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

政策法规 2019-07-20 07:44162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公共政策分析简答题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简答题(50 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 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 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 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

  简答题(50 题) 1、简述公共政策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 公共政策是政府社会等社会公共权威为实现社会目标、 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公共行 动计划、方案和准则,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法令、策略、条例和措施等。 基本特征: 1、阶级性: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政治倾向和利益追求 2、目标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目标 3、强制性:具有约束性和强制力 4、相对稳定性:一定的稳定性,相应的政策调整 2、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1、分配社会资源。将社会公共资源合理有效地在它所服务的公众中加以分配,协调社会中 的各种利益关系。 2、规范社会行为。规范各种行为,将各种社会行为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目标。 3、解决社会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问题。 4、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目标,促进社会发展。 3、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1)政策科学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2)政策科学的目标是追求政策的合理性 (3)政策科学是一门对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4)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5)政策科学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6)政策科学必须具有发展概念,必须建立动态模型 4、简述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政策角色。 公共政策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的个人、团体和组织,包括 以下几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 立法机关为国会、 议会代表会议一类的国家权力机构, 如我国则主要是指全国以及地方各级 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它的主要任务是立法;行政机关为掌握国家行政权力、运 用公共政策对国家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 是立法机构所确立的国家意志的执行者, 如国 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执行政策,参与政策的制定;司法机关行使司法权的国家, 狭义仅指法院,广义还包括检察机关,参与政策制定;政党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 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负责提出政策议程,制定政策。 5、简述公共政策客体包含的内容。 1、公共政策问题。包括社会问题,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况,而且是人们主观构造的产 物,按照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分为政治、经济、社会(狭义)和文化等领域的问题。 2、公共政策目标群体,指那些由于政策的强制性而必须对自身的行为模式重新进行调适的 群体,它是政策的作用对象,直接关系到政策目标能否实现。 3、社会利益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公共政策根本目的公共政策所要解决的 核心问题。 6、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特征 (1)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的针对性; (2)研究人员构成的多学科性; (3)研究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4)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先进性。 7、简述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1、经济环境。经济环境因素是制定、实施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基 本物质条件;影响公共政策的经济目标和方向;社会物质经济利益的分配调节,是经济社会 政策得以确立的主要依据。 2、体制或制度条件。包括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 3、政治文化,影响政策输入,影响政策体制的组织方式,影响政策执行。 4、国际环境,影响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影响公共政策的目标选择;影响公共政策的途径 选择。 8、简述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的总任务、价值取向及其对公共政策的要求: 总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成为中国、 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新时期的; 价值取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对公共政策的要求:1、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对我国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产生影响;2、 经济体制转型对资源配置方式、 政府经济角色和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等产生影响, 要求实现公 共政策基础和功能上的转变与转换。 