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两会代表专访】“放管服”之“崇州实践”值

政务公开 2019-07-03 19:43140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统筹配置行政处罚职能和执法资源,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整合精简执法队伍,解决多头多层重复执法问题。”而成都市下辖的崇州市,在行政综合执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形成了“崇州实践”,并陆续在成都市其他区县推广。

  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四川团驻地国二招宾馆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经过一天小组讨论会后的罗强市长依然十分耐心谦和,花了半个小时结合“放管服”对“崇州实践”进行深入讲解。

  中国经济导报:“放管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地都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成都在这方面有很多创新做法,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放管服”在成都的实践?

  罗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加大“放管服”的改革力度,通过放管服,真正为企业发展、为产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办事营造更加宽松便利的环境,成都也进行了一些探索。

  先说放,从国务院开始,省里、市里能够放的一些事项尽量往下放,而且要注意好衔接,放下去接住之后谁来审批,并尽量使审批最精简,成都是比较早地开始了“集中审批”,把很多个章子放在一块,一个门禁、一批人就把事情全办了,让企业的和群众少跑腿,像锦江区 “仅跑一次”改革,实现全区87.7%的审批服务事项“仅跑一次”,被评为“2017中国改革十大年度案例”之一。

  放的话,还有一个典型是开证明,过去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上面该放的都放了,但到了基层社区,村(社区)证明事项依然有313项,我们开了听证会,通过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梳理,将证明事项大幅缩减到15项,只保留法律规定必要的事项,对市、县、乡三级行政机关和公共服务机构开展逐项逐条清理,形成《成都市行政机关证明事项保留清单》,共取消调整证明事项8031项,保留12项。

  再说管,我觉得主要是加强事中事后管理,针对“有权管的看不到,看得到的无权管”“一个事多头管,多头管不了一件事”等问题,尤其是在整个社会治理的过程中,要维护正常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将管理事项向事中事后移,同时管理方式也发生变化,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这样,既是对不良行为的惩戒,也促进形成诚信体系,使市场主体、公民更加自觉、更加规范,来保证整个城市经济秩序等各方面持续良性运行。

  在管的过程中,技术也很重要,比如在成都,每个人都配有一个综合的执法仪,发现问题以后就马上拍照、录入,进入平台后立刻显示出来应办事项,也同时显示根据哪条法规应该怎么处理,特别清晰模块化,并且是痕迹化管理,可以保证执法公正公开公平。

  无论是放也好,管也好,最终是为了服务。服务就是了解企业需求、群众需求,所以我们搭建起以12345市长公开电话和信箱为基础的全市网络理政平台,各级领导可以随时在手机上查看并处理,使得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工作微信群也是扁平化管理的一部分,只要不是涉密信息,例如某地群众发现了污染,线索一旦获取,会被相关部门转发到工作群中,进而通过系统直接发到最基层的区域,执法人员可到现场。

  还有一些特色的地方,以错时延时下班为例,过去很多公共文化的服务设施,像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和大家作息时间一样,等你下班他也下班,你上班他也上班,后来调整为和政府办事大厅一样,进行错时延时下班,比如星期六来上班,下午不是五点钟下班,一直持续到8点半等,而且是在不增加编制不增加经费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服务群众和企业。

  至于成效可以从数据看,2017年我们的市场主体注册增加了42万户,增幅是百分之四十几,连续两年进行两位数增长,营造一个好的营商环境确实很重要,还有通过新的人才政策,去年吸引了本科以上毕业生大概有13万,还有招商引资的数据等。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普及,将来更好实现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极大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刚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也出来了,这是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功能,归口更加专一明确,同时人数不会增加太多。

  中国经济导报:从您刚才的介绍看来,大数据等技术要素对于“放管服”作用很大,大家都明白政务大数据一定要打通“信息孤岛”,不过从实际情况看,每个部门的条线都有相应系统和规定,经常出于安全或部门利益考虑,难以打通数据。这方面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罗强:首先我觉得是思想认识上,不管是哪一套系统,最终目的是应该服务发展、服务群众,

  通过开放数据、打通数据以后,我觉得最后总体政府服务功能提升、效率提高了。第二是在要在打通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数据的安全和保密,特别涉及到一些商业秘密、公民个人隐私等,所以要完成一些数据的清洗和脱敏,这样才能打消大家的一些顾虑。第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要用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崇州实践中,我们请到了以梅宏院士为代表的团队,他们用的是北大数据管道技术,一方面实现了解决了政府数据相互割裂,无法跨部门、跨系统共享的瓶颈,另一方面提高了获取数据的时效性,直接从原部门实时调取数据,不需要通过第三方数据平台供应数据,省去了沟通问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度。

