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江西省 “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精准扶贫 2019-07-24 20:43105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产业是我省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和收入的重要来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主要举措。特色优势产业扶贫涉及对象广、涵盖面大,异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等均需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增收。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省委、省政府把产业脱贫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项重要任务,将产业扶贫作为“十大扶贫工程”的首要工程,要求通过开发各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和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以各种方式参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获得稳定收益,实现就地脱贫。全省200万贫困人口中,有94万可以直接通过发展产业精准脱贫,做好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对于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脱贫攻坚重大部署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加大我省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实现2018年完成全省2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9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的脱贫攻坚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等9部委联合印发的《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11—2020年)》,江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及各行业部门“十三五”规划等相关重要文件,结合我省产业精准扶贫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特制定《江西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将进入一个攻坚克难的新阶段。科学编制《江西省“十三五”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将对我省主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做出前瞻性、科学性和整体性布局,有利于把产业精准扶贫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一个重要工作平台,引导财政扶贫资金重点投向重点区域和主导产业;有利于统筹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量,合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有利于探索针对扶贫对象的差别化扶持政策;有利于处理好产业发展与扶贫对象受益的关系,进一步夯实和增强农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我省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较好,江西森林覆盖率63.1%,居全国第二位,适合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休闲农业等各类特色产业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全省已经形成了以等特色种养业和休闲农业为主的扶贫产业体系。由于我省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面广,大部分贫困人口分布在边远地区、深山区和库区等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扶贫产业的多样性,正好适合贫困人口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产业发展生产。

  我省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把国家扶持与龙头企业带动和农民参与结合起来,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产业精准扶贫。2015年,全省粮食总产量2148.7万吨,蔬菜产量1359.1万吨,茶叶产量5.2万吨,园林水果产量450.3万吨,油料产量124万吨,肉类总产量355.1万吨,水产品产量264.2万吨,竹产业总产值达322.3亿元。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崛起,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60家,农民合作社4.5万家,家庭农场2.8万家,新型职业农民4.2万名,社会化服务组织10万个。

  近年来,江西紧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和赣江新区建设等有利契机,通过引导贫困户直接发展农业产业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联结带动,促进增收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连片特困地区发展,就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加快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了根本保证。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我省发挥自身优势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尤其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等相继出台,各级党委、政府随之出台了进一步支持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政策意见,各行业部门也科学制定了支持产业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逐步加大,为扶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

  发展产业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的必然选择,是农村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贫困地区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有效改善,多功能需求显著增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内生动力;另一方面,世界经济正在经历重大变化,我国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国家实行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改善民生,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发展活力,促进扶贫产业的发展。

  (1)具有相对优越的区位优势。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与上海、广州、厦门、南京、武汉、长沙、合肥等各重镇、港口的直线距离,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内,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城市及港澳台地区的重要通道,直接面向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消费市场,接受经济辐射集中,市场开发潜力巨大,具有迅速集聚生产要素、加快发展扶贫产业的基础条件。同时,江西已建成较为完善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具有建设东南沿海和港澳台地区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优势。

  (2)具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我省红壤分布广泛,光热充沛,生物物种多样,森林覆盖率高,发展蔬菜产业、柑橘产业、茶叶产业、水稻制种产业、草食畜产业、家禽产业、水产产业、油茶产业、竹产业等特色种养业和休闲农业条件优越。革命遗址众多,有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诞生地瑞金等红色旅游胜地,红色文化积淀深厚,老区精神影响深远。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名山大川、文化古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客家文化源远流长。

  (3)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农业主导产业已具一定规模,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业信息化产业逐渐打响了品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各类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冷链物流、电商平台等配套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进程明显加快。县域经济活力增强,城镇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区域经济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4)具有较丰富的扶贫开发经验。“十二五”以来,江西在扶贫开发长期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和做法,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推进扶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为产业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5)具有日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从根本上解决因教、因病致贫问题,有效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需要。这必将为产业精准扶贫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