9、简述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在公共政策方面的重要价值 1、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把政治系统的过程、政治过程、政府过程、政策过程作为一个 同一的过程来进行分析, 从而使政策研究与政治学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有利于克服政策 研究中的纯技术、出操作主义倾向。 2、它把公共政策看做政治系统输出的产品,并将公共政策的功能概括为四种类型,即提取 性功能、分配性功能、管理性功能和象征性功能。 10、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含义及特征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通常又叫思想库、脑库,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政策分析和政策研究 机构,是由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的政策实践经验的实际工作者(如 前政治家、行政人员)所组成的组织。主要从事政策理论研究、政策设计、政策咨询、政策 分析、政策评估等工作,以帮助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质量。其特征表现为: 1.政策研究与政策分析的针对性; 2.研究人员构成的多学科性; 3.研究活动的相对独立性; 4.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先进性 11、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地位与功能 1. 地位: (1)是公共政策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在社会利益与权势集团之间发挥桥梁作用。 2. 功能: (1)进行政策咨询; (2)从事政策研究; (3)提供政策评估; (4)充当政策宣传机构; (5)形成旋转门机制。 12、简述政策执行偏差行为的主要表现 (1)象征性执行。执行中只作表面文章,没有具体措施,在组织、人员、资金上都没有到 位的执行活动,阳奉阴违。 (2)附加性执行。在政策执行过程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使政策的调整对象、范围、力度 和目标等超出了原政策的要求与范围。 (3)选择性执行。完整的政策在执行时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则被遗弃,使政策内容 残损不能有效地、完全地实现原定的政策目标。 (4) 替代性政策执行。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被换上与原政策表面上一致而事实上背离的内容, 其政策内容、目标、性质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5)观望性政策执行。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主体总是被动观望,通过观察上级的 态度、措施以及同级部门的行动再决定反应,因此错失执行的良机 (6)照搬式政策执行。执行主体机械照搬照抄。 13、简述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构上的形式是如何构成的。 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在横向结构上的形式构成为:党的政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 1 中国制定的政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任务而调整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 各社会群体之间行为的依据和准则,党的政策以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形式成为公共政策。 2 人大在立法上享有最高权限,立法是人大的首要职权,人大决策的主要形式有:宪法,基 本法律,法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人大决定。 3 行政决策是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的表现:其内容随国家职能的扩大而扩大。当代中国行政 决策的主要形式有:行政法规,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地方性行 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14、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1)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 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2)意义:①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②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 核心的评估标准。 15、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公共政策研究组织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 (2)向决策者提供新思想观念。 (3)评估政策结果,提供有关信息。 (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专家与官员、 (5)对公众进行公共政策教育。 16、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体制的构成: 1、 决策中枢体统。 它拥有最后决定权, 是决策体制的核心, 在决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参谋咨询系统。这是充分开发智力、协助中枢系统决策的组织,负责提供备选方案和提 供建议。 3、信息情报系统。在决策过程中专门从事信息情报收集、贮存、加工和处理的系统,为决 策提供信息。 17、简述决策中枢体统的地位与作用: (1)中枢体统拥有最后决定权,中枢系统形成的基础是拥有最后决定权,其他系统围绕决策 中枢系统建立的,按照中枢系统的要求工作; (2)中枢体统处于决策体制的核心,核心是拥有决策权的领导集体或领导者个人,其组成与 政治体制和行政领导体制相关;其构成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 (3)中枢体统在决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18、简述个人素质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的因素。 