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乡村游成上饶全域旅游新亮点

乡村旅游 2019-09-21 21:28169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这两年,上饶秀美乡村建设如火如荼,一个个乡村在变得更宜居的同时也更美丽更宜游了。一场场花事,一次次节庆活动……青山绿水怀抱中的乡村各有各的热闹,这热闹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多彩的好生活。

  眼下,上饶各地的夏花开了,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乡村赏花看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赏花融入更多旅游元素,游客不仅仅是看花,更是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品尝特色乡村美食。赏花游极大地助推了乡村旅游、特色农业与地区发展、农民增收的深度融合,以花为媒,乡村游更旺了。

  春赏油菜花、夏赏荷,是不少人心中对赏花的基本认识。婺源油菜花早已是上饶旅游一张闪亮的名片。

  每年三四月份,是婺源一年中最美的时光。漫步于乡村田野,油菜花随处可及。金灿灿的油菜花让四面八方的赶花游人陶醉其中。一朵小小的油菜花不仅给“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引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国内外游客,带动了乡村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绘就了一幅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兴的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花旺人更旺。三四月间,走婺源各景区,随处可见排成长龙的游人,全县200多家宾馆和3000多户农家乐全部爆满。在李坑、晓起、江岭等景区,家家户户的农家饭馆也是一派繁忙景象。沱川理坑的余啟红原来在外做点小生意,看到乡村旅游火爆,前年把自己家的老宅子改造成民宿——理尚往来。早在春节前他就开始备战春季旅游高峰,连日来生意异常红火:“现在很多客人都是在网上预订的,生意比想象中的要好很多,还是在家门口创业好。”

  据婺源县旅游发展委员会负责人介绍,种植油菜不仅可以从菜油上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美化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增加旅游收入。今年婺源全县种植油菜达 11.6万亩,年接待赏花游客约500万人次,间接带动旅游综合收入逾30亿元。目前全县正在加速推进油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横峰,夏天到莲荷乡赏荷花是许多人的期待。莲荷乡义门村梧桐畈自然村,2016年种下了1000亩荷花,并以此为特色,打造了一系列赏荷景观。去年,村里荷花面积扩种到2000亩,并成功举办了首届荷花节。活动中,将“荷”文化元素贯穿全程,别出匠心推出的20多项活动,无一不彰显“荷”的风情、“荷”的内蕴。3天时间里吸引了7万多人。游客们来了不止赏花,还能在荷塘边骑行、漫步,并在农家乐品尝当地特色美食,购买莲子等土特产。

  “荷花现在是我们村里的一个特色景观,今年村里主打夜景,每晚6点到9点,村里会播放散文朗诵,用乡村的恬静生活来留住游客。”义门村党支部副书记黄嘉琪告诉记者,“去年的荷花节,充分展示了横峰秀美乡村的好风景好生态,也提升了梧桐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我们还会继续举办荷花节,让梧桐畈的人气更旺。”(单长华 蔡美芳 记者 戚虹鸿)

  农历三月三,横峰旅游美食节盛大开幕,设有“粉王”、“面王”争鲜赛、国际拉丁舞比赛、“滚石之夜”全民K歌大比拼等有趣活动;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了千米风筝节,小朋友在家长的陪伴下,在草坪上放飞自己制作的风筝。