  江西扶贫产业虽然初具规模,但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及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导致产业辐射、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一是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有待完善,产业同构现象普遍存在,附加值较低;二是“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大格局没有完全形成,难以实现各地均衡发展、协同推进;三是一产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紧密,农产品加工环节欠缺,市场培育不够,销路渠道不畅,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休闲农业发展和农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实际操作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工作方法不完善等原因,致使产业精准扶贫对扶贫开发、群众增收贡献程度有限。主要表现在:一是扶贫贴息贷款资金少、扶持的项目不多,对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的支持不够;二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长期形成的传统小农经济意识短期内难以改变,产业扶贫发展思路有待提高;三是由于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导致扶贫产业收入在群众全部收入比重占比较低。四是一些企业与基地和合作社、农户之间还停留在以产品买卖、土地租赁等低层次产销活动上,没有真正形成“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由于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商品化水平不高,加工、仓储、物流等基础条件差,宣传、营销手段不足,金融、技术、信息和产权等市场支撑体系不健全,产品要素交换和对外开放程度低等原因,使得这些地区虽然有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产业,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限,与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品质相比,存在较大的落差,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还不健全,特别缺乏高层次的科研技术人员、科研机构和产业带头人等。科技扶贫项目在提高当地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中解决技术难题,围绕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上规模、上水平、出特色、树品牌的支撑作用不够,农户在种养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在农副产品的升级换代方面,新的种养殖、加工技术和销售方式得不到及时推广运用。目前科技对产业扶贫的贡献率偏低,对促进产业精准扶贫做大做强的作用有限。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信贷措施不完善、社会闲散资金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扶贫产业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发展投入的不足导致了产业精准扶贫体系建设的滞后。

  区域内产业精准扶贫的管理机构还不健全、职责不够清晰、人员不够完整。现有的编制规模、人员总体素质和管理水平都不足以对产业精准扶贫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各部门缺乏资源整合、同步推进的合作机制。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按照中央和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和战略部署,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手段,以紧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为目标,以落实脱贫攻坚“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和“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为要求,对贫困人口发展特色产业实施精准有效扶持,尊重群众意愿,发挥主体作用,选准产业项目、挖掘产业特色、形成产业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一批有产业基础、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依靠产业发展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推进各地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安全高效的农业产业脱贫体系,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大产业精准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协调行业部门将行业政策向扶贫对象倾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产业扶贫。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尊重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决策权。

  根据产业发育阶段和贫困程度的不同,针对突出问题,合理确定产业精准扶贫发展目标、工作任务和项目建设重点。规划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按照新的扶贫标准,瞄准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完善产业建设项目到户扶持机制,尊重基层和群众对产业精准扶贫项目的选择。支持各类经济组织探索创新带动扶贫对象的合作机制,采取更具针对性措施,把扶贫对象组织到产业化经营中来。

  注重科技先导作用,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扶贫项目,针对贫苦地区主导产业,开发、推广一批促进扶贫对象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技术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广泛开展扶贫对象围绕产业发展的技能培训,提升扶贫对象的产业参与度,通过扶贫对象使用适用技术,逐步提升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的能力。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国家禁止开发区域要注重保护和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加强生态修复,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国家限制开发区域要积极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路子,坚持资源永续利用、开发与保护并重;国家重点和优化开发区域要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保护生态、绿色发展作为脱贫之基、致富之道,坚持产业精准扶贫和生态保护并重,探索绿色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生态扶贫,实现贫困地区的持续发展。

  针对贫困地区灾害多发性和因灾致贫返贫,优先发展避灾减灾产业项目,引导和鼓励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建立风险保障机制。针对种养业市场风险较大,基地建设必须确定产销对路品种,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规模,按照市场规律发展扶贫产业,防止扶贫产业发展大起大落,促进扶贫对象持续增收,产业扶贫稳步推进。

  到2018年,贫困户具有支撑脱贫的特色产业增收门路,掌握1-2项实用技术,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围绕全省94万产业扶贫对象如期实现脱贫,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一批对贫困户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品加工、服务基地。贫困乡镇、贫困村特色产业突出,特色产业增加值明显提升,品牌产品占比显著提升。

  利用2019年、2020年两年时间,进一步巩固产业精准扶贫成果,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安全高效的产业精准扶贫体系。

  (1)产业布局。积极融入环南昌优势产区、乐平优势产区、上饶优势产区、九江优势产区、萍宜新优势产区、鹰抚优势产区、赣州优势产区、永丰优势产区等八个优势蔬菜产区,以及白莲产区、食用菌产区、山药产区、水生蔬菜产区、西甜瓜产区五个特色蔬菜产区。扶贫覆盖区域详见专栏1。

  (2)产业规模。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城郊蔬菜、反季节蔬菜和地方特色蔬菜。至2018年,改造蔬菜基地30万亩,新建蔬菜种植50万亩。