个人素质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的公共政策水平、 个人的法律观念、 个人对 问题和公共政策方案的判断力、个人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及个人对信息的敏感性。 19、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 (1)问题诊断。通过突破重点、带动全面,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进行问题察觉、 问题诊断、问题描述。 (2)目标确定。原则是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系统协调、明确具体、伦理考量。 (3)制定方案。要进行可行性论证,进行后果预测,尽量用数据表达公共政策,且方案应 至少在两种以上。 (4)方案验证。对备选的方案进行实际验证;判断备选的方案是构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5)宣布公共政策。以各种载体和形式向社会公布公共政策。 20、简述公共政策制定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 政策制定的民主化是指在作出公共政策尤其是重大政策过程中要经过咨询、论证、协商、听 证、审议及集体讨论等环节,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是指用科学的观点、程序、方法、工具、及 手段进行决策,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1)政策制定的科学化是政策制定民主化的目标 (2)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的是政策制定科学化的保证 (3)民主化与科学化决定着政策执行的成败 21、简述从博弈理论的视角理解公共政策执行及其启示 博弈理论的视角认为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运用权威性的规范对社会利益进行协调, 公共政策执 行过程就是公共政策制定、 执行主体与公共政策目标群体在相互作用中对利益加以选择、 追 逐、交易和谈判的过程。这一视角带来的启示是公共政策的核心在于控制,政策执行的成功 取决于参加者的策略选择。 22、简要分析公共政策执行的涵义及其特征 政策执行是指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 实施、协调与监控等各种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政策目标 的活动过程,内容包括将决策转化为操纵的过程,按照决策所确定的目标进行的努力,主要 特征是:对象的适用性,执行的灵活性,有序性,动态性,协调性,时限性。 23、简述政策执行的地位与作用 (1)政策执行是政策制定的目的与归宿 (2)政策执行决定着政策方案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和范围如何 (3)政策执行效果是检验政策是否正确的依据 (4)政策执行及其后果是使原政策得到修正、补充、完善或形成新的政策的重要根据 24、公共政策执行的一般过程 (1)政策宣传 (2)制定执行计划 (3)组织准备 (4) 政策实验 (5)全面实施 (6)再决策、协调与监控 25、简述制定执行计划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适应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一致性原则 26、简述如何做好政策执行再决策及其作用 政策执行再决策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 做好宣传解释工作,2 做到集思广益,发挥 民主 3 做好总结经验的工作 4 实事求是 5 时效性 6 信息原则 政策执行再决策作用是: (1)使政策的执行顺应主客观的实际情况 (2)为以后解决相关的政策问题、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3)提升政策执行人员的素质 (4)纠正政策执行偏差 27、简述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 (1)行政手段 (2) 法律手段 (3) 经济手段 (4) 思想引导手段 28、简述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 (1)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2)忠实执行 (3)实事求是 (4)注重实效 (5)强制执行与说服宣传相结合 29、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作用 (1)是决定公共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 a 引导政策运行趋于正确、科学的方向; b 确定新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方案的必要前提 (2)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 a 知晓政策运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b 确认每项政策价值,了解政策的执行情况 (3)是实现公共政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a 政策评估可以实现政策参与民主化 b 集思广益,从而事项政策持续运行的科学化 (4)厘清政策责任归属的必要手段 a 促进民主法制社会的责任政治 b 促进责任政府以及行政管理中的问责制的构建 30、简述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 (1)政策投入标准,目的在于了解政策过程中各类资源投入的数量和分配、使用状况; (2)政策效益标准:政策实现其既定目标的程度 (3)政策效率标准:政策效益与政策投入之间的比率 (4)公平标准:政策实施后所造成的资源、收益和成本在社会群体之间分配的公正程度 (5)政策回应度:特定政策满足相关社会团体的需求的程度。 31、简述促进公共政策评估的途径 (1)端正评估的指导思想 a 评估是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障 b 评估过程要实事求是 c 建立奖惩制度,实现权、责、利相统一 d 评估的目的是实现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政策效果 (2)促进政策评估的制度化 a 建立评估工作制度 b 设立政策评估基金 c 强化评估反馈机制 (3)保持政策评估的独立性 a 建立独立评估机构 b 评估者的地位要有周全的职业保障 c 评估者要有独到的方法 32、简述政策执行手段中行政手段的含义及特征 (1)定义:政策执行者依靠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威,依法采用行政命令、指示、规章制度以 及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执行等措施和行为,按照国家行政机关所处的系统、层次和行政区划 规范有序地执行各项公共政策。 (2)特征:a 权威性;b 强制性;c 对象的有限性;d 实效性 33、简述政策执行手段中法律手段的含义及特征 (1) 定义: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司法、仲裁工作,特别是通过行政立法和司法 方式来调整政策执行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方法。 (2) 特征:a 权威性 b 强制性 c 稳定性 d 规范性 34、简述政策执行手段中经济手段的含义及特征: (1)定义:利用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促进政策 顺利实施的方法,包括价格、工资、利润、利息、税收、资金、罚款以及经济责任、经济合 同等。 (2)特征:a 间接性;b 有偿性;c 关联性的特征 35、简述在公共政策问题分析中运用类别分析法时应注意的原则。 在运用类别分类法时应注意如下五项原则: 1.实质的相关性,即以问题本身的特征为基础,按事物之间在事实上的相关性进行分类。 2.穷尽性,即分类应涵盖一个类目中所有的细类,以实现穷尽化。 3.相互排斥性,即同一层级的类目之间必须相互独立并排斥。每一问题对象只能被归入一 个大类中的一个细类。 4.一致性,即每一层级的分类标准应该统一,否则就会出现分类交叉问题。 5.层次分明性,即分类的层级应该清晰,而不应混乱不堪。 36、简述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议题主题要明确具体。 (2)创造自由的讨论环境与氛围。 (3)充分重视并讨论各种意见与建议,改进并综合提出的方案。 (4)发言简练,即席发言。 (5)不允许宣读事先准备好的建议表。 37、简述德尔菲法运用于政策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匿名原则 2 循环往复原则 3 控制反馈原则 4 团体回答统计原则 5 专家共识原则 38、简述公共政策抉择合法化的内容。 政策合法化的界定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 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这一概念实际上涵盖了我们上面所强调的三方面内容:政 策内容的合法化、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和有关政策的法律化。 (1)政策内容的合法化,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2)决策过程的合法化,就是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 (3) 政策的法律化, 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 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 也称政策立法。 39、政策执行中如何贯彻准确原则? (1)执行机关和人员要正确理解公共政策的基本精神,完整把握其内容实质; (2)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歪曲,不能搞土政策,使政策走样。 (3)要准确地掌握反馈信息,不断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加以解决。 40、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作用 (1)保证政策合法化 a 政策形式合法化 b 政策内容合法化 (2)保证政策贯彻执行÷ (3)实现政策调整与完善 (4)进政策终结 41、简述公共政策监控的涵义及特征 定义:为了保证政策内容的合法性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而对政策过程进行的监督和控制 特征:行为的目的性、有效性 42、简述政策调整的内涵及特点 内涵:在政策监督和控制所获得的有关政策系统运行的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对政策方案、方 案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发展,以实现预期政策效果的一种政策行为。 特点:政策调整的改进性;政策的再优化;政策的延续性 43、简述政府机关的政策监控的类型 (1) (2) (3) (4) (5) 行政监察 上级行政机关对所属部门下级机关的业务监督和人事任免 所属部门和下级机关对上级机关的监督与控制 综合性的政策监控 专业性的政策监控 44、政策宣传在政策执行中有什么作用? 提高政策执行者的政策认同感; 提高政策对象的政策认同感; 为政策执行者构建广泛的社会 监控系。 45、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作用 1 节省公共政策资源:政策的正效力是逐渐衰减的。 2 提高政策绩效:旧政策的终结实际上意味着新政策的启动。 3 避免政策僵化: 政策僵化是在政策运行过程中存在应该终结的政策或者项目没有及时予以 终结的政策现象。 4 促进公共政策优化:公共政策人员的优化;公共政策组织的优化。 46、简述公共政策终结的策略 1.通过交流互动消除人们的抵触情绪。 让人们了解原有政策的低效与无效, 将来会有更多大 的利益,发挥政策终结的积极意义。 2.借助政策评估争取支持力量。通过政策评估结论,让人们了解政策终结的意义。3.废旧与 立新并举,缓和政策终结的压力。 4.适当传播试探信息,测定公共舆论态度。 5.要处理好公共政策终结、公共政策稳定与公共政策发展的关系。 47、美国学者 T.B.斯密斯认为政策执行的四大主要变量是什么? (1)理想化的政策,即合法合理可行的政策方案; (2)执行机关,即政府中具体负责政策执行的机构。 (3)政策对象,泛指由于特定的政策决定而必须调整其行为的群体 (4)环境因素,即与政策生存空间相关联的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环境。 48、从博弈论的视角看,政策执行的内涵是什么? 按照博弈论的视角,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运用权威性的规范对社会利益进行协调。 公共政策执 行过程就是公共政策制定、 执行主体与公共政策目标群体在相互作用中对利益加以选择、 追 逐、交易和谈判的过程。政策执行的成功取决于参加者的策略选择。 49、从组织论的视角看,政策执行的内涵是什么? 按照组织论的视角,执行公共政策的行动不是单个人的、无序的活动,而是由一系列的活动 所构成的一个有组织的活动系统。 组织理论认为研究政策执行必须研究政策执行组织, 组织 问题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关键环节。 50、简述研究公共政策周期的意义 1.政策周期研究是政策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助于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3.有助于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