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

精准扶贫 2019-05-02 18:4582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原标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内蒙古健康扶贫有关工作的典型经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4月29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内蒙古健康扶贫有关工作的典型经验。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国家卫生健康委今年第9场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继续按照“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的主线进行。

  发布会的第一个主题是介绍2018年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和近视防控工作措施。今天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布主题,是请山西、内蒙古有关同志介绍当地健康扶贫有关工作的典型经验。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山西是红色革命老区,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省,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我省有吕梁山、燕山—太行山两个。全省117个县,58个是贫困县,其中国定贫困县36个,省定贫困县22个。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帮助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逐步探索形成了“双组长”引领,“双签约”服务,“三个一批”救治,“三保险三救助”保障看得起病,“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保障看得上病,“136”兴医工程保障看得好病的健康扶贫山西经验。通过建立七个工作体系,推动我省健康扶贫工作惠民见效。

  一是“双组长”聚力,建立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责任体系。省、市、县三级都由分管脱贫攻坚和卫生健康的领导挂帅健康扶贫领导组“双组长”,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实现健康扶贫与脱贫攻坚任务有效统一。

  二是“双签约”服务,建立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特色开展健康扶贫“双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团队和乡村干部团队分别与因病致贫返贫群众签约帮扶,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乡村干部团队提供政策宣讲和报销服务。整合了1.39万个“双签约”服务团队,因病致贫返贫群众应签尽签,确保“就医有人管,报销有保障”。

  三是“三保险三救助”兜底,建立聚焦贫困、破除壁垒的保障体系。聚焦因病而贫“支出型贫困”,建立“三保险、三救助”兜底保障长效机制。“三保险”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三救助”指:个人缴费救助、免费适配辅助器具救助、特殊困难帮扶救助。贫困群众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个人年度医保目录内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1000、3000、6000元;住院医保目录外费用补充医疗保险“报销85%”。2018年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医疗保障帮扶156.05万人次,医疗总费用47.1亿元,待遇支出42.27亿元,综合保障比例平均达到90%,贫困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

  四是“全覆盖”救治,建立急慢分治、分批分类的救治体系。大病集中救治病种数达到31种,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巡回医疗、大病集中救治月活动等,对大病贫困患者分类分批开展救治,累计救治贫困群众9.9万人。以妇幼、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为重点,开展健康服务和慢性病综合防控,重点做好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服务,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慢病签约应签尽签。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

  五是“促健康”推进,建立关口前移、落地见效的预防体系。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55元提高到69元,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提供14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贫困地区开展碘缺乏病、布病等地方病监测与治疗。积极开展“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和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提升贫困群众健康素养。

  六是“造血式”注入,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并举的人才支撑体系。坚持按需培养,开展医卫双优下基层活动,免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适宜技术96项,培训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8.6万人次。搭建起基层引才平台,连续两年举办县级医疗集团人才招聘大会,现场签约近5000人次。在我省天镇县开展“乡招村用”试点,通过考试考核将现有村医择优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确保村医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七是“全维度”发力,建立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能力提升体系。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稳步推进,县域内医疗集团实现行政、人员、资金、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启动“136”兴医工程,围绕全面提升医疗水平这一工作主线,全面推进领军临床专科、重点医学实验室和卓越医学团队三项重点建设,协同推进前沿医疗技术开发、医学装备保障、科技基础平台、国际医学协作、专病诊疗中心、产学研成果转化六个基础项目实施,带动全省优质医疗资源发展壮大,首批遴选9个领军临床专科,落实资金投入4.88亿元。突出县级中医院引领作用,发挥中医优势病种诊疗和“治未病”优势,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中医药健康保障。

  接下来,我省将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指示精神,“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不断巩固各项帮扶体系,让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合力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吕梁革命老区的关心支持。2018年两会后,孙春兰副总理和马晓伟主任地方调研首站就来到吕梁,带来了党中央对老区人民的亲切关怀,并就健康扶贫作出重要指示。一年来,吕梁市认真抓好总理讲话贯彻落实,强基层、建机制、重预防,健康扶贫取得重要进展,各项政策全面落地,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5个县、12.7万贫困人口如期摘帽脱贫。2个县成功创建全国健康扶贫示范县;2个县的做法被央视报道。每万人全科医生由1.3人提高到1.8人,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一、强基层,让群众看得上病。在村级,由市级财政对在岗医生每人每月补助200元,在4个县进行村卫生室整合试点,提高服务可及性。在乡级,由财政按1.2万元的标准,对175人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落实全科医生特岗72人。出台全额补偿学费的政策,招录到69名应届本科医学毕业生。在县、市级,13个县均成立医疗集团,也就是医共体,2家市级三甲医院在天津肿瘤医院、湘雅医院的帮助下分别建成肿瘤中心、卒中中心,6个基建项目在国家成功立项、中央财政补助1.6亿元。目前,13所县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53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了一级甲等,村卫生室达标率为91.4%,远程诊疗体系框架初步建立。贫困人口大病救治、慢病签约、重病兜底的服务率在99%以上。

  二、建机制,让群众看得起病。健全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体系,贫困人口参保完全免费,由市、县财政按3:7比例进行分担,医疗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不超过10%。有3个县建立了慢病补充医疗保险(人均保费200元),将110种慢病纳入保障范围(含全省35种)。率先实现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报销周期不超过1个月,2个县还开通县域外“一站式”结算,3个县探索实行代办员制度。1个县在统一居民医保政策中取消个人账户,推行门诊(人头费为100元/人)和住院(按病种付费为主)双重打包预付制度,门诊打包是按人头费,是按照每个人100块钱,住院打包主要实行是按病种付费为主。在这个县初步达到控费、提高医务门源增收和保健康的目的,今年拟推广到4个县。基于微信公众号,探索开发了“村医通”医保结算系统,解决医保卡在村卫生室的使用问题。这一项节省我们财政投入600多万元。