  (3)建设措施。加强标准菜田和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喷滴灌等灌溉设施和排灌沟渠等排水设施,保证道路、供电等通畅,加快完善工厂化育苗、产品检验、采后处理等基本设施,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一是积极培育加工型龙头企业。鼓励贫困地区通过招商引资、改造扩建、联营联合等形式,培育壮大一批联结生产基地的蔬菜加工型龙头企业,大力提高蔬菜采后清洗、分级、预冷、保鲜、破碎、杀菌和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程度以及贮运设备和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发展蔬菜冷链物流系统。对传统的酱腌菜加工技术工艺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使其在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加强蔬菜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研究与推广,重点开展节约劳动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的蔬菜加工前处理设备的研发,提高劳动效率。加强脱水蔬菜节能设备和工艺的研发,提高产业的自动化水平。三是加快贮藏设施建设。通过采取财政以奖代补、部门指导、技术培训等措施,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蔬菜贮藏、保鲜等体系建设,减少产后损失,增加有效供给,建立覆盖蔬菜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依托全省现有的各类批发市场,完善市、县(区)、镇(乡)三级农贸市场体系。支持区位和交通条件好、有产业发展基础的县(市、区)规划建设区域性蔬菜批发市场。引导生产企业与营销主体联合,逐步形成连接省内、辐射全国的农产品销售和信息服务网络。二是培育新型流通业态。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培育市场流通组织,加强农产品连锁配送中心建设。依托国内知名网站,采取区域直销、产品代理、开设直营店等营销方式增加全省蔬菜产品的网上销售量。

  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务工的方式与龙头企业或合作社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与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共享利益。以“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订单帮扶方式,精准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蔬菜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438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6万人。

  南昌县、新建区、安义县、进贤县、高安市、丰城市、永修县、余干县、昌江区、乐平市、浮梁县、鄱阳县、信州区、上饶县、广丰区、铅山县、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瑞昌市、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湘东区、莲花县、上栗县、芦溪县、袁州区、奉新县、万载县、上高县、樟树市、渝水区、分宜县、贵溪市、余江县、临川区、黎川县、南城县、南丰县、崇仁县、宜黄县、金溪县、章贡区、赣县、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龙南县、全南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瑞金市、南康区、吉州区、青原区、吉水县、吉安县、峡江县、新干县、永丰县、泰和县、遂川县、安福县、永新县、广昌县、石城县、铜鼓县、靖安县、安远县、庐山市、万年县、玉山县等

  (1)产业布局。重点建设16个脐橙产区、13个蜜桔产区、12个甜柚产区和1个金桔产区。扶贫覆盖区域详见专栏2。

  (2)产业规模。到2018年,发展脐橙、蜜桔、甜柚、金桔等柑橘类果树60万亩,其中新开发20万亩,改造40万亩。

  (3)建设措施。对部分集中连片基地,政府实现水、电、路“三通”,改造和完善灌溉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果品仓储流通、加工以及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扶持果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建设大型气调保鲜贮藏库和分级加工生产线,提升贮藏、加工分级能力和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

  柑橘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销售主体,柑橘产品主要通过订单模式,由贫困户交售给柑橘生产加工专业合作社,再由合作社交售给加工龙头企业。各加工企业采取零售终端模式、与国内知名销售集团合作模式、网上销售模式等渠道打开销售市场。农户也可以将生产的柑橘产品通过中间商及他们的销售网络与市场对接,也可以通过农产品集散市场和网络渠道直接和市场对接。

  对有宜果山地开发、有劳动力、无资金、无管理技术的贫困户,或已从事柑橘产业开发,但管理不善、效益差的贫困户,由种果大户、种果能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结对帮扶,将贫困户山地、结对帮扶资金入股参与分红,进行合作开发经营。同时,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到果园务工计酬。通过土地流转入股、资金入股、资源入股、务工报酬入股等,建立贫困户与种果大户、种果能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以及相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地选择统一服务、订单帮扶、股份合作等模式。

  柑橘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3万人。

  赣县、南康区、信丰、大余县、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于都县、瑞金市、会昌县、寻乌县、万安县、南丰县、南城县、金溪县、广昌县、临川区、黎川县、进贤县、渝水区、分宜县、新余高新开发区、靖安县、德兴市、永修县、青原区、吉州区、吉安县、吉水县、万安县、安福县、永新县、泰和县、广丰区、上饶县、玉山县、遂川县等

  (1)产业布局。重点建设赣东北茶区、赣西北茶区、赣中南茶区三大茶区。扶贫覆盖区域详见专栏3。

  (2)产业规模。以加快标准茶园建设为主,到2018年,共发展茶园90万亩,其中改造低产茶园60万亩,新扩茶园30万亩。

  (3)建设措施。对老茶树台刈树冠更新,合理改造茶树间距,增强通风透气能力,在茶园空隙地适当栽植板栗、桂花等经济果木,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对茶园土壤进行深翻、施有机肥,改良茶园土壤。同时对规划的茶园进行清杂、整地、栽植茶苗和修建蓄水池等,对交通不便的山路进行整平疏宽,保证人力及生产物资正常进出。