  “五一”期间,各地方也举办了民俗文化体验、乡村旅游节等各类活动。5月6日,在弋阳举办的首届乡村美食节尤为吸睛,现场制作的清明果、荞麦果、弋阳年糕等远近闻名的特色小吃,让各地游客零距离领略特色小吃的制作全过程,全面了解弋阳与众不同的美食文化。登山寻宝、抓泥鳅、推独轮车等亲子游戏为家长和孩子创造了一个娱乐互动、深入了解的机会,也为孩子亲近自然,深入了解农耕文化创造了更多条件;“百家宴”由当地村民们共同准备完成,现场各家巧媳妇纷纷拿出各自绝活,烹饪出独具乡村特色的美味佳肴,既让游客品尝了农家特色,更展示了当地村民的好客之情;弋阳腔、旗袍秀、歌舞等形式多样的精彩表演,让游客在享受舌尖上美味的同时,也享受了一场别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盛宴”。美食与美景交融、城市与乡村互通、休闲与娱乐共现,倪家仓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古朴醇厚的乡村风情,渊源流长的“耕读文化”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湖水滔滔,岁月如歌,渔樵文化是鄱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余干鄱阳湖开港习俗又是渔樵文化里别具特色的一项。去年6月20日,首届余干“中国·鄱阳湖开湖渔俗文化旅游节”取得了空前成功,现场人气火爆,康山乡锣鼓山码头举行的头鱼拍卖、鸬鹚捕鱼表演、旅游商品展等活动,展示了余干忠臣庙及水神祭祀文化,让游客领略了余干渔俗的魅力。今年6月20日,2018年第二届余干“中国·鄱阳湖开湖渔俗文化旅游节”,将在余干县康山大堤如期举行。游客、市民将再次感受余干传统的渔俗文化,体验乡村风情。

  一次次活动,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人文历史,让本土文化插上旅游的翅膀,实现了节庆活动和乡村旅游主体的融合发展。(记者 黄珠慧子)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处处诠释着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旅游+扶贫”,景区纷纷通过创新扶贫模式、发展农家乐、加强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措施,让好风景为群众带来好“钱”景。

  “我女儿女婿放弃外地月收9000元的工作机会,返乡办客栈,旅游旺季月收入能有十几万元。”走进婺源县江湾镇篁岭村,但见山下房屋粉墙黛瓦、整齐划一,山上景区业态丰富、游人如织。村民汪志元说,现在村民们要么在景区上班,要么在山下开农家乐,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婺源江湾镇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江湾、汪口、晓起、篁岭等精品旅游景区,还有上坦、前段、晓容等“零门票”景区。近年来,婺源打造旅游扶贫“江湾模式”取得喜人成效。其中,篁岭景区下好“迁、返、融”三步棋,300余员工中有70%是篁岭及周边村民。2016年,篁岭景区支付给村民的工资共500余万元,村民旅游创业收入600余万元。在“旅游扶贫”带动下,篁岭村民人均年收从3500元提升到4万元,户均年收从1.5万元提升到13万元,成为全国旅游扶贫示范景区。

  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江湾镇推进篁岭景区创国家5A级景区,全面完成汪口村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等。受益于景区人流量大的优势,篁岭景区周边晓容、前段、栗木坑等村庄发展农家乐50余家,户均年增收5万元,前段村实现“省级贫困村”摘帽。下一步,篁岭景区还将周边村庄抛荒的梯田进行流转,在每年向村民支付流转费的同时,聘请当地村民种植“千亩梯田四季花海”,让村民足不出村赚大钱。

  如今,依托旅游发展扩宽就业渠道,江湾镇大量剩余劳动力纷纷吃上了“旅游饭”。随着农旅、工旅互动互融,带动了一批农家乐发展,以绿茶、山茶油、皇菊、砚台、木雕、根雕等地方特产为代表的旅游产品实现畅销。旅游发展带来更多机遇,返乡创业人数增多,景区周边百姓享受旅游分红逐年递增。

  在灵山景区,景区党工委、管委会把“旅游+”定为左溪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用旅游带动周边村民脱贫致富,用美景打开群众致富门。在景区发展的同时,旅游相关产业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繁荣了区域经济,统筹了城乡发展,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灵山景区自开发以来,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给贫困户带去收益;2015年景区正式开放后,通过保洁、防火及资源保护、摆摊设点等工作岗位给贫困户提供实际的帮助,30多户贫困户直接尝到了旅游的甜头。

  如今,随着灵山旅游的红火,“旅游+扶贫”的优势更加明显。一家家各具风味的农家乐和民宿在周边乡村开起来了,更多村民吃上了“旅游饭”。灵山脚下建成了一批以左溪人家、绿丰庄园、灵山好人家农庄、灵山好人缘为样板的三星级农家乐,解决就业人数达100余人,其中带动贫困户就业的有18户31人。(单长华 记者 戚虹鸿)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