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信息网,百度一下!

生态旅游研究综述doc

乡村旅游 2019-10-25 21:2373未知村民自治信息网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生态旅游在国内外发展迅速,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旅游项目,并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而,对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根据近些年来各个学者对于生态旅游研究,从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开始,论述了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的特征,生态旅游的开发,生态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展望。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 生态旅游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为适应人们回归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它将是21 世纪旅游发展主要趋势之一。而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最早起源于90年代初,最早与生态旅游有关的文献发表于1993年。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至2008年,有关生态旅游的研究文献就已经达到五千多。本文中,笔者将对生态旅游的一些基础理论进行论述。 一、基础理论研究 (一)生态旅游的含义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 )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客瑞于1983年提出,并1986年召开的国际环境会议上得到确认。1988年,谢贝洛斯给出生态旅游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常规的旅游形式,游客在欣赏和览古今文化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自然区域,尽情考究和享乐——你的风光和野生动物”。在近些年来,其他学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生态旅游是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策略之一,它在使游人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区域的同时。不对其生态系统或当地社会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与损害【1】。 2.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以生态景观欣赏和体验为内容的自然旅游活动【2】。 3. 从广义上讲,生态旅游是指对环境和旅游地文化有较小影响,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同时又保存野生动植物的多样性,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有着特殊责任感的旅游;从狭义上来讲,生态旅游是指人们为了追求融进大自然奇特环境和刺激性所进行的一种冒险生态空间的跨越行为和过程,同时为保护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人类与生物共同繁荣承担责任的旅游活动【3】。 4.生态旅游主要是指旅游者在生态学理论和观点指导下,以自??景观为主要观光游览对象,以减少人类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的而开展的一种带生态科教、生态科普色彩的特殊形式的专项旅游活动【4】。 5. 生态旅游是人们以享受大自然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使人们更加热爱大自然和更自觉地保护大自然【5】。 6.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而开展 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6】。 7. 生态旅游又被称为“绿色之旅” ,它主要以生态资源为主要旅游吸引物的一种新兴旅游活动,生态旅游重在教育,旨在保护,因此是一种“可持续性旅游”【7】。 8. 生态旅游就是以自然生态资源(包括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植物园等)以及人文生态资源(包括民俗文化资源等)为依托,以生态思想为指导,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内涵,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具有明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参与性强,品位高雅,能为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旅游体系【8】。 9. 生态旅游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强调生态旅游的主要对象是自然景观,其目的是让人类回归大自然;二是强调生态旅游应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三是强调生态旅游应是进行生态学教育的高层次知识之旅【9】。 10.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实现环境的优化组合、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具有较高观光、欣赏价值的 生态旅游活动对象物【10】。 以上学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由于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导致了各个学者、机构的定义侧重点不同,而有部分学者的定义只是把生态旅游局限在自然生态旅游范围内,这也是导致目前对生态旅游的研究多半局限于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研究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些定义都普遍存在这样的共识,就是生态旅游既能体验大自然,又充分关注生态。 (二)生态旅游的特征 李伟(2005年)【11】在《论生态旅游的特点与开发原则》提出生态旅游的特点有:一、旅游资源的原始性;二、旅游环境的保护性。 周风杰,宝胜(2003)【12】年在《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其发展对策研究》中提出生态旅游的特点主要有:一、保护性;二、约束性;三、协调性;四、可持续性;五、普及性。 以上学者对于生态旅游的特征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笔者认为,尽管生态旅游可能有许多区别于传统旅游的特点、特征和功能, 但是从生态旅游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积极意义来看,保护性和教育性是生态旅游的本质特征,离开了保护性和教育性,生态旅游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 (三)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 刘民坤,卢玉平,梁建华(2005年)【13】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中指出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主要有:一、保护第一原则;二、综合决策原则;三、科学规划原则;四、市场导向原则;五、可持续发展原则;六、承载力原则;七、特色原则。 高天宇(2011年)【14】在《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策划》中指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原则有:一、永续利用原则;二、保护性开发原则;三、特色性原则;四、协调性原则;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李伟(2005年)【11】在《论生态旅游的特点与开发原则》提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原则有:一、可持续发展原则;二、保护优先原则;三、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原则;四、“三效”统一原则。 以上学者对于生态旅游开发原则的看法,共同之处在于:一、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服从于保护,即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二、生态旅游的开发要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二、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刘德艳,白光润(2000年)【15】在《生态旅游的大众化问题》中指出,目前生态旅游在其发展中走进了以下几个误区: (一)生态旅游等于自然观光旅游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只要到大自然中去就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就是自然观光旅游。二者都是利用自然资源来吸引旅游者, 两者的不同仅在于欣赏角度的不同, 自然旅游强调的是利用自然资源来吸引旅游者, 而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要爱护大自然。 (二)生态旅游是少数人参加的、高雅的旅游活动 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生态旅游是专家、学者、自然探险者或对环保有特殊兴趣的人士参加的高层次旅游活动。更有甚者,有人提出中国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客源对象是外国游客。。