  三、重预防,让群众少得病。将健康教育纳入县、乡政府目标管理,注重发挥乡卫计办在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综合监督等管理职能。坚持好懂、好记、实用,编制下发《健康教育宣传活页》,依托家庭医生团队,进村入户,普及基本健康知识与技能,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并防控季节性健康风险。在2018年7月还举行村医健康知识比武大赛,国家卫健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指导,人民网、央视网、新华网做了报道。近期我们还将举行居民健康知识比武活动。

  四、保落实,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把健康扶贫作为政治任务来抓,由市委书记和市长牵头抓总。成立了由分管卫生健康和分管扶贫的两位副市长任“双组长”的健康扶贫领导组,并指定了一位组长负责与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联系汇报,推动形成三医联动、上下协同的工作格局。明确各县委书记、各县长为健康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每月集中调度,加强督导问效。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因病致贫返贫已成为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最大风险之一。我们将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持续加大健康扶贫力度,确保今年3个深度贫困县、8万贫困人口摘帽脱贫;同时贯彻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利用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种资源,探索完善源头防控、适度保障、稳定持续的长效工作机制,从根本上化解因病而贫问题。最后再次感谢大家,也诚恳邀请大家到吕梁革命老区实地看一看,考察一下。谢谢。

  各位新闻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向各位长期以来对内蒙古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介绍内蒙古健康扶贫工作的相关情况。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性战役来抓,截止2019年3月底,全区已脱贫的因病致贫贫困户占已脱贫总户数的42.9%;32.7万贫困慢病患者得到签约管理服务,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2%。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紧紧围绕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这个目标,坚持打好政策组合拳。自治区政府从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疾病防控、健康教育等方面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健康扶贫工作推进方案》及30余个配套政策文件,以“三个一批”、“多重保障”为核心,构建了“1+N”的政策体系,建立了健康扶贫高位推动、分工协作、责任落实、精准识别、宣传发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责任明确、任务明确、横向协作、纵向联动的工作体系。为健康扶贫提供了机制保障和政策支撑。

  二是针对内蒙古“偏远、分散”的地域实际,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我们实施了以提升苏木乡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服务能力为核心的“清零达标”行动,在设备、人员等方面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自治区远程医疗系统覆盖100个旗县(区)156家综合医院;投入3亿元资金实施贫困地区“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投入9千万元推进“三库一卡”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优先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居民电子健康码;实施“小药箱”信息化工程,通过互联网对贫困人口进行健康管理和诊疗咨询服务;试点实施了家庭医生线上签约和有线电视进农户随访管理工程,全面做好、做实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和医联体工作,让优质资源下沉,有效提升了基层服务能力。

  三是推进防病行动关口前移,筑牢健康扶贫的“拦河坝”。内蒙古历史上是地方病重病区,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不同程度地遭受7种地方病危害,因病治贫、因病返贫现象非常突出。为此,我们实施了健康扶贫防病“六大工程”,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取得了积极进展,基本实现了慢性病示范区建设全覆盖。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现了国家级贫困旗县全覆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我们组建了“健康内蒙古传播联盟”,组织健康巡讲4万余场,健康促进与教育在疾病预防中的“拦河坝”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优化完善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制定了完善优化内蒙古自治区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新政策,采取了对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予以重点保障、对非重特大疾病贫困患者医疗费用予以合理保障的“分段报销”政策,精准实施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政策。2019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有机构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的要求,举全委全系统之力,精锐出战,精准施策,全力打好健康扶贫攻坚战。谢谢大家。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我简要介绍一下兴安盟健康扶贫工作情况。兴安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011年被国务院列入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总人口165万,少数民族占比47%,目前仍有享受贫困人口9.7万人,其中未脱贫人口2.1万人,脱贫不脱政策人口7.6万人。近年来,我盟坚持“强基层、筑网底、可持续”的原则,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持续推进健康扶贫工程。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人群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3项工作:

  一是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按照贫困人口疾病筛查结果,针对前10位的病种制定了个性化签约服务包,丰富了签约内涵,开展了系列健康教育宣传、“健康扶贫防病行动”和形式多样的送医配药送健康等活动。二是强化便民服务措施,通过信息化实现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三是在国家规定的23种专项救治病种的基础上,我们对2800多人进行了及时的救治,全盟因病致贫返贫人口由2016年的6.67万人下降到目前的1.48万人。

  一是加大基层基础建设。近几年累计投资14.3亿元,先后对6所旗县市综合医院和4所民族医院进行建设,改扩建苏木乡镇卫生院51所,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889个,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了DR、彩超等必备的医疗设备,为县域内就诊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加强人才培养。遴选临床医学专家和后备人才,开展“结对带教”工作,通过安置签约订单定向医学生、全科转岗能力提升培训等,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三是开展了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施人员编制备案制管理,实行优绩优酬,充分调动了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一是在县域内建立8个医共体,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促进医疗资源向下流动。二是抓住京蒙对口帮扶的机遇,组织开展“请进来”、“走出去”,北京专家到我盟开展学术讲座、义诊、带教手术等接方式诊患者达2.3万余人,同时盟派出进修学习近500人,通过帮扶,新建专科6个,新开展适宜技术38项,开展新项目27个,有效提升了我盟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下一步,我们将聚焦因病致贫增量和预防因病返贫存量两大任务,坚持预防与治疗并重,将“末端治疗”变为“源头治理”,千方百计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健康保障。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