  鼓励新建加工厂,并组织加工技术培训;新建以茶青交易为主的小型专业市场;引进茶叶清洁化加工设备及其配套技术,改造厂房和加工环境;指导千家万户农民按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茶标准进行生产、采摘,经茶叶加工企业验收合格后,进入加工厂进行加工,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标识,方可上市,形成“农户-基地-企业-市场”一体化运作模式,带动千家万户贫困户增加收入,促进茶叶产业良性发展。茶叶加工企业要达到厂区清洁化、设备先进化、技术标准化、产品品牌化。

  茶叶销售主体为茶企、茶叶生产合作社、茶叶销售商贩等;销售渠道为当地、省内、省外、国外;销售方式为茶企收购鲜叶加工销售、合作社统一加工销售、茶商上门收购等。为促进茶叶销售,做大做强茶叶产业,需实施品牌战略,进一步加大品牌宣传,提升我省茶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建立茶叶产地交易市场和电子商务平台,促进茶叶交易销售。大力扶持茶叶龙头企业,壮大茶企经济实力,强化茶企对贫困户的带动能力。

  由茶叶企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等新型茶叶经营主体向受带动的贫困户统一提供茶叶生产资料、技术指导,订单收购农产品,或吸纳贫困户以茶园入股,参与收入分配和利润分红,或向贫困户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形成良性的利益联结机制。

  茶叶产业覆盖带动15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432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9.93万人。

  婺源、浮梁县、上饶县、玉山县、铅山县、德兴市、贵溪市、修水县、铜鼓县、靖安县、袁州区、濂溪区、武宁县、九江县、庐山市、永修县、瑞昌市、都昌县、彭泽县、湖口县、德安县、遂川县、井冈山市、永丰县、万安县、永新县、上犹县、崇义县、宁都县、于都县、兴国县、资溪县、金溪县、芦溪县、宜黄县、黎川县等

  (1)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区域包括赣中春制杂交水稻、赣中北夏制杂交水稻、赣南秋制杂交水稻、环鄱阳湖区优质常规稻等制种区域。扶贫覆盖区域详见专栏4。

  (2)产业规模。到2018年,发展杂交水稻制种10万亩,其中改造7万亩,新增3万亩。

  (3)建设措施。按照标准化粮田建设标准实施田间工程,并实施小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加强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种子生产能力,最终形成相对集中稳定的标准化、规模化、集体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

  一是积极培育龙头加工企业。鼓励各地通过招商引资、改造重组、联营联合等形式,培育壮大一批联结生产基地的加工型杂交水稻制种龙头企业。二是对现有加工仓储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加快推进水稻制种及有机稻种植产业物流体系建设,建成立足省内、面向全国一流的仓储物流体系。

  杂交水稻制种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销售主体,杂交水稻良种产品主要通过订单模式,由贫困户交售水稻制种专业合作社,再由合作社交售加工龙头企业。各加工企业采取零售终端模式、与国内知名销售集团合作模式、网上销售模式等渠道打开销售市场。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对象签订帮扶协议,根据贫困农户家庭情况及发展条件,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需要,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资金扶持、订单生产、技能培训、劳务就业等多种方式,通过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等多种渠道,辐射、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脱贫。有条件的贫困户在自家水田直接进行杂交水稻制种,也可吸纳和扶持贫困户到基地转包制种。

  水稻制种产业覆盖带动2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0.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275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万人。

  宜黄、南城县、临川区、广昌县、遂川县、湘东区、横峰县、樟树市、高安市、分宜县、宁都县、兴国县、会昌县、石城县、赣县、瑞金市、寻乌县、龙南县、永新县、永修县、都昌县、南昌县、进贤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吉水县、乐平市、余江县等

  (1)产业布局。积极融入吉安、宜春两个肉牛优势产区和南昌、赣州两个优质奶源基地,以及赣西、赣西北肉羊基地发展。扶贫覆盖区域见专栏5。

  (2)产业规模。坚持“种草养畜、草畜配套”的发展思路,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草山草坡、饲料饲草和农副产品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养殖基础良好、发展优势明显的牛羊生产基地。至2018年,新增草食畜养殖120万个羊单位。

  (3)建设措施。开展草山草坡的天然改良和优质稳产人工饲草地建植,建设和完善养殖基础设施和草产品加工设施设备。构建“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循环体系,积极推行过腹还田、畜-沼-果(蔬)的种养模式,实现畜禽粪便资源再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

  重点发展牛羊制品加工和冷链物流技术,保障肉类食品安全。乳品加工重点推进新产品开发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保障乳制品安全。一是通过扶优扶强、产业互动、招商引资等办法,引进和培育牛羊精加工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造完善和新建屠宰生产线,大力发展分割肉、冷鲜肉生产,由手工屠宰向机械化屠宰过渡,由热分割向冷分割过渡,由简单分割向精细分割过渡。二是做好畜产品深加工,创新工艺研发新产品。发展乳制品加工业和畜禽屠宰深加工,开展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研发,使肉类产品多样化、精细化。三是加大草食畜产业项目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产前、产中、产后融合发展,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

