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区域农业规划实验报告册

农业技术 2019-08-06 07:4293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区域农业规划实验报告册_天文/地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区域农业规划实验

  一、实验目的 深入掌握区域农业规划布局的原理和方法, 熟练运用该原理和方 法对特定区域农业进行规划。 二、实验内容 1.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2.农业区域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3.农业生产基地规划布局 4.农业产业化 三、实验仪器设备 四、实验步骤(实验详细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可加页) 五、实验结果(实验数据表格和实验数据处理,可加页) 目录 (一)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二)农业区域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三)农业生产基地规划布局 (四)农业产业化 (五)结合韶关市现状进行农业规划分析 一、区域农业规划布局 (一) 、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气候:①光照条件(强度); ②热量影响作物的生长期和耕作制度; ③降水量的多少和季节分配是否适合农作物生长; ④昼夜温差。 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它通过光照、热量、水分影响农业生 产。光照的强弱、长短影响农作物的种类、产量,影响植物的生长发 育、开花结果;热量是决定农作物分布和复种指数的重要因素;水资 源主要指大气降水和地表的湿润状态, 降水的季节分配对农业生产至 关重要,不同的干湿地区适宜不同的农作物分布。例如,长绒棉的生 长需要特别强调光照条件;湿润、半湿润地区一般可发展种植业;干 旱、半干旱地区可发展灌溉农业或畜牧业等。 (2)地形:①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和机械化作业;②丘陵缓坡(坡 度小于 25°)适宜发展梯田农业;③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④沿海滩 涂可发展海水养殖业。 (3)水源:主要是灌溉用水是否充足,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 (4)土壤:土壤的酸碱性、肥力是作物生长的基础。如酸性土壤 适宜种茶树、柑橘,碱性土壤适宜种甜菜等。 此外,还要结合农作物的生长习性选择具有适宜条件的区域。 自然条件对布局影响的特点: ①影响着农业并综合作用于农业布 局;②具有“单项否决性” ;③因农业具体部门不同、作物不同,对 各种自然条件的要求也不相同。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市场: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如矿区周围、 城郊发展乳畜业、园艺业。 (2)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对易腐、变质产品影响较大。 (3)政策: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和农产品种类。 (4)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着农产品的成本 和质量。 (5)科技:培育良种,提高产量,扩大种植范围;利用农业科技, 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农产品保鲜、冷藏 技术等。 3.注重某种农业布局对区位因素的特殊需求,综合经济效益进行区 位选择 例如,对小范围农业区位选择可进行如下分析 主要区位、主导区位、限制性区位: 4.农业的技术经济条件分析 1) 农业劳动力条件 2)农业技术装备 3)农业生产技术 4)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 5.原有的农业基础 (1)农业发展规模、水平与发展速度,生产总投入和产出,历年发 展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中原因,为分析农业发展方案提供依据。 (2)农业生产结构、总体布局态势与土地综合利用情况。 (3)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商品性生产与自给性生产、集中种植与 分散种植等关系及其历史演变规律。 (4)农业生产条件变化与农业资源开发程度变化。 (5)农业收入分配与消费状况。 (二)农业区域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1)农业区域专业化是以区域自然条件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为依据而实施的。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程度 取决于区域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在农业 专业化、区域化同时,也必须进行综合发展 。 (2)各个区域应明确发展的重点,以一种或两种农业部门,一种或 两种作物作为发展经营重点,但要兼顾一切可以发展的其它农业部 门。 (三)农业生产基地规划布局 农业专业化生产基地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生产条件好,土地集 中连片,生产规模较大;②技术装备条件好,有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 和丰富的生产经验, 劳动生产率高; ③生产水平高, 单位面积产量大, 尤其是土地潜在生产能力大;④农产品按人均占有产量产出商品率 高,商品量大。 确定农业专业化生产基地时, 必须确定区域内粮食自给率和当地 粮食增产的单产水平,计算出应确定的粮食种植面积(即基本农田) , 余下的可安排其它经济作物或建设农业专业化基地。 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总体上讲,区域农业规划应本着农业生产地 域合理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①较大地域范围:既有专业化部门,又与多样性、综合性相结合; ①较小地域范围:可以充分发挥地区的有利条件,发展优势部门,实 行专业化、区域化生产。 (四)区域农业产业化 (1)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1)生产组织 ;2)经营方式与内容; 3)经营目的;4)具体实施 (2)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和意义: 1)有利于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克服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矛 盾; 2)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业,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4)有利于利用产业化的组织载体,吸引金融资本向农业产业流动; 5)有利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步伐,实行农业产业化 解决了小规模经营与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矛盾。 (3)区域农业产业化要求和条件: 1)要有相对的资源优势 2)主导产品要有较高的商品率 3)要有系列的开发项目 4)有运作灵活的产业化组织载体 5)建立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 (4)区域农业产业化基本组织形式: 1)“公司+农户”模式 2)“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3)“专业批发市场+农户”模式 (五)结合韶关市现状进行农业规划分析 大东山石人嶂山系沿翁源县的北部边界穿越韶关市, 精妙地将其 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为属南亚热带气候的翁源县和新丰县,北部则为 属中亚热带气候的韶关盆地。 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 气候宜人。 韶关市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和 东南季风。四季特点为春季阴雨连绵,秋季降水偏少,冬季寒冷,夏 季偏热。年平均气温 18.8°C―21.6°C,最冷月份(1 月)平均气温 8°C―11°C,最热月份(7 月)平均气温 28°C―29°C,冬季各地 气温自北向南递增, 夏季各地气温较接近。 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韶 关盆地地形复杂,地势落差大,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坡向山地的气候 会有很大差异。一般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地气温垂 直递减率约在 0.45-0.75 ℃/100m 之间。 降雨量则往往随高度的增加 而增加,其增加率一般为 400~100mm/100m。中国科学院结合作物生 长条件,将韶关盆地划分为 5 个垂直气候带:400m 以下,双季稻能正 常生长;400~600m,单、双季稻过渡带;600~800m 单季稻;800~1100m, 不适宜种水稻,可用作林区;≥1100m,一般只宜辟为保护区。 年太阳辐射量低,光温资源配合好,光能资源有效性高。降水时 空分布不均,雨热基本同期,有利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全年无霜期 310 天左右,年日照时间 1473—1925 小时,北部乡镇冬季每年均有 降雪。雨量充沛,年均降雨 1400―2400 毫米,3―8 月为雨季,9―2 月为旱季。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夏 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需兴修水利。韶关盆地是广东省典型的秋 旱受灾地区。旱灾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损失重,严重阻碍了特 色农业基地建设和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韶关盆地农业旱灾孕灾环境 复杂, 致灾因子多样, 承灾体脆弱。 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或汛期, 秋、冬蒸发强烈,灌溉能力不足,水资源利用率低,种植结构压力大 等是其主要原因。韶关盆地农业旱灾以秋旱为主,偶有夏秋连旱和春 旱抬头,近 10 年来随着蔬菜种植的发展,冬旱呈现日趋严重态势; 成灾率、受灾率一般都较高。 韶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盆地分布其中,平原、台地面积 约占 20 %,适合发展耕作业和林牧业。例如:马坝油粘米依靠当地特 有的土壤、水质、气候和人文等因素,运用独特的选育、加工工艺进 行生产,米质观感晶莹光亮,富有光泽和油质感。曲江区马坝镇位于 韶关市区南部,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南倾斜,属丘陵地貌的地理位置。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20.1℃,年降水量 1600 毫米。该镇水 资源丰富,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从而提高了马坝油粘米的品质。 图为韶关盆地地形图 韶关盆地的水文环境具有如下特征:A 水量:河流众多,水量丰 富;暴流性明显,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雨季尤其是暴雨天气一旦到 来,极易导致洪峰拥塞,水位暴涨,泛滥成灾;韶关盆地水资源在空 间上具有由北向南递增、山地水资源多于河谷盆地的分布规律,季节 分配也很不均匀; 常流量较好, 水量平衡强度大。 B.水质: 砂量较小; 总体水质较好,局部河段受到污染。C.水能:韶关盆地河流水量足, 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按照我国普遍应用的土壤分类系统,韶关盆地有 8 个土类,14 个亚类,40 个土属,138 个土种。成土母质有花岗岩、变质岩、砂页 岩、红色岩系和石灰岩等。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壤风化淋溶 作用比较强烈,有机质分解迅速,普遍呈酸性反应,pH 值在 4~6 之 间。 一般丘陵山地的有机质层厚度为 11~17cm,有机质含量 2.0~8.5%, 自然肥力较高。红壤是韶关盆地地带性土壤,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 海拔 350~400m 以下的地区,是农业开发利用的主要土壤类型。黄土 壤分布于 350~800m 范围内,这类地区主要是林业和某些药材的生产 基地。海拔 800~1150m 之间为黄壤分布区域,适宜于发展林业。海拔 1150m 以上则为南方灌丛草甸土分布区域,一般只宜作为保护区。土 壤的垂直分带和气候垂直分带大体上是符合的。 在地势较低平广阔的 宽谷和河谷盆地,广泛分布着由各种沉积、洪积、冲击物经人为耕作 后发育而成的储育型、 潜育型、 沼泽型水稻土。 水稻土的土层较深厚, 土壤肥力一般较高。 韶关是广东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和第三产业也有 相当的规模。 韶关盆地现已形成了以采掘、 有色金属冶炼、 钢铁工业、 铸锻件、建筑材料等资源型行业组成的重点产业;以机械制造、轻工、 纺织、石油化工、电力等五大行业为主的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技术、 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医药等行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 韶关农业优势明显, 气候资源优越, 人均耕地面积在全省排第一。 由于近几年加强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生产持续增长, 2005 年实现农业总产值(当年价)98.9 亿元,确立了蔬菜、优质 稻、优质畜禽、优质鱼、特色水果、竹类、烟叶等作为全市农业七大 主导产业,形成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特色,蔬菜已发展成为继水稻后 的第二大作物;优质稻面积已占全市水稻总面积的近七成,总产达 53 万吨;优质畜禽如三元杂交猪、山地养鸡、山上养羊等和优质鱼得到 很大发展;特色优质水果如沙田抽、三华李、一六李、奈李、青梅、 大果批把等面积达到 22 万多亩,占水果面积近 50% ;丛生竹、毛竹 林和烟叶发展迅速;七大农业主导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近八 成。 2013 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16.4 亿元,农业增加值 131.3 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 9584 元。优质水稻、蔬菜、畜禽产品、 烟叶、水产品、水果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生产基地不断扩大,特色农 产品如南雄板鸭、张溪芋头、火山粉葛等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主导产 业和特色产业逐步向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集约化的生 产方式转变。 且与珠三角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全省率先取得突 破,7 个县(市、区)与广州、东莞等地的区、镇签约共建产业转移工 业园,己成为国内外客商的热点投资地区。 发展现代农业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要求,又是 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出路。韶关作为广东省的生态屏障,发展 现代农业势在必行。 近年来,韶关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韶关发展现代农业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 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和界定 ,针对 韶关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和建议。主要结果如下: 韶关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①形成产业的主导产品 少,名优特产品更少;②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少;③产品 的加工企业少,产品综合利用率低;④韶关市劳动生产率与农业机械 化水平严重偏低;⑤土地生产率和农业科技普及率低 ;⑥农民收入和 农村社会服务化水平低;⑦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素质偏低 ;⑧农 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和体制性障碍等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韶关市自然条件与资源环境总体质 量较差, 突出表现在: ①山地面积大、 耕地分散细小、 人均耕地有限, 加上农田水利设施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严重制约种植 业经营规模的扩大;②经济基础较差,交通、通信设施较落后;③政 府偏重于工业的发展,因此对农业的投入较少,以致农民信息不灵, 承担的风险大,开拓市场困难,运输成本高,限制了大市场的开发和 农产品大规模输出;④农民知识水平较低,受传统观念束缚,对新技 术适应能力差, 加上该市人才严重外流, 使其缺少能改进农产品品种、 创新农产品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指导农民的技术性人才。 针对以上分析的不足及原因,对韶关市农业化持续发展提出下列 一些对策:① 充分利用该市的资源优势,选准主导产业并将其建立 在科学、合理、可行的基础之上。确立主导产业实施农业生产化的基 础和前提,应把握三条原则:一是资源优势原则。要因地制宜根据自 身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选择特色明显、优 势突出、覆盖面大、牵动农户多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韶关市近年有 越来越多的农民把种植西瓜作为增加经济来源的途径, 如果政府加以 扶持,是可以发展成主导产业的。另外还有茶叶、甘蔗、香菇等也可 以发展为主导产业。二是市场导向原则。要选择有较大市场容量的产 业和有消费需求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例如目前人 们追求提高生活质量, “无公害”蔬菜在城市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韶关应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 努力把当地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甚至是 港澳地区的大型蔬菜来源基地。三是递次推进原则。