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梅州以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为突破口全面推

土地流转 2019-07-13 00:44189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8月2日,全省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工作会议召开,要求各地抓紧推进2277条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工作,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梅州深入挖掘整合地方独有的历史底蕴、文化底蕴、特色资源,以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契机,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结合,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引导村民共建共享社会主义新农村。

  近日,梅州召开市委常委会,市委书记谭君铁强调,要积极抢抓省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机遇,结合实际,扎实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全市349条贫困村如期创建新农村示范村。

  从五华县转水镇出发,矮车河旁,蔬果田地串珠成链,勾勒出一幅田园风光画,“益塘流域·十里水乡”人居环境示范片区风景迷人。

  谁能想到,一年多前,沿岸大多是荒废的河滩地?今年以来,转水镇依托上游益塘水库水资源,以矮车河为带,沿河自上而下将益塘、新丰、维龙、流洞、矮车、黄龙、輋维七村连片推进整治,将河滩地打造成小公园、小广场,以关键节点进行优化提升,如今成效渐显。

  今年3月,广东提出把2277条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后,梅州迅速启动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前期基础性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总体工作方案,明确了先整治、后提升,到2020年把全市349条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的总体目标,优先解决群众反映迫切的问题,细化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示范村建设指标。

  “梅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压实责任。”梅州市农办主任罗伟章介绍,梅州市尽快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县(市、区)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落实市领导联系挂钩制度,督察指导工作。

  按照简单实用,体现客家特色,保留乡土气息,不搞大拆大建的思路,梅州着力打造整洁美观、让人记得住乡愁的客家美丽村居,引进企业签订规划,设计帮扶框架协议,免费为所有贫困村提供规划设计。目前,已有1249个省定贫困村自然村完成村庄规划设计,占61%。

  在推进贫困村创建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村庄,坚持先急后缓、从易到难、分类实施、梯次推进,开展“三清三拆三建一美化”专项行动,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等整治,推动贫困村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环境向“三化”(绿化、美化、亮化)转变。

  截至7月7日,全市累计落实各类资金75.84亿元。此外,完成4004个自然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占总任务数的41%,村庄保洁覆盖面达99.55%,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93.45%。

  2018年底前,全部贫困村建成整洁村。再用两年时间,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村容村貌,确保349条贫困村建成新农村示范村。

  同时,结合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工程,把16条省定贫困村纳入连片建设范围,还在各县(市、区)分别选择20%的贫困村,作为优先抓好的特色重点村,集中资源推进建设。

  错落有致的民房外,浓墨重彩的客家壁画,诉说着英雄的故事;宽阔平整的农田间,乡村咖啡屋、乡村公园、人工湿地和休闲景观路星罗棋布。盛夏时分,行走在蕉岭县三圳镇,俨然走进一个世外桃源。

  连片的荷花盛开,清香四溢。“现在垃圾没了,道路平了,游客多了。”九岭村村民徐伯告诉记者,荷花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由于工作轻巧,七八十岁的老人闲来做工,也能月入两千左右。

  同样在蕉岭县,长潭镇白马村上合自然村,一排祠堂修葺一新,两旁民居的墙壁上印着“德孝善,勤忠宽”等客家家训。不远处,金色的向日葵迎着阳光盛开,连片花海中格桑花、薰衣草争奇斗艳。

  在创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的过程中,上合村探索村民入股办企业模式,注册了上合农工商发展有限公司,集约300多亩土地,连片种植具有经济、观赏价值的植物。高峰期,上合村每天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去年,上合村共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实现效益300多万元。

  农村要美,农民要富,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实践证明,如果没有产业支撑,一旦政府淡出,新农村建设终将难以持续。梅州是广东的农业大市,可谓“八山一水一分田”,农业经济占比大,农村人口占全市逾七成,脱贫任务重,培育产业意义更加重大。

  为此,梅州市在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时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探索集体及农户土地入股的方式与企业经营者合作经营,促进“资源变股份、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其中,借助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现代农业资源禀赋,打造一批美丽田园综合体示范片,培育“三产融合”发展载体,带动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就近就业创业,成为探索的路径。

  去年,大埔县西河镇成为了第三批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镇。该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点包括北塘村、东塘村、黄堂村、漳溪村、东方村5个行政村,连片总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约1.2万人。

  古镇焕发新活力。目前,西河镇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围绕产业提升发展、服务设施完善、村容整洁宜居、精神文明和谐等目标,逐步打造成为具有鲜明客家乡村自然和人文特色的新农村示范片。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今年7月,丰顺县在留隍镇启动了省级新农村连片建设示范工程,通过“五村连片十村联动”工程,结合温泉资源和客潮文化,打造“客潮古邑、青榄之乡”留隍健康主题小镇……

  农村发展在一段时间以来缺乏有效引导,不少村民养成了“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习惯,农村公共管理滞后,对新农村的建设形成很大阻碍。大部分农村地区是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

  蕉岭县一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蕉岭县的农村也有过一段“脏乱差”的日子。在创建新农村的过程中,蕉岭把农村垃圾治理作为突破口,通过解决生活垃圾问题,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村容村貌质的飞跃,“老百姓看到变化,看到希望,又有了信心,共建家乡。”

  美丽乡村建设,谁来负责?“要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8月3日的市委常委会上,市委书记谭君铁一语道破。

  半年之间,筹资300多万元新建两座污水处理站,疏通水沟和清理池塘淤泥,打造污水自净系统,加快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修复PPP项目。同时,2米的黄泥路面建设为5米宽的水泥硬底化村庄道路、高美自然村200多户居民房屋“穿衣戴帽”、新架设路灯80多盏……

  这是丰顺县汤南镇的一线实践。丰顺县通过党组织推动、党员干部带头、村民理事会组织开展等方式,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通过镇村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率先示范,从干给群众看到带着群众学,最后激发群众一起干。“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共建干净整洁的新农村。

  “村里的事要先开会讨论,再由理事会负责执行。”汤南镇新铺村村民理事会负责人罗楚龙表示,村民清楚情况,就会主动参与建设,拆废建绿、扩建村道等工作,村民出钱出力,外出乡贤也给予支持。

  相似的故事在五华县上演,在推进转水镇新农村连片示范工作中,五华通过发挥村“两委”班子、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的作用,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了以往“政府在做、群众在看”的局面。

  新农村建设,资金是关键。梅州与省粤科集团、国开行、农发行签订了融资框架协议。梅州还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财政计划每年投入以奖代补资金3亿元,各县(市、区)每年配套不少于1亿元。

  有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不少乡贤很乐意在家乡建设上出钱出力。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地区发动社会乡贤支持新农村建设,成功地破解资金困局。大部分地区已经“不等不靠”,掀起了建设热潮。(中共梅州市委农办供稿)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