  一是加强消费引导和品牌推介,支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打造草食畜产品优势品牌,提升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二是大力推进产销衔接,建立和规范基层肉牛肉羊活体交易市场,加强牛羊肉加工配送、冷藏冷冻、冷链运输等市场流通设施建设。三是鼓励批发市场、大型连锁超市等流通企业与屠宰加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利用“互联网+”,开通网络营销,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通过提供劳务、返还利润、参股入股、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实行订单收购,与龙头企业结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

  草食畜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2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925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52万人。

  高安市、丰城市、樟树市、袁州区、赣县、上高县、渝水区、吉州区、吉安县、安福县、永新县、泰和县、永丰县、鄱阳县、余干县、永修县、青山湖区、南昌县、新建区、进贤县、于都县、吉州区、东乡县、芦溪县、奉新县、修水县、武宁县、瑞昌市、上栗县、湘东区、芦溪县、宜丰县、万载县、铜鼓县、广丰区等

  (1)产业布局。肉鸡、蛋鸡主要分布于赣中南地区。水禽产业主要分布于赣江沿线、环鄱阳湖区。扶贫覆盖区域见专栏6。

  (2)产业规模。充分发挥我省地方家禽品种遗传资源丰富和优越的自然条件,通过资本、技术、政策等要素投入,加快地方优质家禽产业开发。推进家禽标准化养殖,转变家禽传统粗放的养殖方式,扩大家禽养殖规模,进一步凸显地方品种产业优势。至2018年,新增家禽养殖3000万羽。

  (3)建设措施。扩建和改造家禽饲养场,实行养殖设备自动化,规范消毒防疫设施和增加禽蛋贮存设施。加强地方家禽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做好地方家禽品种种质资源的保护,提升创新能力,促进品种更新换代。

  一是在泰和乌鸡、崇仁麻鸡和宁都黄鸡等优质地方家禽养殖区,引进和培植家禽加工龙头企业,研发食用、药用新产品,开展优质家禽产品精深加工。在家禽重点发展地区,通过改扩建,重点建设禽蛋加工生产线。二是加快推进家禽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和升级改造,大力发展禽产品精深加工,开发新型蛋制品,加速产品升级换代,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三是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统购直销配送,加大产品仓储能力建设,发展冷链物流技术,建立物流渠道。

  一是加大推广地方品种家禽的品种培育和推广,在家禽重点县和家禽产业集群内建设家禽及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产生集聚效应。二是加快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拓展电子商务平台,拓展销售渠道。

  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良性的利益联结机制。家禽加工企业(合作社)、各类服务组织与养殖户之间,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通过签订产销合同的形式实现联结,通过规定交售家禽质量、时间、收购价格以及龙头加工企业承诺的服务内容和项目等实现利益的分享。

  家禽产业覆盖带动15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5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4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9.4万人。

  进贤县、南昌县、新建区、德安县、广丰区、余干县、崇仁县、南城县、东乡县、铜鼓县、万载县、丰城市、吉安县、泰和县、吉水县、宁都县、寻乌县、瑞金市、信丰县、丰城市、樟树市、吉水县、遂川县、兴国县、章贡区、赣县、南昌县、新建区、进贤县、余干县、鄱阳县、永修县、修水县等

  (1)产业布局。重点建设环鄱阳湖区和赣中湖库聚集区大宗淡水鱼产业等“环鄱阳湖”渔业生产基地。扶贫覆盖区域见专栏7。

  (2)产业规模。利用省内优质水域资源,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提高水产产业的科技贡献率,重点培育大宗淡水鱼、特色渔业和外向型渔业三大产业。至2018年,改造水产养殖水面50万亩,新建贫困户水产养殖10万亩。

  (3)建设措施。大力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和暂养场基地建设,加强水生动物防疫和渔业质量安全体系建立,重点推进规模良繁体系建设。

  一是整合水产加工企业,鼓励传统水产加工企业改造升级。重点推进特色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虾蟹类加工重点突破保活、保鲜技术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特色水产品的加工重点突破分类加工分割冷冻冷藏及综合利用技术。二是稳步推进大宗淡水鱼综合加工及其鱼糜制品的深加工,建立大宗淡水鱼综合加工小区。

  一是以大宗淡水渔业、特色渔业产业、水生野生保护动物产业为基础,发挥渔业品牌效应,加快渔业“走出去”的步伐,大力推动渔业企业发展外向型渔业,在稳定传统外向型渔业基础上,不断推进供港供澳淡水鱼出口,提升渔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创建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将传统渔业生产与服务业相结合,做强产地直接销售,减少中间环节,延伸渔业经济产业链和附加值。