在突出发展好主 导产业的同时,侧重培养几个后续产业和推进山区特色经济向“一县 一拳头、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区域化方向发展,结合韶关目前正 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形式, 各市县可以尝试将该地区的农产品与旅游景 点一起配套推出,例如曲江南华李的种植地距离南华寺不远,如果让 每个来旅游的人都知道南华李的话,又何愁南华李找不到市场呢? ②培育当地的龙头企业,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化的发展模式。龙头 企业是联结农户和市场的纽带, 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牵制能力的大小 直接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 韶关市应从实际出发积极 创造条件鼓励有实力的单位或企业引进资金、技术,发展一批能开拓 市场、带动生产、深化加工、销售服务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可从乡 镇企业中培养、扶持,也可以尝试建立农协等群众性团体,更好地协 调农民的积极性。农产品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农业产业化的 基础, 要把农产品基地建设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 结合起来。 根据龙头企业和参与者主体的结构来划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模 式主要有五种:公司(企业)带动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带动型、 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性、市场带动性、主导产业带动型。各县市要因地 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生产力水平出发,适合采取哪种模式 就采取哪种模式。目前,韶关市采取公司(企业)带动型和主导产业 带动型是比较合适的。公司(企业)带动型能充分发挥公司或集团企 业联结农户和基地的作用,解决了农产品加工和市场问题,还增加了 农业投入, 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主导产业带动型是利用当地资源, 从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入手,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通过 振兴某一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③运用市场规律,优化配置要素。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发现制 约山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最大因素是土地分散、资金不足、信息技术 落后和资源低效配置问题。在实际运用中,韶关市应突出抓好几个关 键环节:一是以集中培植基地牵引生产要素重组。关键在于坚持市场 导向原则,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使农副产品的生产由小而全转 向大而专,由分散转向集中,逐步形成带动力强、辐射面广,区域特 色明显的专业化产业基地。二是以龙头企业带动要素优化配置。通过 龙头企业带动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 展。三是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要素优化。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大力 开发市场容量大、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优势产品;扩大与大专 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联合和协作,培养农业各类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和 设备,扩大对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整体 效益。 ④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政府应办起“推广、服务、 经营”三位一体的经济实体,大力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搞好 信息服务, 使广大农民及时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产品价格走向和 供求关系,为跨省市大批商品销售提供商机;搞好科技服务,鼓励科 技人员走出去,对生产基地的规范、种植、管理等各个环节给予具体 的督促检查和技术指导,开展群众性科普和互助活动。 ⑤建立适应城市农业生产化发展的领导体制, 积极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应建立并形成一整套科学完善的指挥领导、 支撑保障和考核监督 体系。加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健康 发展。政府应主要做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产业化发展的战略, 制定产业化发展规划;二是改革农业管理体制,强化综合协调功能; 三是强化对产业化的扶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四是建立农产品保护机制,加强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管理;五是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健全农业社会保障体系。 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粮食 生产,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 和装备水平,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大力加强现代农 业的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六、实验结果分析 七、实验心得 八、教师评语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