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认清优势劣势 找准定位路径——关于建设现代化

农业技术 2019-04-30 15:36195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近期,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芯两带三区”发展战略,武汉、重庆等多地也提出把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确定为首要工作任务,这对全国有一定的启示和带动作用。从国内外先进地区走过的道路来看,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有一批结构优、质量好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作为支撑,产业不能集聚,发展必定是不可持续的,没有企业产业的高质量也就没有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湖北省宜昌市发展质量效应不断提高,但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资源环境人才约束加剧,中高端产业和龙头企业偏少,服务业发展不够,产业集中度不高,缺少真正代表宜昌品牌形象的现代产业集群。

  宜昌要想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清楚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路径,构建什么样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是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依据宜昌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通过内外部环境分析,“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交通区位优势,建设山水特色、至优至美、宜业宜居宜旅的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应该成为宜昌的愿景和要培育的核心竞争力。培育这个核心竞争力,就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为之集中各种资源,推动宜昌高质量绿色发展。

  以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培育城市核心竞争力。“高质量绿色发展”就是政府牵头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质量进步活动。实现路径是推动企业走以质取胜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发展绿色产业集群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与宜昌特质相符合且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推动城市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城市规划建设质量提升,建设绿色生态宜昌;让生态与发展良性互动,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质量提升绿色发展构筑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品质。笔者认为,要不断践行“高质量绿色发展”理念,重新审视城市发展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文化精神,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运用“经营城市”的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完善推进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运用现代绩效管理方法),从国内外寻找与宜昌资源禀赋相近而发展大大优于宜昌的城市作为标杆,将同等发展水平城市作为竞争对手,建立对比监测指标体系,对标寻找不足补齐短板、拉长长板,推动工作,以赢得发展主动权。

  因此,宜昌要抓住并用好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科学谋划产业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以及武汉、重庆重点发展的产业,围绕培育产业差异化和特色产业竞争优势,一方面要抢抓机遇强化既有的优势,加强交通、环境、城市和人才建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同时举全市之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和招才引智,打造创新创业之城,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完善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

  以培育引进绿色产业集群完善现代化生态产业体系为抓手,增强产业竞争力,打造产业品牌。一是培育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集群。着力提升柑橘、茶叶等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大力推动特色产业品牌化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和国家地理标志品牌。

  二是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和绿色传统产业集群。围绕重点发展机械、生物医药等产业和石墨磷矿页岩气等资源优势,按照上游抓研发创新、下游抓补链成群的思路,在已有的优势产业上延伸产业链,培育3~4个绿色产业集群。

  三是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培育绿色产业集群。要转变招商理念,按照“一县一区一品(几品)”为重点的思路发展县域经济,开展产业链招商,优先引进先进制造产业,引进培育2~3个绿色产业集群。

  四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对于宜昌来说,传统产业升级比一味向新兴产业转型重要。要走出“价值链低端”,淘汰落后产业,限制传统化工、建材等产业发展;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化工建材产业,引导化工企业围绕新材料发展并向精细化工园区集中,按照绿色产品方向或向国内外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强的地区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

  各级党委政府要统一思想,上下联动,系统推进。应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遵循产业发展不能太重的原则,加强规划引导,出台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和方法措施,要完善产业链,引导上中下游产业协同,产学研融通,构筑产业链质量,优化绿色产业园区设计和解决水电热配套等瓶颈,营造良好的绿色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支持企业联合组建市质量发展促进会,推动企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培育引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和提升质量技术水平为重点,促进相关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宜昌作为三线城市要围绕发挥特色优势,以发展绿色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确立引进和培育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

  一是着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现有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优势企业上市,培育龙头企业,促进绿色产业集群发展。优先引进中高端、竞争力强、关联度大的龙头企业,带动新的产业集群发展。

  二是要推动企业走以质取胜创新驱动之路。把实施卓越绩效模式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抓好中小企业质量提升,通过技术、质量、品牌、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导企业做优做大做强,追求卓越。

  三是大力引进和培育知名品牌。要坚持扶持做强地方名牌产品和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两手抓,加大产业示范区和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打造一批企业和产业知名品牌,推动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综合分析来看,宜昌应该在已具备一定领先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以及新兴产业中确定要重点发展的绿色制造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制造业品牌,譬如食品生物及新材料、医药、医疗用品及包装材料、茶叶、白酒、钢琴及相关文化产品、新型建材产业集群等等。

  以打造“三峡宜昌”城市旅游品牌为核心,努力实现单纯景区旅游向城市旅游转变,推动服务产业集群发展。一是完善和优化城市旅游功能,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在城市建设一批能吸引留住游客的项目,增加旅客停留时间,实现城市和景区旅游相互促进的大旅游格局。譬如在江南建设沿江观光栈道、与三峡公司合作建设世界水电体验博物馆等。加强与张家界、神农架和恩施等地旅游协作,形成旅游集散中心和连片效应。

  二是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发掘水电、钢琴、白酒等有文化内涵的产业和屈原、昭君、峡江等文化IP的内涵,提升“三峡宜昌”旅游品牌文化影响力。

  三是推动城市品牌建设。开展“三峡宜昌”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策划和宣传推介,不断培育城市文化、产业企业、名景名人名店等品牌,完善城市旅游服务设施,加大全国三峡水电旅游知名品牌示范区和旅游标准化城市建设力度,打造“三峡宜昌”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城市旅游品牌,扩大宜昌在全国全世界影响力。

  四是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营造服务业发展良好环境,抓好服务质量提升工程,优先引进培育旅游康养、交通物流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发展金融、电子商务、科技孵化器、技术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现代资本主体和市场,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创业之城,为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和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和人才发展环境,着力解决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动能,实现人才建设同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一是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营造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着力集聚创新创业人力资源。要推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要制定产业发展紧缺人才需求目录;探索柔性引智方式,促进人才、项目、企业的有机结合。

  二是要充分发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牛鼻子”作用,营造“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要集聚要素、协同创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龙头企业牵头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形成集成创新能力,通过创新链推动产业链集群式发展;要结合宜昌特点和优势,举全市之力争取国家重点项目和科技专项、平台等落户宜昌,打造创新高地。要大力扶持科创型中小企业发展和推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落户宜昌。由政府或龙头企业与高校合作利用三峡质检中心等现有检验检测资源建设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社会组织尤其是产业发展和质量技术社会组织发展,由龙头企业牵头成立行业协会和技术创新联盟,积极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抢占行业制高点。

  加强交通、城市和生态建设,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品质,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城市美环境好、山水特色、交通区位优越要成为宜昌的优势和亮点。各方面质量好就是最大的投资环境,要开展工程、服务和环境质量提升行动,为人才和好企业好产业进的来留得住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让宜昌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要站在促进产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加强交通、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一是要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在新城规划建设中要突出山水园林特色和半山半城特质,以绿色标准做好城市规划建设,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和国际化。

  二是要着力完善城市发展空间布局。要重视江南新区的规划建设,严禁挖山建项目,通过启动一批公共交通等设施吸引资本投入建设项目,把江南新区打造成高档住宅休闲旅游度假养老产业区。要全产业链全地域地谋划宜昌“产业地图”,打造特色分工、区域和产业协同、产城融合、“一县一区一品或几品”为重点的产业空间布局。在猇亭逐步实施绿色产业置换,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西陵、伍家和点军区要大力发展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工业。

  三是加强交通规划和生态建设,打造一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建设美丽宜昌。(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市场监管局)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