  围绕贫困村水产产业,加快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大户等各类经营主体,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大户带动贫困户的途径,吸纳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提高贫困群众发展水产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贫困户抗风险能力,提高分配和经营收益。鼓励贫困户通过务工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投资水产业。

  水产产业覆盖带动1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308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6.27万人。

  龙南县、上犹县、永修县、南昌县、泰和县、万安县、鄱阳县、上饶县、南城县、宁都县、于都县、彭泽县、都昌县、湖口县、九江县、武宁县、修水县、瑞昌市、余干县、泰和县、临川区、瑞金市、石城县、会昌县、袁州区、铜鼓县、宜丰县、奉新县、进贤县、万年县、南丰县、樟树市、丰城市、德安县、庐山市、新建区、广丰区、玉山县、资溪县、黎川县、上高县、乐平市、峡江县、崇义县、新干县、弋阳县、南康区、金溪县、吉州区、永新县、莲花县、赣县、安远县、寻乌县、兴国县、乐安县等

  (1)产业布局。重点建设赣北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区、赣东北景观农业度假区、赣西绿色生态农业养生区、赣中乡村耕读文化探秘区、赣南客家民俗风情体验区五大功能片区。休闲农业扶贫覆盖区域见专栏8。

  (2)产业规模。依据我省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和休闲农业发展基础,重点推进昌九都市休闲农业走廊、环鄱阳湖滨水休闲农业游憩带、昌铜高速生态农业风光带“一廊二带”工程建设,进一步辐射带动全省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至2018年,新建休闲农业点1500个,提升休闲农业点1500个。

  (3)建设措施。继续完善配套设施,改善休闲农业发展的硬件设施;重点提升餐饮、住宿、娱乐等环节的个性化、特色化服务水平;打造好特色农业节庆,着力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深度开发休闲农业特色商品,大力发展智慧休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

  延长全县休闲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休闲农业提质增效。通过休闲农业开发带动农产品加工业、仓储业和冷链物流业发展,吸引贫困农民争当产业工人,增加就业渠道。

  一是推进多形式合作营销,推进政府营销与休闲农业组织营销相结合、休闲农业与旅游景区营销相结合。二是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定期信息发布制度,增强市场信息透明度,引导合法经营、理性消费,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宣传休闲农业。三是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立体式宣传,广泛参与国内外休闲农业产品促销会、展示会、说明会等活动,提升休闲农业市场竞争力。四是政府休闲农业管理部门或休闲农业企业积极加强与旅行社、在线旅行服务商的衔接,有机串联休闲农业园区与其他旅游景区,吸引更多游客,同时制定奖励政策,提高旅行社宣传推广的积极性。五是鼓励地方政府和企业举办特色农事节庆活动,积极打造“一乡一节,一品一节”的新格局,提升休闲农业的影响力。

  休闲农业企业、示范基地和农家乐等有责任和义务带动贫困户脱贫。贫困户可按照就近就地就业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选择就业,并以土地、山林等资源入股享受收入分配和利润分红。在土地征用、税收等方面对安置贫困户就业的休闲农业企业、示范基地和农家乐等给予政策优惠。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扶贫资金向为贫困户提供帮助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倾斜。

  休闲农业产业覆盖带动1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27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6.26万人。

  安远县、崇义县、大余县 、定南县、赣县、会昌县、龙南县、南康区、宁都县、全南县、瑞金市、上犹县、石城县、信丰县、兴国县、寻乌县、于都县、章贡区、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吉水县、新干县、永丰县、 泰和县、遂川县、万安县、安福县、永新县、井冈山市、横峰县、上饶县、余干县、鄱阳县、铅山县、万年县、德兴市、广丰区、玉山县、弋阳县、婺源县、崇仁县、资溪县、乐安县、东乡县、广昌县、金溪县、黎川县、临川区、南城县、南丰县、宜黄县、庐山市、都昌县、武宁县、九江县、修水县、德安县、瑞昌市、彭泽县、湖口县、濂溪区、永修县、安源区、湘东区、上栗县、芦溪县、莲花县、靖安县、上高县、丰城市、樟树市、宜丰县、高安市、袁州区、奉新县、万载县、铜鼓县、乐平市、浮梁县、昌江区、余江县、贵溪市、进贤县、安义县、湾里区、新建区、分宜县、渝水区等

  (1)产业布局。油茶产业发展建设布局划定为重点发展区和一般发展区,突出打造吉泰盆地、环鄱阳湖地区、赣南原中央苏区为发展重点地域的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地域。扶贫覆盖区域详见专栏9。

