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济宁市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样板

三农新闻 2019-11-27 00:01193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济宁是农业大市,农村地域广、人口多,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统筹发展任务艰巨。2012年以来,济宁市委市政府以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为总目标,围绕建设农民群众美好家园,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一年一个主题、一仗接着一仗打的思路,持之以恒纵深推进,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建成了一大批环境卫生整洁、设施配套完善、乡风文明良好的村庄,真正让农民群众的美丽家园梦想照进了现实。继2014年济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美丽乡村建设荣获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之后,近日又勇摘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桂冠,成为全省、全国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典范。

  为尽快改变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脏乱差现状,从2012年到2014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着力推进了以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先导工程,已实现道路硬化“村内通”、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从2014年下半年到2016年,着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把全市村庄总体分为环境整洁村、生态文明村、美丽乡村三个层级,按不同标准梯次创建。环境整洁村主要是实现道路硬化“户户通”、公共照明“街街亮”全覆盖,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生态文明村重点实施以“一村翠绿、一塘清水、一处广场、一院洁净”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工程;美丽乡村示范片区着力落实污水处理、改水改厕、村民服务中心建设等14项重点任务,确保到2016年全市90%的村达到环境整洁村标准,40%的村达到生态文明村标准,10%的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

  从农村内部寻找力量之源,把激发农村内生性力量作为关键,放手发动农民,鼓励他们按照农村发展的内在逻辑,主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利用好农村一事一议等政策,引导农民通过村级重要事项民主决策机制,全过程参与美丽乡村规划制订、工程设计、项目建设与质量监督,使各项重点工作真正集聚民智、反映民意,做到农村的事农民说了算。把“富裕农民、普惠农民”作为落脚点,从农民群众最关注、诉求最强烈的道路硬化抓起,打响美丽乡村建设“第一枪”,并接连推出环境美化、村庄照明、坑塘整治等一系列利民惠民实事项目,赢得农民群众的认可支持,党委政府启动实施的农村发展工程最终演化为农民群众踊跃参与的人民战争,助推了工作加速推进,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区纷纷提高标准,兖州去年底基本实现了全区村庄80%建成环境整洁村、25%建成生态文明村、6%建成美丽乡村的自我加压目标。强化利益导向,在乡村绿化中,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落实新栽植树木权属、收益和管护责任,鼓励农民根据平原、山区地貌特点分别发展经济价值较高的优质苗木花卉基地、名特优干鲜果林地,建设“绿色银行”,既提升了绿化效果,又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极大激发了参与村庄绿化的积极性。

  向外部市场要支撑资源,把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作为重要驱动,吸引市内外优质资源要素向济宁农村集中注入,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中,充分利用市场服务专业化、精细化优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保洁公司提供全托管保姆式服务,各县市区分别与申花环保保洁公司、康洁公司、泰立诚环保公司等专业机构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对农村环卫进行托管,在保洁费用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基本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真正实现了“市场的扫帚扫到底”。

  济宁市把中小学幼儿园、村级卫生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等服务设施作为重要建设内容,着力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搭建起农民群众就地城镇化的良好平台。科学摆布、有序推进工作开展,所有工作事项都依据农村发展需求和农民群众愿望确定,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不盲目追求快速度,不搞大拆大建、劳民伤财,严厉查处好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豆腐渣工程。

  作为孔孟之乡,注重把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理念植入美丽乡村建设全过程,在各项工作推进中都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良好生态,村庄治理在维护总体原貌的基础上实施,坑塘河道整治依循自然岸线,文化广场利用房前屋后边角空地建设,不搞雕梁画栋、亭台楼阁。尤其在示范片区建设中,注重实际效果,力求把污水处理、改水改厕等项目打造成利民惠民的“实用典型”。目前全市共打造市县两级示范片区27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34个。按照循环发展的思路,做好垃圾分类处理,确定曲阜市东岭村等村庄先行试点,引导农民分类投放垃圾,对易降解的菜叶等有机垃圾作沤肥处理,提升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水平。4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持续努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新的巨变。

  道路硬化方面,全市新建改建进村道路、村内主要街道、街巷2.14万公里,同步建设了一批排水设施,所有整治村庄实现了“村村通”、“村内通”,今年将实现“户户通”全覆盖。道路硬化极大改善了农村行路难状况,加快了农村公交推进速度,邹城、鱼台、金乡等县市已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环境净化方面,每个县市区都建设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145个镇街共设立垃圾转运站169处,配套垃圾转运车辆870台,设置垃圾桶34.1万个,配备保洁员1.73万人,清理积存垃圾138万吨。前不久,国家十部委联合对山东省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综合验收,我市以综合成绩全省第四的好成绩顺利通过验收。乡村绿化方面,实施了围村林、村庄空闲地和庭院绿化,高速公路及国省县乡村道路全部开展了沿线绿化和绿色通道建设,河渠、堤坝、水系、湿地沿线实现了应绿尽绿。

  充分利用农村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邹城市北齐村素有种植皂角树的传统,2014年就地规划建设了500余亩皂角林繁育基地,可促进农民年增收200余万元。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建成了曲阜市葫芦套村、泗水县王家村等一大批旅游景点,全市36个乡镇被评为山东省旅游强乡镇、62个村被评为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同时,随着设施的完善、生态的提升,极大改善了农村投资环境,也吸引了一批在外打工者回乡创业就业,助推了梁山专用车、嘉祥手套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兴起。

  通过实施绿化工程,村庄绿量空间大幅增加,打造出一批村在林中、人在景中、特色鲜明的森林村庄。金乡县城东一些村庄柿子满树,泗水县泗张镇村庄山水相依、绿树掩映,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独树一帜的景致。结合乡村记忆工程的实施,梳理挖掘、建设恢复了2000多处乡村历史景观,复活整合了一批像蓝陵古城这样曾湮没于乡野的文明碎片,曲阜市石门山镇等4个乡镇被确定为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邹城市上九山等2个村被确定为国家级传统村落,济宁乡村的特色魅力更加鲜明,历史印记更加清晰,古韵乡愁更加浓郁,品质价值得到大幅提升。

  按照“每村一处、规模适度、经济实用”的原则,全市新建改建农村文化广场3874处,并集中设置读报栏、科普画廊、户外健身器材等服务设施,文化广场已成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守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重要载体。还发挥济宁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儒家文化进农家”工程,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评比活动,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培育体现儒家文化的乡风文明。作为七十二贤人之一闵子骞的故乡,鱼台县张黄镇大闵村建成了孝贤文化一条街,以孝贤故事、名言感化村民,尊老敬老在当地蔚然成风。邹城市小莫亭村每家每户都挂有家风家训牌,村里定期评选美丽家庭标兵户,“处处干干净净、人人彬彬有礼”成为新的时尚,鲁风儒韵在济宁农村得到了回归和弘扬。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