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农业生态别墅

农业技术 2019-07-03 20:4081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2006年,北京市曾提出在全市兴建现代都市农业,此后一些地方开始打造农业生态园。在建设过程中,一些开发商在农地上建起了大量的房屋对外出租,租地一般为几十年,一排排隐藏在生态大棚下的农家别墅拔地而起。被称为“农业生态别墅”。

  从农业生态园到农家别墅的流变,有着强劲的内在利益冲动。“村民受益,业主舒心,开发商和村委会也有利可图”,挂在开发商嘴边的这句话,述说着农家别墅曾经的皆大欢喜。也正因为这样的“多赢”局面,让所有参与的主体都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些本应知晓的常识:土地流转还未充分市场化,坚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不容任何名义的逾越。农家别墅在破土动工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贴上了“非法”的标签。

  从相关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频遭突破,到各方利益主体的无所顾忌,利益因素不过是“添加剂”。政策的游离不定,监管的时有时无,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其一,相关部门对违规建设的监管缺少即时性。既然是确定无疑的非法建筑,在生态房兴建之初就应给予最严厉的封杀。防患于未然,其实是成本最低、成效最显著的一种管理。让人不解的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生态房从零星的现象,逐渐演变成一种商业投机行为,居然没有遭遇过真正强有力的制止。

  其次,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是一种隐患。关于生态房的政策依据,开发商与相关部门各有说法。在生态房的管理上,各级政府以及不同部门之间,存在着模糊不清,甚至相互打架的现象,相关政策没有显示出应有的刚性。这便给资本的介入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最终演化成一个利益涉及广泛的社会事件。

  至关重要的是,负有监管之责的相关部门始终没有明晰的态度。从开发商的“巨大想象空间”,到镇政府的“只能政策引导”,再到眼下的“封杀令”,反映出监管部门所释放的信号缺少执行力。镇政府表示,“光叫停就不下10次”,看来是有心无力,其背后,有一种力量在牵制。

  当务之急,首先是恢复被占土地的耕地性质,继而启动问责制,最后,还应从中吸取教训,避免历史的重演。毕竟,这样的代价太过沉重了。

  “村民受益,业主舒心,开发商和村委会也有利可图”,这所谓的“一举多得”是生态房开发商经常挂在嘴边的词,也是生态房自2008年以来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的根本原因。

  由于生态房地处郊区,地租远远低于城区,开发成本较低,另外加上城市居民重返田园的意愿十分强烈,这使得生态房从2008年以来相当火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北京京郊各区县就涌现出1万余栋生态房。

  农业生态别墅园,是一条以牺牲耕地为代价组建起来的“食物链”。现如今,生态房已确定要被强拆,刚刚形成的“食物链”也将随之断裂。

  北京市农业生态别墅及类似居民区有一万多家。在高房价背景下,宣传“十几万就可以买到五百多平”的近郊“农业生态别墅”诱惑力巨大。此外,农业生态别墅另一“优势”是规避小产权房风险。

  “农业生态别墅”开发者强调其是建设生态农业园,购房人与开发者签订的是数十年的租地合同,不违反国家禁止农村宅基地买卖和严禁破坏耕地的规定,被占地的农民每年可领到一笔补偿金,不用担心有人找麻烦。

  “农业生态别墅”一般在规划图纸上标明的是配套用房,但其实际是按照住宅的标准建的,或在耕地上建几间简易房由承租人拆除,根据自己的爱好重盖。实际上属于变相的房地产开发,易造成耕地流失。

  “农业生态别墅”由于是近几年开始兴起,公众对其可能带来的纠纷并不了解。法官认为,《物权法》保护的是合法的物权。由于“农业生态别墅”性质不明确,法院很难用保护住宅的标准来维护承租人的权利。

  此外,“农业生态别墅”购房者实际签订的是租地合同,如国家在承租期间对耕地进行征用,承租者能否得到补偿将是个难题,比如在土地上重新盖房的承租者,其盖房投入能否得到国家补偿将存争议。

  法官提醒说,在租地合同发生纠纷时,如果法院认定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确认租地合同无效后,承租者的前期投入无法退还。

  2009年4月份,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下达封杀令,要求各区县政府全部拆除违规农业生态园,停止占用耕地,对于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刑责。2009年5月份,京郊各区县政府纷纷酝酿大面积的强拆对策。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下达封杀令,要求各区县政府全部拆除违规农业生态园,停止占用耕地,对于变相搞房地产开发的单位和个人将追究刑责。 2009年5月份,京

  郊各区县政府纷纷酝酿大面积的强拆对策。北京全市至少有1万余栋生态房。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这些业主均面临索赔困境。

  据了解,生态园强拆之后将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业主购房款打了水漂,村民租金面临被收回,施工队工人拿不到工钱等等,更主要的是,已经被破坏的耕地由谁来复耕?这笔巨额资金由谁来垫付?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魏成林在2009年4月21日的一次公开讲话中谈到,作为国家首都的北京市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底线,严禁各区县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名义占用基本农田,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不得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搞现代农业或设施农业为名,在基本农田内建设永久性建筑或进行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活动。

  从各区县所采取的措施来看,开发商是生态房的建设方,均须为所有损失买单,但事实情况是,开发商经过此次强拆,实力大大受损,已经资不抵债,而有些开发商干脆玩起了“蒸发”,因此,执行难度很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表示,农业生态房经过强拆、土地复耕等一系列问题后将逐渐演化成一个社会问题,村民、业主的利益不仅将无法得到保障,这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人力、物力、土地的浪费也将变得十分严重,涉及金额恐怕要高达数十亿元。

  沈杰认为,其实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将其扼杀在萌芽中,政府应该在生态房兴建之初即下达最严厉的封杀令,严令禁止占用耕地建房的行为发生。此外,政府还必须构建一套土地预警和实时监管机制,一旦发现有打着生态园旗号搞房地产开发的行为发生,当即勒令停工整改。

  他表示,生态房强拆之后,政府还应该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被占用的土地及时恢复耕地性质,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