  (2)产业规模。到2018年,新造精准扶贫油茶面积20万亩,改造精准扶贫低产油茶面积30万亩。

  (3)建设措施。充分利用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病残果园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地开发种植油茶林;充分利用经过验收后纳入占补平衡的开发土地,用于种植油茶,拓展油茶产业发展空间,扩大种植面积。坚持油茶新造和改造两手抓,新造油茶林务必选用优良品种并实施各项丰产技术,实现高产高效;改造老油茶林要坚持更新改造和抚育改造相结合,逐步实现优良品种替换老品种,并全面推广丰产技术措施,大力提高油茶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以县(市、区)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的油茶加工企业为龙头,提升精深加工水平。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油茶生产工艺,积极引进世界食用油先进加工工艺;扶持加工龙头企业,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构建集毛油提炼、茶壳和茶粕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加工体系,形成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群度和产业国际化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油茶产品加工基地。

  建立油茶现代物流体系,包括物流集散中心、综合批发贸易市场等,促进油茶籽及其加工产品的流通,支持油茶加工、销售企业到沿海和大中城市建立营销渠道和配送中心,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探索建设油茶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突破传统消费市场的局限性,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用好国家在支持出口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促进出口公共服务平台;严格执行《江西省林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引导经营者按照绿色、有机的要求使用有机肥料和无公害农药,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规范油茶加工企业及其产品准入机制,加大种苗管理和加工贸易执法力度,净化油茶产品市场。

  积极创新“林权变股权、补助资金作股金、农民当股东、保底分红、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继续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扶贫资金等形式入股,采取回购返租、股权改造、“五统一分”、以林地入股组成“公司+基地+农户”、以扶贫资金入股组成“公司+基地+贫困户”、“国有林场+农户(贫困户)”等模式,开创提前收益、尽早脱贫的油茶精准扶贫新路子。

  油茶产业覆盖带动18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人数1.8万,实现年人均纯收入1867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1.28万人。

  (1)产业布局。根据全省竹类资源分布状况和现有竹产业基础,结合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和区位优势,在全省建设赣东北、赣东、赣西、赣西南、赣南五个竹产业重点发展区。扶贫覆盖区域详见专栏10。

  (2)产业规模。到2018年,改造毛竹低产林面积80万亩,新建笋用林或笋竹两用林基地3万亩。

  (3)建设措施。以毛竹低产林改造为主,结合笋用林或笋竹两用林基地建设和竹林经营道路建设,加快推进竹林资源培育步伐,提高贫困地区竹林经营者收入。

  加快笋产业发展,在竹林资源丰富地区大力发展竹笋加工基地,鼓励竹林经营大户、合作社发展笋干加工、包装笋、笋罐头等后续产业;继续加快竹材加工业转型升级,在发展现有竹地板、竹家具、竹筷等优势产品的同时,加强新型竹产品开发和竹制工艺品的发展,提高资源的价值和综合利用率,通过发展竹加工业带动竹林资源培育,提高贫困地区农民就业水平和收入水平。

  建立竹产品综合交易市场,加强鲜笋的保鲜贮藏设施设备和鲜笋交易平台建设;依托大型电商平台、网络自媒体、门户网站等,加快发展竹产业电子商务,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村淘。

  贫困地区农民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或者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竹产业覆盖带动20万贫困人口,结对扶贫2万人,实现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直接脱贫人数达到12万人。

  赣县、信丰县、龙南县、全南县、定南县、兴国县、宁都县、会昌县、寻乌县、安远县、于都县、上犹县、瑞金市、石城县、崇义县、大余县、南康区、青原区、吉安县、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永丰县、新干县、泰和县、吉水县、峡江县、安福县、广丰区、上饶县、横峰县、弋阳县、铅山县、广昌县、乐安县、宜黄县、南丰县、黎川县、资溪县、崇仁县、南城县、金溪县、莲花县、安源区、芦溪县、修水县、都昌县、袁州区、樟树市、贵溪市、余江县、渝水区、分宜县等

  本规划选择江西省具有较强扶贫覆盖功能的、茶叶产业、水稻制种产业、草食畜产业、家禽产业、水产产业、休闲农业、油茶产业、竹产业十大主导产业进行投资估算。在十大扶贫产业中,重点建设内容包括产业基地建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工厂建设、技能培训、物流体系建设、经济合作组织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龙头企业建设、营销体系建设等项目,项目总投资2415746.72万元。

  本项目规划建设分五年进行,即从2016年至2020年,规划第一年投资966298.69万元,占40%;第二年投资724724.02万元,占30%;第三到第五年每年投资241574.67万元,占30%;五年共计投资2415746.72万元。

  规划项目资金来源为扶贫专项资金、整合部门资金投资、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农户自筹等5个方面

