德清农地入市已经实现了三个转变:用地业主从“怀疑顾虑”转变为“主动申请”,农村土地市场从“各自为政、无序交易”转变为“权能完整、统一规范”,抵押融资市场从“一家单干”转变为“金融机构全覆盖”。

  据介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德清先后又承接了土地征收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目前,德清率先在全国33个试点地区出台了基于“三权分置”的宅基地管理办法,并颁发了首批宅基地“三权分置”权证,盘活了一批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解决了一批农村产业发展的用地需求,为地方发展提供了要素保障。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