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从化区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从化发挥产业园七

招商引资 2019-09-16 08:04100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从化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东北面,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花卉种植。自省委省政府2018年3月部署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工作以来,广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到从化、南沙、番禺等主要涉农区开展实地调研,在2018年印发实施《广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并要求各区因地制宜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那么,从化区政府是如何建设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呢?近日,由中国农村杂志社、农民日报、羊城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组成的广东省省级产业园专题报道组一行人前往广州市从化区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考察,深入了解产业园建设近况, 探秘花卉产业园建设的法宝和亮点。

  2019年6月6日,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文件,广州市从化区花卉产业园正式纳入珠三角地区自筹资金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据了解,从化区花卉产业经过十几年的经营,承接了芳村、顺德、南海等花卉生产企业,成为广州较大规模的新兴花卉产区,多肉植物和小盆栽产业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目前,国内小盆栽的展览、行业交流、流通主要依托从化发起,2017年从化年花卉种植面积达到2.61万亩,产值达到46692万元,其中小盆栽产量占了全国60%以上,在行业内起到引领作用,价格是全国市场的标杆。随着省级产业园建设的积极推进,从化区花卉产业园正逐步克服发展瓶颈,渐入佳境。

  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的花卉基地,数万亩花卉正静静地等待着花市的到来。在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从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和产业园相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专题组一行率先对从化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了考察。

  从化区农业农村局邓伟琴副局长在采访时告诉专题组。“从2018年开始,从化区就成立了以区政府领导为组长的产业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园长(组长),实行园长负责制,由副区长担任副组长,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对全区农业产业园建设进行统筹协调和战略谋划,编制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规划。农业农村局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作配合,共同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实施。”

  “我们从化区还创建了产业园建设的工作机制,两周一例会、每月一汇报。具体情况是这样的,由分管农业的副区长牵头召开周例会,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听取工作汇报,共同研究解决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召开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作例会15次,区委、区政府召开现代农业产业园专题研究会8次。”从化区农业农村局邓伟琴副局长补充道。

  此外,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专题组:“农业是比较弱势的产业,需要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扶持和社会资本的投入,为此,从化区制定了一整套针对产业园建设的政策体系。”在土地流转的方面,2019年,从化区出台了《从化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加大土地流转的扶持力度,提高财政对土地流转的补贴数额,对符合条件且流转期限3年以上的区财政最高一次性给予650元亩,其中补助转出方每亩400元、转入方每亩200元、第三方流转服务机构每亩50元。

  在资金扶持方面,从化区政府制定了《广州市从化区加快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方案》,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连续三年投入资金,用于扶持从化区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有效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园产品的销售流通。从化区农业农村局邓伟琴副局长表示:“从化区还对全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用地的需求开展申报审核,并积极争取广州市在乡村振兴1000亩建设用地指标中优先安排。”

  据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广州市从化区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总体布局为“三区、三心”:“三区”包括花卉种植生产示范区、花卉乡村休闲旅游区、花卉加工物流交易区;“三心”包括花卉科技研发创新中心、花卉企业双创孵化中心、产业园综合服务中心。花卉产业园将依托从化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园区为支撑、企业为引领、合作社为纽带,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度,完善种植、销售、服务体系,推动苗木花卉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打造花卉产业园区示范区、珠三角花卉景观休闲旅游区、岭南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

  据了解,作为从化花卉产业园核心区的万花园内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大型花卉企业的落户和产业聚集,使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势头呈良好发展态势。近年来,园区花卉苗木产值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整个万花园区的产值约为6.5亿元,其中花卉产值约5亿元。

  此外,作为珠三角自筹资金建设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花卉产业园项目建设总投资为94286万元,其中申请市财政补助5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其余95%为企业自筹及社会投资等。从化区农业农村局邓伟琴副局长说道:“产业园建设完成后,预计年花卉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至2020年引进花卉生产企业将超过50家,每年的花卉生产、物流、休闲的总产值超过6亿元。”

  从化区农业农村局邓伟琴副局长接受专题组的采访时表示,从化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从化城郊街道及吕田镇现有的花卉生产基地为基础,瞄准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方式,进行中高档盆花和切花、花坛与庭院盆草花的生产,建设花卉标准化种植示范区。在科技方面,产业园将建立一个现代花卉科技创新中心,以高等院校和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发挥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各自的优势,形成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打造花卉产业推广、产品研发平台。同时,邀请专家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并吸引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利用资金和技术加快培育本地有实力的相关企业,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区农业农村局邓伟琴副局长告诉专题组:“作为花卉产业园的实施主体之一的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多年来致力于花卉品种创新研究,目前已培育出红掌、凤梨、蝴蝶兰等2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新品种,并先后取得广州市科技进步等近30项科研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

  在采访过程中,广州市农业农村局、从化区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和专题组一行前往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广州市绿宝轩园艺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考察。在该公司的一个生产大棚里,一盆盆红掌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操作台上,产业园的工作人员拿着一盆红掌向专题组介绍小盆栽的销售情况:“从化花卉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领先,每年有50多个名、优、新、特高档花卉品种的1000多万株优质花卉种苗推向全省、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其中红掌种苗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政府大力推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提高产业园主导产业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目前,花卉产业园培育的培红掌、凤梨、蝴蝶兰、多肉植物等花卉品牌享誉全国,今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花卉产业园选送的花卉展品共有16个产品获奖。产业园内还有着全国最大的多肉单体生产企业之一,开花类盆栽品种数量及质量均领先于全国的同类企业,多个盆栽品种曾获广州市 花王称号和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特等奖。”工作人员补充道。

  专题组走访后了解到,花卉加工物流交易区是产业园核心区,利用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运用“互联网+”模式发展产业园区花卉交易物流业。围绕花卉这一主导产业,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产品展示、销售、贸易、流通,宣传、交流、推广的场所和平台,形成花卉苗木“生产-销售-流通”一体化,缩短产销环境和距离,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园区聚集农产品加工企业、仓储物流企业,形成加工企业集群。

  “我们的花卉产品很多通过电商销售的,卖的非常好,订单非常多。”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告诉专题组:“以前产业园货物的物流成本非常高,大多数是公司自己组建一个车队,对企业来说负担太重。当地农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通过小盆栽协会自行建立了一个专业运输团队,专门为产业园的企业服务,企业就把原本物流运输的业务交给了当地的运输车队,这样就节省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据了解,从化区花卉产业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此背景上建设的花卉乡村休闲旅游区以展示花卉产业相关的科学知识,农耕历史文化,生态、环保等自然知识和设计动手生产、体验活动为主题元素,以儿童、青少年学生及对农业知识、科学自然知识感兴趣的城市游客为主要服务对象,兼顾知识传播与休闲娱乐双重功能,为游客提供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

  除此之外,产业园在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旅游观光项目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使花卉产业链不仅在纵向上得到发展,而且在横向上也得到延伸,园区管理规范、效率高、服务水平高,旅游产品丰富,预计每年客流量达到180万人次以上。

  当地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专题组,产业园还建设了花卉企业双创孵化中心。通过以双创孵化中心和农业企业为主的平台载体,聚集要素、共享资源、产业关联,为农村双创提供见习、实习、实训、咨询、孵化等多种服务的模式,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政府相关部门应成立专项基金,助力园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成果转化,推动从化花卉产业发展。鼓励科研院所、大学研究人员将成果课题在园区进行转化,促进年轻科技人员和外来科技人员进入园区创业,并给予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或金融贷款倾斜支持。

  据了解,2018年,园区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比2005年成立之初提高了7倍。园区积极推动土地流转、退果还田工作,土地租金从2005年每亩500-600元提高到目前每年每亩1500-2000多元,增加了农民的地租收入。此外,园区企业入驻也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目前园区企业年均可解决当地农民就业约3000人次(含临时劳动力)。园区建设同时带动了旅游业和周边餐饮业、农副产品销售的发展,2018年,园区共接待各地游客约150万人次,大大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