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丹寨县探索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

乡村旅游 2019-11-06 21:3086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高要村的山林里,翻土、分簇、施肥种天冬;甲石村的荒坡上,除草、刨坑植钩藤;烧茶村的茶园中,搭架、盖棚新建七彩山鸡养殖场……

  秋意深浓,“云上丹寨”田野阡陌格外热闹,林下经济产业如火如荼,丛林间、田坝头,处处可见党员、干部、群众忙碌的身影,一幕幕春华秋实景象兆瑞来年丰年。

  “要压实责任,快速推动落地;要突出特色,长短结合以短养长……”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丹寨县委书记袁在丹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大会上强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丹寨县压紧压实责任,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县级领导督导、产业专班专职,形成党政主要领导挂帅上阵、县级领导包保督导和产业专班专职负责的“一盘棋”格局,切实把发展林下经济的责任扛在肩膀上,把省委、州委的决策部署落实到行动上。

  “甲石村山多地少,森林茂盛,我们要举全力发展药材、蜜蜂、七彩山鸡……”在排调镇甲石村林下经济动员会上,国家审计署派驻排调镇甲石村“”姜海泉向全村村民描绘了一幅产业发展蓝图。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丹寨的发展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丹寨县委县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构建“一带两线三圈”产业发展布局,计划新增林下中药材1万亩、林下养蜂2万箱、七彩山鸡50万羽,把林下经济作为助农增收的新引擎和巩固脱贫成果的新动能。

  近期,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丹寨县委书记袁深入兴仁镇、扬武镇和南皋乡等调研林下经济和坝区建设,每到一处,仔细查看蜂蜜生产,了解林禽御寒情况,询问坝区建设进度;丹寨委副书记、县长徐刘蔚深入龙泉镇、扬武镇、排调镇等调研林下经济产业,现场调度解决项目落地困难。

  县委县政府主要党政领导亲自上手、亲自谋划、亲自安排、亲自调度、亲自督促,累计召开常委会、领导小组会、专题会等20次,深入基地现场蹲点督导15次,既在工作部署上“挂帅”,又在推动落实上“出征”。

  “培训之前,党校老师打电话咨询我们想学什么,就教什么,考虑十分周到,内容贴切基层需要。”雅灰乡翁帮村党支部书记陈加永点赞主题教育暨林下经济专题培训。

  强了主心骨,脱贫更有谱。丹寨县创新推出“县委点题、学员点课、党校点师、师生点评”的“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县委“点题”定主题,学员“点单”定课程,党校“点师”配教师,师生“点评”保实效。丹寨县对全县353名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文书开展为期3天的主题教育和林下经济专题培训,通过列出“菜单”点课,加上师生互动“点评”,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丹寨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委党校校长袁碧华在专题培训结业会上指出,通过这次培训,将主题教育、林下经济等内容纳入培训课程,让村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促进全县上下形成合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格局。

  “苗正根舒,深度为10厘米,行距为1.5米至2米为宜。”昌昊金煌(贵州)中药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邓忠指导农户种植钩藤,通过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开展林下经济种植养殖技术培训,手把手教,面对面传,推动科技入林入田,为林下经济产业提质增效。

  一技在身,胜握千金。丹寨县整合企业和职能部门的技术力量,组建一支90人的林下经济产业技术服务团队,蹲点基地,穿梭林间,悉心服务。

  “现在沿路看去,不仅美了环境,更重要的是原本坑坑洼洼路旁长满了钩藤……”排调镇党早村村民池继忠发自内心感叹。

  排调镇党早村公路沿线原本杂草丛生,不仅影响村容寨貌,也浪费林地资源,村支书肖世发带领8名党员割掉杂草,换种钩藤,杂草林地变百亩钩藤。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一个村的产业发展好不好,主要是看党支部的战斗力强不强,看堡垒作用发挥得好不好。

  “土地流转有钱,出工干活有钱,人没闲、地不荒,两头都有赚。”这句话最近成为丹寨农民群众的口头禅。扬武镇红星村党支部书记张有英带领村干部,一家一户统计闲置撂荒土地,发动流转到合作社种植蓝莓、发展林下养鸡,既让农户获得土地流转费,又可以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中,丹寨县涌现一批又一批像肖世发、张有英等这样守初心、担使命的“领头羊”。

  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通过支部推动、党员带动,与群众万众一心,快速推动林下经济产业落地落实。目前,丹寨县建成林下产业示范点12个,完成林下中药材种植3070亩,正在发展天冬、钩藤等种植7350亩,林下养鸡存栏6.8万羽,新增林下养蜂2155箱。

  “老乡,你的基地附近有山泉水吗?”“通到山上的路好走吗?”丹寨县委副书记雷林多深入各个乡镇调研林下产业发展时,最关心最牵挂的是影响群众发展林下产业的水、电、路这个烦心事、揪心事。

  水、电、路等瓶颈成为山区产业发展的“堵点”和“痛点”。“大问题3天内解决、小问题24小时内解决”,这是丹寨县委县政府对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堵点”和“痛点”下的“药方”。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排调镇宰宿村合作社建的林下养殖基地里,村李生每天都到基地来帮忙。缺水泥,他跑县里协调争取;缺水管,他从镇上买来,物资运到基地后,马不停蹄组织社员忙活起来。

  察民情,解民忧,是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看家本领。在主题教育中,丹寨县把为民服务解难题作为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抓手,深化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

  通“堵点”解“痛点”,从县级干部到科级干部,从普通干部到村干部,他们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排查产业发展困难119个,已全部化解销号;整合资金投入5000多万元,协调落实地块1万多亩,解决生产设备12套。

  “我们公司有3000多亩基地,带动50个合作社1008户贫困户参与发展……”浙丹食药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王财长说。

  脱贫攻坚,企业担当。近年来,丹寨引进了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昌昊金煌(贵州)和浙丹食药用菌等一批龙头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按股分红、流转土地、基地务工,确保群众增收。

  “我们村通过易地的方式,在兴仁镇烧茶村发展了林下养殖土鸡和七彩山鸡1.55万羽。”排调镇方胜村党支部书记龙明超说。对交通不便、发展成本高的乡镇和边远村寨,丹寨县探索创新易地产业扶贫模式,鼓励到交通便利的村寨流转土地进行易地置业,真正实现村村有产业项目,户户享受利润分红。

  创新村村联合,携手抱团发展。针对村级合作社规模小、管理粗放、资金分散和抗风险能力低等问题,丹寨县探索以镇为单位,统筹几个村的资金统一到条件较好的村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承接村收取产业利润的30%,其他入股村分成利润的70%。

  利益分红是产业扶贫的温暖回报。丹寨县通过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易地置业和村村联合量化资金抱团等模式,利益联结1.45万户5.8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惠及数量大,覆盖所有贫困人口。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丹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做结合,扎实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用实际行动书写一份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云上丹寨答卷,昔日漫山遍野的荒山丛林,逐步变成富民兴农的“绿色银行”。(余贵重)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