  大数据打通特别重要,政府部门有很多数据,这些数据因为是“信息孤岛”,形不成资源的话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如果把这些数据打通以后,那就不只是简单地群众企业办事方便,提高政府效率了,在数据安全情况下,面向企业适度开放,将会产生很多价值。

  成都有一个做智能运动相关的企业,现在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上亿,有这么大的数据,它知道年龄层次、运动习惯等相关信息,进而开发了很多产品,例如卖鞋等,数据挖掘出来是很大的产业链。

  中国经济导报:您刚才提到了北大技术,正好今年2月份,我去崇州实地调研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为西南地区一个普通的县级市,却做出了很多发达地区都难以实现的智慧系统,并有效运用于实践之中,请问您认为有哪些原因?核心优势又在哪?

  罗强:近年来,成都市紧紧把握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机遇和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潮流,深入研究市域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在全国率先探索形成以崇州为代表,智慧城市应用和大数据产业发展“一体两面、融合发展”的道路(以智慧城市项目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以大数据产业发展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有五个方面原因,包括: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制定推进成都市大数据发展行动方案,以“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在崇州、温江、郫都等区(市)县积极推进大数据应用与发展等。二是搭建崇州“三驾马车” (智慧办+国有独资大数据平台公司+大数据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架构,形成政府+企业+联盟配合协作的灵活机制。三是注重政策引导。出台崇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实施方案和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并制定若干配套政策措施,对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企业引进、平台建设、数据汇集、项目实施、人才引进等进行全面扶持。四是加强资金保障。强化政府购买智慧城市应用服务,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加快大数据产业园区载体建设。五是促进人才汇集。引进大数据领域知名专家和团队参与国家级实验室、工程应用中心、产业研究院建设和政务数据资源规划,设立大数据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加快建设由崇州大数据产业联盟主导筹建的四川省大数据产业人才培训学校。加强校地合作。推动崇州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形成战略合作,加大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产品开放、载体建设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合作力度,推进“成都北大科技园”“协同创新走廊”建设,形成“高校+科技+生态”协同发展的态势。

  目前,崇州在智慧城市和大数据建设领域已经形成四个方面优势。一是载体建设基本完善。规划建设2000亩地大数据产业园区,建成IPC智慧处理中心,连接重要IDC数据中心和城域网核心骨干节点,形成面向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所需的计算、存储、灾备、安全等IT基础环境。二是数据汇聚优势明显。搭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接入政务数据超过5300万条,IPC中心已累计汇聚政务及行业价值数据2000T,涵盖全国知识产权、企业信用、媒体及舆情、企业工商、审计大数据、社保大数据、卫星遥感、中医药等数据,为产业发展提供数据要素。三是智慧应用特点突出。启动建设智慧民政、政务、医保、审计、交通、法务、照明、征信等项目和自主可控云、区域经济运行监测平台,上线运行云桌面、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服务、“1+5+1”公务员平时考核系统等平台,综合执法智慧服务平台项目、“信用崇州”等应用项目亮点突出,在多地借鉴推广。四是产业发展加速。IPC招商及孵化大数据相关企业超过127家,全面覆盖大数据产业“核心、关联、融合”三个业态十种类别。引进微软、百度和北大科技园、北大绿欣高可信基础软件联合创新实验室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机构。

  中国经济导报:成都市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您预计未来“崇州实践”在推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罗强:“崇州实践”是成都充分运用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完善体制机制、创新执法方式、提升综合行政执法水平、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一次改革性尝试,具有浓厚的成都特色。

  为此,我们专门召开了几次调研,推广过程是根据每个区各自情况,有的是学习崇州实践方式,然后在自己区内加减一些内容,形成二次创新,重点是学习到崇州实践的精髓,要能提升效率。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我们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民意、用好民智,坚持需求牵引、效果为先,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标国际标准,比肩全球知名智慧城市,进一步提升成都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二是认真总结和提炼试点工作经验。紧扣“总结提炼、完善规范”中心任务,对已经形成的“崇州实践”创新经验认真梳理、及时总结,提出亮点鲜明、重点突出的可复制可推广方案。同时,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发展变化,切实加大在智慧城市中的场景化运用,不断丰富完善“崇州实践”的内涵。

  三是找准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和共性。在充分考虑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基础上,认清差异、找准共性,在具体业务层面体现区域个性化,进一步增强“崇州实践”的可移植性,努力为全国各地提供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经验和做法。

  中 国 发 展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