  实行省级统筹、市级协调、责任到县、落实到户的责任机制。省级层面主要负责编制全省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研究制定产业精准扶贫政策,加强资金管理,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市级主要负责加强指导和服务对接,落实国家和省级的相关扶持政策,配套相关资金和政策,加强对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督促监管。县级承担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主体责任,负责具体实施,落实扶贫资金,组织项目建设,做好协调服务等工作。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各项土地利用调控指标控制下,统筹安排耕地保护、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等各类用地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健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长效机制,在具备条件的贫困乡村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土地整治、设施大棚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化鱼塘改造等项目,改善耕地质量条件,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夯实贫困地区特色种养业发展基础。加大贫苦地区休闲农业、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用地保障,支持通过开发荒山、荒地、荒滩发展休闲农业,将休闲农业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予以支持。鼓励贫困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支持贫困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形式与其他农户组建农民合作社,按规定分红。在贫困农户自愿的基础上,鼓励流入方优先流转贫困农户的土地。对流转其他农户土地的贫困户和对流转贫困农户土地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符合补助标准的,在享受流转一般农户土地补助的同时,酌情增加一定补助。

  严格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统筹整合财政涉农扶贫资金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厅字〔2016〕64号),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扶贫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精确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积极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相关产业的支持力度,搭建农户融资平台,多方面拓宽发展融资渠道。通过落实税收优惠、贴息支持、财政奖补及过桥贷款、融资担保、风险补偿等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引导更多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向产业扶贫。鼓励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合作性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扶贫开发的金融支持。支持贫困地区设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农业银行、农合机构、邮储银行及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执行同期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贴息支持。

  改善流通基础设施,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升级改造。推动大型连锁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对接,加强村企对接。实施“强龙带动”工程,重点支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好一批重点农产品加工示范项目,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牌,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延伸好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农产品网上销售、流通追溯和运输配送体系,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和“快递下乡”工程,降低配送成本,形成服务周到、方便快捷的物流配送网络。重点建设好镇村两级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为贫困户提供信息服务平台,指导贫困户运用乡村信息渠道;重点培训好贫困户手机网络知识,提高手机APP的利用率。“123+N”江西智慧农业建设,用好“12316”惠农短信平台,分层次建立贫苦地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手机信息和实时通讯服务系统,及时精准推送农时农事、生产技术、天气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价格行情。积极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广泛推行条形码、二维码等技术,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提高产品品质。支持各级技术研发推广机构和技术人员,以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技能培训和市场信息服务,建立农技服务精准到户机制。建立农业产业专家库,公布专家姓名、技术专长和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贫困户咨询种养问题。在强化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发挥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重点解决贫困户在资金、技术、信息、市场、劳力等方面的难题。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大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引导支持用人企业在贫困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开展好订单、定向培训。健全贫困地区特色产业防灾减灾体系,尽可能避免因灾致贫、因灾返贫。

  根据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探索开展价格保险、指数保险、产量保险等,各地可通过保费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政策支持。鼓励保险机构设立基层服务网点,创新险种和服务机制,积极发展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探索推广“保险+银行+政府”的多方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支持有条件的贫苦地区设立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业保险服务水平。提高保险理赔业务工作效率,做到快速接险、快速到达。

  围绕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通过引导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大户带动贫困户等途径,提高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分配和经营收益。积极牵线搭桥,引导推动贫困村农民合作社、规模种养基地与超市、学校、企业、社区对接,参与农展会、连锁直销、农超对接等各类平台。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转化利用,建设一批农村户用沼气工程。鼓励推广适合在贫困地区使用的农业机械,不断提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

  成立江西省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扶贫和移民办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总结经验做法,推广典型模式,及时解决实际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进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又快又好开展。各市、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各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切实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共同推动的工作机制。

  强化工作责任,细化省市县乡村五级扶贫开发职责。省级做好制定规划、出台政策、下达项目、组织动员、检查指导等工作。各设区市加强辖区内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统筹谋划、重点攻坚、资金筹措和督促落实。县级承担主体责任,组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定期进行全面核实,建立产业精准扶贫台账,实行严格有效的管理。乡镇承担具体责任,乡(镇)书记、乡(镇)长要掌握辖区内所有的贫困户的分布状况,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对口帮扶措施,建立包村包户的帮扶责任制,实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村级重点是根据产业优势,选好发展路子,落实帮扶措施,组织发展生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依托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产业脱贫信息报送制度,动态跟踪、及时更新产业扶贫信息,实现对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精准化管理,提高产业扶贫的透明度,为考核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便利。

  将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纳入省对各地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开展联合督查,对重点部门、重点地区产业扶贫情况进行全面督查。有关单位组织行业督查,督促检查本系统、本行业领域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措施情况。扶贫、发改、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以及各资金使用管理部门加强对特色产业扶贫相关资金的监督检查。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