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从陕北一个村庄看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

招商引资 2019-06-16 16:03163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春夏之交,榆林市榆阳区红石桥乡西左界村的香瓜又卖得不错。目前,给村民带来最多收入的温棚香瓜销售一空,上市一周多的拱棚香瓜也是“抢手货”。74户温棚、拱棚香瓜种植户平均每户预计收入近7万元。收入最多的是59岁的左子宏,3个温棚就收入16万元。

  这个完全以小农户为主体的典型农业村是如何激发村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

  ▶样本情况:西左界村没有给其他农户打工的村民,也没有生产设施远超其他农户的“大户”,80%为小农户。

  5月30日下午,左子宏带记者来到他家的三层小楼。近400平方米的面积,精致的装修,高档的厨卫电器,让来自市区的干部都表示嫉妒。

  左子宏所在的西左界村,面积约47平方公里,包括左界组、古城界组、张家湾组。北部是风沙滩区,南部是山区。村里3138亩的耕地虽然在榆阳区不算多,但全部是深井、河流灌溉的水浇地;有502户1527人,以发展设施农业为主,还有玉米种植和肉羊养殖。201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1.7万元。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个西左界村,没有给其他农户打工的村民,也没有生产设施远超过其他农户的“大户”。种植温棚、拱棚最多的农户有8个棚,最少的也有2个棚。

  最大的“大户”是47岁的左建龙。夫妻俩种了6年香瓜,以自己投资和政府补贴建起了8个温棚、拱棚,去年种大棚的纯收入就达到13万元,今年售完的3个温棚香瓜毛收入8万元。

  左建龙夫妇还种了15亩玉米。“一斤都不卖。”他说,“都喂羊。实在是忙,但不能不养羊,离了羊粪没法种瓜。”

  种植大棚香瓜、蔬菜是西左界村左界组的主导产业,涉及多数有劳动力的农户。养羊也是当地重要的产业。

  33岁的左鸿飞以前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搞建筑,今年回到村里养羊。5月30日,记者在简易羊舍见到左鸿飞时,他正开着三轮车,拉了一车树枝。

  为何返回农村?左鸿飞说,一方面是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和90岁的奶奶,另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给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

  为何从事养羊?左鸿飞说,2008年从部队转业后,自己经过商、搞过建筑,但没有种过地。他想从要求较低的养羊入手。

  目前,养了49只山羊的左鸿飞,准备慢慢扩大规模。他看中了乌审旗的牧草资源。“我想把那边的柠条、苜蓿调回来,搞家庭牧场。”他说。

  ▶样本情况:西左界村的特色种植和养殖业都需要较高的技术支持,仅香瓜的育苗、授粉、病虫害防治就是门“大学问”。小农户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难题?

  ▶路径选择:科技特派员在西左界村发展香瓜种植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了他们“有求必应”的力量。

  左子宏之所以今年温棚香瓜收入最高,是因为他实施了一项新技术:把香瓜吊起来,运用了香瓜整枝吊蔓技术。

  左子宏听从科技特派员的建议,今年把香瓜像黄瓜一样吊了起来,结果产量更高,口感更好。“去年一个棚产1000公斤,今年吊起来,产量上了1500公斤。”左子宏说。

  “因为很费工,所以一开始实施的人并不多。经过几年的实践,有人尝到甜头,越来越多的农户使用这项技术。”西左界村科技特派员、榆阳区园艺站副站长孟子亮说。

  种植香瓜带来的收益,让农户们在方方面面都更用心。产量、口感的提升,也与他们在肥料上的精挑细选分不开。

  今年,左子宏除了上很多羊粪,还试着把粉碎后的黑豆用来给香瓜施肥,不仅增产,香瓜还比以前更甜。这项技术也来自于农业技术部门的推广。为了加大对农户的技术支持,榆阳区农业农村局、园艺站从2014年开始,进行了“榆林北部风沙区芝麻香瓜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科研项目。经过两年的研究与实验,得出了从品种选择、育苗时间、环境,到蜜蜂授粉、嫁接、绿色防控病虫害等8项技术,并全面推广。

  记者在西左界村发现,温棚里都摆放着蓝黄板,还有太阳能杀虫灯。孟子亮说,为了尽量实现绿色防控,减少农药的使用,他们推广了防虫害的蓝黄板和太阳能杀虫灯,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农业病虫害对农业危害巨大。西左界村自从2013年开始发展的大棚香瓜、蔬菜之所以能年年丰收,离不开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下功夫。

  农户们如何解决病虫害防治这个专业问题?左子宏说:“手机是个好东西,出现毛病,拍个视频给科技特派员发过去,当场就可诊断。情况复杂或问题大的话,特派员自己就开车上来了。他们很实在,真的是有求必应”

  ▶样本情况:西左界村古城界组8年前自发开始的苗圃种植,占用了条件最好的土地,却市场饱和,效益很低。如何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新的产业?

  ▶路径选择:红石桥乡进行了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民用零散的耕地、林地入股,化零为整,成立了很管用的合作社,为发展葡萄等新产业创造了条件。

  6月1日上午,西左界村古城界组10多个葡萄种植户在出苗不久的葡萄地里开会。他们刚刚从邻近的横山区某葡萄园参观回来。那家企业化运作的葡萄园雇的人不好好干,让他们对合作管理好葡萄园更加有信心,而那家企业冷库里滞销的葡萄又让他们担心葡萄将来的销路

  榆林地大,西左界村也不例外。靠南的古城界组,已经不属于风沙滩区,而属于半山区了。过境河流硬地梁河,让古城界组有了一部分自流灌溉的川地。8年前,村民就纷纷在川地搞起了苗圃。但随着各地苗圃的普及,这一创收产业的利润大不如以前。这几年,古城界组一直在谋划产业转型,种植鲜食葡萄就是古城界组产业转型最大的动作。

  鲜食葡萄园能以一个农业项目得到政府部分补贴并实行,得益于集体产权制度在古城界组的推行。由于川地地块的土质最好,几乎组内家家户户有承包地,少则三分,多则五亩。100多户的承包者让这片膏腴之地的整体利用非常之难。

  2018年,红石桥乡按照榆阳区的统一部署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农户的承包地按亩入股,重新“合”在了一起,成立了经济合作社。合作社随后将这片川地规划为葡萄种植园,由26个农户承包。

  6月4日晚上,古城界组的村民又一次开会议事,商议合作社的林下黑毛猪散养场建设承包事宜。占了半座山的林下黑毛猪散养场能开辟,也得益于产权制度改革和合作社的成立。榆阳区农业农村局给合作社和林下散养场补贴了30万元。村民们商议的,就是谁来建设、承包价格、谁来承包的事。经过许多个大嗓门、小嗓门3个多小时的讨论,承包价格定了下来:一年10万元。

  村民李应碧说:政府补贴建设费用,村集体和合作社承包出去有了稳定的收入,村民又可以承包经营或入股赚钱,再给社会生产出好东西这是国家、集体、农户、社会共赢的事情。

  榆林市政协副主席、榆阳区委书记苗丰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的合作社正在搭建起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桥梁,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富裕带来深远的影响。

  6月1日,古城界组农户商量着怎么合作栽种、管护葡萄园的事儿。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韩承伯摄

  《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富裕小农户。支持小农户,是深沉的情感,也是理性的关怀。

  从红石桥乡的西左界村,到小纪汗的沙柳林,一张张黝黑健康的脸上,是笑容,是依然的质朴,是人们记忆中的乡亲模样

  一些基层干部更喜欢到企业去,涉农资金也更喜欢到企业去。但是,更需要资金、技术、市场帮助的,是千千万万个体力量微弱的小农户。

  有些地方投入数千万元财政资金补助“大企业”,但最后这些企业门可罗雀,经营不善,无人买单,而普通农户建起的较高标准羊舍却很难获得补助。

  支持企业还是支持农户?实质是选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还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问题。

  榆阳区的答案是,如果企业真的能带动农户,成为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农户和未来的桥梁,可以支持企业。但更普遍更多支持的,是农户和以农户为主体的合作社。

  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态度和行动,可以从榆阳区5月31日的一次现场会管窥。在这次涉及3个乡镇8个点的观摩会上,榆阳区委、区政府要求不看老典型、旧点子,要看新典型、新点子、新现场。

  榆阳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因它而生的合作社,从预期目的和政策执行来看,是在对资源,尤其是土地的利用追求效率,也想兼顾公平。

  这项革新,在尊重自然、尊重传统、尊重情感等方面值得关注。追求效率,会不会忽略了部分人的需求?大干快上,会不会造成过度开发,漠视了大自然的呼声?统一标准,会不会罔顾了个性,破坏了乡村田园牧歌之美?

  能否真正支持小农户,不仅事关农民致富、农业发展、乡村振兴,也关系着人心,关系着基层的党风政风。因此,支持小农户应该像作风建设一样,春风化雨般融入基层干部的理念中,形成自觉而持久的行动。

  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中,更需要理解、关爱小农户,这是对他们,也是对所有人的负责。

  村办幼儿园和小学是西左界村最引人瞩目的建筑。绿色外观的城堡式建筑,不亚于大多数省会城市的幼儿园,活动场地之大更是令人羡慕。

  在大多数乡镇都只保留一所乡镇幼儿园、一所乡镇中心小学,许多家长来回十几公里接送孩子,甚至不得不让小学低年级孩子住校的陕北农村地区,西左界村的村民能在家门口送孩子上学,难能可贵。

  西左界村能办起一个幼儿园,得益于农业收益的稳定增长,使大多数农业人口依然留在农村。但能保留初段小学,却由于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的坚持和担当。

  2017年,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局准备撤掉西左界村的初段小学。“当时幼儿园和小学都在一个楼上,已经有200人的规模。考虑到刚刚开始两孩化,年轻家庭一般都有两个孩子,有的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撤了以后一些家庭要往这里送小的,还要往10公里外的镇上送大的为了减轻村民的后顾之忧,我请求把一二年级保留,得到了教育部门的理解。为了符合幼儿园与小学分离的要求,村上出资20多万元另外建了4间教室,终于保留了一二年级。”西左界村党支部书记左子团说。

  目前,西左界村初段小学两个年级有学生50多人,再加上幼儿园共130余人。

  虽然依然存在生源流向城市的趋势,但西左界村在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对凝聚当地农村人心、稳定农业人口来说,是一枚定海神针。致富能手左建龙说,村民们之所以能把主要精力用在发展产业、致富上,也与保留了学校,减少了因为上学产生的不必要折腾有关系。

  左子团说:“村党支部、村委会的任务,就是要让大家安居乐业。教育不仅关系着孩子的未来,也关系着家庭的现在。既然教育关系着人心的凝聚和乡村的发展,我们就要把教育事业办起来。”(记者 韩承伯)

  声明:转载本网站原创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广告运营:西安商网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恺翼网络 网站法律顾问:陕西辰玮律师事务所 周晓峰 律师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