“生态旅游年”的提出主要是招徕外国来华旅游者,中国旅游者尚不具备参加生态旅游的素质和需求。 聂芳(2011年)【16】在《浅谈我国的生态旅游》中指出目前我国生态旅游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偏重生态旅游。 一些研究者把生态旅游当作是指导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原则、模式、规划方法、管理方法,将其看成是适合所有旅游形式、所有地区、所有旅游相关建设和管理的一种普遍原则。实际上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典型形式,但不是惟一形式,更不是可持续发展原则本身。所有的旅游活动,尤其是占主流的大众旅游,都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将对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 (二)夸大生态旅游的作用 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我国部分地方出现了生态旅游热,一些省份还提出了建设生态旅游大省的目标。尽管发展生态旅游能够改善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尤其是给西部落后地区和旅游发展后发地区带来了绝好的发展契机,但是希望借其赚大钱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最终不仅会扭曲生态旅游的本质,而且难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三)夸大收益忽视成本 任何发展都是需要成本的,认为生态旅游只有积极作用而没有负面影响的想法同样是不现实的,生态旅游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重要的是如何保证最终的整体正效应最大,如何在扩大收益的同时将成本,尤其是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降低到最小。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一个全新的成本收益观,需要将生态、社会文化等因素也考虑到成本之中,需要将社区的付出和所得也纳入成本收益分析体系。 康宏成,李永文(2010年)【17】在《浅论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问题与对策》中指出目前生态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有:一、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二、生态旅游规划中缺乏环境教育的内容;三、生态旅游规划制定过程缺乏当地居民的“呼声”; 四、生态旅游规划目标市场定位模糊;五、缺乏相应的法制法规的保障与制约。 三、针对个案提出的生态旅游开发措施 目前学者针对各个不同地区、不同的生态旅游对象对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其开发措施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下面就针对几个个案来看看生态旅游如何开发。 于蓉,张忍顺(2004年)【18】在《连云港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开发对策》中,针对连云港特色的地域提出自己的观点:一、树立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保护的指导原则;二、提高居民参与意识,发挥公众支持作用;三、突出资源特色,发挥组合优势;四、深挖海洋文化内涵,突出景区文化特色;六、完善体制,加强管理。 邱兴儒(2006年)【19】在《阿坝州生态旅游发展刍议》中针对阿坝州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自己对于阿坝州生态旅游发展的看法:一、坚持政府主导,确保生态旅游健康发展;二、加强资源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三、加强环境伦理建设;四、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五、加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六、妥善处理好生态旅游与大众观光旅游、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外地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关系,使生态旅游保持良性发展势头;六、严格控制生态旅游开发范围、强度和游客数量;七、突出精品建设,带动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八、强化生态优势抓整合;九、注重居民参与,建立生态旅游发展的长效机制;十、开发旅游商品,不断延伸旅游产业。 庄大昌,丁登山,任湘沙(2003年)【20】在《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中对于湿地生态开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恢复重建,确保自然湿地面积;二、加大宣传,注重湿地生态功能研究;三、标本兼治,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四、合理规划,开展湿地生态旅游。 四、展望 虽然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在其开发设计中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而且不同的地区,由于其地域的特殊性导致其再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也不能套用统一的开发模式,但是这并不会影响生态旅游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广阔的国土、复杂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多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都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展提供了极其深厚的资源基础和文化基础。 虽然目前我国对于生态旅游的研究相当丰富,但是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包括生态旅游的对象和生态旅游活动的参与者)人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是笔者深信,随着生态旅游体系的不断完善,旅游方法的不断多样化,理论研究和发展实践不断的紧密结合,必然会对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蔡绍平.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刊,2004(01). [2] 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3] 张延毅.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06). [4] 刘继生.中国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刍议.人文地理,1997(04). [5] 王尔康.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旅游学刊,1998,(02). [6] 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1996,(01). [7] 郭锦超.在生物圈保护区中开展生态旅游的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01). [8] 李海防.桂林生态旅游热的冷思考[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9] 张婷,吴艳波.浅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10] 刘肖梅,胡继连.山东省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问题研究[J]. 生态经济,2006,(05). [11] 李伟.论生态旅游的特点与开发原则[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2). [12] 周风杰,宝胜.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锦州??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13] 刘民坤,卢玉平,梁建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J].2005,(01). [14] 高天宇.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与策划[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02). [15] 刘德艳,白光润.生态旅游的大众化问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1). [16] 聂芳.浅谈我国的生态旅游[J].农业经济与科技,2011,(02). [17] 康宏成,李永文. 浅论生态旅游规划的原则、问题与对策[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1). [18] 于蓉,张忍顺.连云港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及其开发对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19] 邱兴儒.阿坝州生态旅游发展刍议[J]. 阿坝科技,2006,(01). [20] 庄大昌,丁登山,任湘沙.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经济地理,2003,(04).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用户名:验证码:匿名?发表评论

村民自治信息网 Copyright @ 2011-2019 中国村民自治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备案号:

站长统计代码放在此处

联系QQ: 邮箱地址: